與其「等答案」,不如來「對答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當學生或同仁遇到困難時,第一時選擇發問,這是一種積極尋求協助的表現,表面看來無可厚非。但如果習慣性地「直接問」、「遇事就問」,不經思考、不經嘗試,久而久之,就會養成依賴心理,阻礙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錯過了培養思辨與成長的機會。

所謂「對答案」,是指在提出問題前,先自己動腦思考,找出可能的解法,或至少形成幾個假設性的方向,再與上司或老師討論、核對。如此讓對話更有效率,更有助學習。

舉個例子:當學生卡在一道數學題時,如果只是把題目拿給老師說「我不會」,那麼學到的,可能只是那題的解法;但如果他先思考:「我用過公式A、B,發現不太對,是不是少考慮了條件C?」再來與老師討論,那麼老師可以根據他的思考歷程,給出更好指導,也能幫他確認哪裡出錯、哪裡思路正確。這樣的「對答案」,遠比「等答案」來得好。

職場上,主管最欣賞的下屬,不是遇到問題只會來「請示」,而是能帶著「初步解決方案」來報告的同仁。這不僅顯示了他的思考力與責任感,也幫助主管節省判斷的時間,甚至從下屬的思路中激發出更好的決策。

例如,遇到預算不足的狀況時,與其說「這樣下去我們會超支,怎麼辦?」不如說:「目前預估會超出5%,我擬了兩個調整方案,一是壓縮項目A的規格,一是尋找替代廠商B,您建議走哪一個方向?」這樣的提案式溝通,既展現了解決問題的主動性,也讓主管能在已有脈絡下更快地作出判斷。

思考,是學習的起點;提問,是學習的加速器,要讓學習更深刻、工作更有效率,關鍵在於:先思考、再對答案。這樣的習慣,不只培養出獨立的思維,也讓我們的每一次提問都增加功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eam Edu的沙龍
5會員
139內容數
這是作者與自身內心深處的對話,適合在思緒紛亂或生命迷茫時靜心閱讀。在這裡,你或許會發現那些被忽略的內心力量,學會在喧囂中找到寧靜,在曲折中尋得方向
Team Ed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身處一個動盪、不友善的教育環境,而私立學校,更是在少子化、制度限制與資源不均中艱難求生。 我對外發聲爭取私校權益,有些人擔心學校因此「被貼標籤、被針對」。這些擔憂我理解,但我也想邀請大家,一起從更高的角度看待「發聲」這件事。 近來國際動盪局勢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對照。川普主張「美國優先」,掀起全球
2025/04/17
身處一個動盪、不友善的教育環境,而私立學校,更是在少子化、制度限制與資源不均中艱難求生。 我對外發聲爭取私校權益,有些人擔心學校因此「被貼標籤、被針對」。這些擔憂我理解,但我也想邀請大家,一起從更高的角度看待「發聲」這件事。 近來國際動盪局勢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對照。川普主張「美國優先」,掀起全球
2025/04/17
當年,鄰近的大同、興華國中改制增設高中部,嚴重壓縮了私立學校的招生空間,君毅首當其衝,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那時的我還年輕,既無人脈、也無資源,要號召同仁一同奮力前行,難度可想而知。 正逢教育部推動「優質高中認證」,而參與認證的前提,是學校必須先通過優質化計畫。於是,我選擇了最難、最累,卻也是最有可
2025/04/17
當年,鄰近的大同、興華國中改制增設高中部,嚴重壓縮了私立學校的招生空間,君毅首當其衝,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那時的我還年輕,既無人脈、也無資源,要號召同仁一同奮力前行,難度可想而知。 正逢教育部推動「優質高中認證」,而參與認證的前提,是學校必須先通過優質化計畫。於是,我選擇了最難、最累,卻也是最有可
2025/04/16
歷經COVID-19疫情,你我見證了世界的劇烈變動,也親身經歷了數位轉型的浪潮。線上學習、遠距工作迅速普及。 AI的崛起,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想像力就是超能力,人人都是哈利波特。從各種AI代理人,到AI生成報告、個別化教學,AI不再是遙遠的科技名詞,而是每日生活的一部分。 面對這樣的
2025/04/16
歷經COVID-19疫情,你我見證了世界的劇烈變動,也親身經歷了數位轉型的浪潮。線上學習、遠距工作迅速普及。 AI的崛起,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想像力就是超能力,人人都是哈利波特。從各種AI代理人,到AI生成報告、個別化教學,AI不再是遙遠的科技名詞,而是每日生活的一部分。 面對這樣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不少人會說 找到背後的 Why 很重要,的確這很重要。 但有時候在探索的時候,未必是一個好問題。
Thumbnail
不少人會說 找到背後的 Why 很重要,的確這很重要。 但有時候在探索的時候,未必是一個好問題。
Thumbnail
「大家意見好多...要怎麼找到最佳解法?」 「叫我解決?根本沒想法啊!靈感枯竭啦!」 「難道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嗎?」 「問題到底出在哪!?」 你是不是想找一套方法來解決問題或是構想創新方法呢? 「設計思考」也許就是你積極追求的解答,往下閱讀來初步認識這個新思維!
Thumbnail
「大家意見好多...要怎麼找到最佳解法?」 「叫我解決?根本沒想法啊!靈感枯竭啦!」 「難道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嗎?」 「問題到底出在哪!?」 你是不是想找一套方法來解決問題或是構想創新方法呢? 「設計思考」也許就是你積極追求的解答,往下閱讀來初步認識這個新思維!
Thumbnail
作者的話: 當答案總是一致,是因為我們不斷被敷衍,還是那個同樣的答案就是我們疑問的回應呢?不只是在諮商中,在與宇宙的問答中,"請傾聽自己的心聲"也是常常出現的回答,其實不斷告訴我們的是,那些我們認為的"可是"、"但是"、"我不行因為..."都比不上我們真正的心意,我們真正需要做的不是找最簡單的路
Thumbnail
作者的話: 當答案總是一致,是因為我們不斷被敷衍,還是那個同樣的答案就是我們疑問的回應呢?不只是在諮商中,在與宇宙的問答中,"請傾聽自己的心聲"也是常常出現的回答,其實不斷告訴我們的是,那些我們認為的"可是"、"但是"、"我不行因為..."都比不上我們真正的心意,我們真正需要做的不是找最簡單的路
Thumbnail
遇到問題後,多數人會想在外面尋求幫助,這很正常,但要注意自己心裡是不是只想在外面找到答案。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有其深刻的道理,絕大部分人,總是不想真正改變,因此如果給予一些外在的道理或方法、他們會更緊緊的擁抱這些外在的東西,來藉此逃避真正的內在問題。
Thumbnail
遇到問題後,多數人會想在外面尋求幫助,這很正常,但要注意自己心裡是不是只想在外面找到答案。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有其深刻的道理,絕大部分人,總是不想真正改變,因此如果給予一些外在的道理或方法、他們會更緊緊的擁抱這些外在的東西,來藉此逃避真正的內在問題。
Thumbnail
不必急著給出答案 時間可以證明一切
Thumbnail
不必急著給出答案 時間可以證明一切
Thumbnail
你可能會好奇,要解決問題,不就要先知道問題根源? 但是你相信嗎?這個思考方法可能讓問題更難解決! 遭遇到困境的時候,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可以責怪的對象。 因為找出責怪的對象(無論是自己或他人),可以讓自己得到問題根源的確定感。 但是,探究問題根源對解決方法,常常使事情更糟糕。
Thumbnail
你可能會好奇,要解決問題,不就要先知道問題根源? 但是你相信嗎?這個思考方法可能讓問題更難解決! 遭遇到困境的時候,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可以責怪的對象。 因為找出責怪的對象(無論是自己或他人),可以讓自己得到問題根源的確定感。 但是,探究問題根源對解決方法,常常使事情更糟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