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P 30 數位時代咖啡廳聽刀疤老二:科技變革中的不變交易真理【交易心態與哲學思考系列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引言

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演算法交易主導的數位金融時代,傳統交易智慧是否已經過時?當我在一家充滿科技感的智能咖啡廳偶遇刀疤老二時,這位看似與現代科技格格不入的交易智者,透過一場關於古老智慧與現代科技融合的對話,揭示了無論工具如何演進,人性與市場本質始終如一的深刻真理。從智能手錶到全息投影,從量化模型到情緒辨識,我們探索了數位時代的交易特性,以及那些穿越時空、歷久彌新的交易原則如何在這個新環境中以不同形式重現。本文將帶您探索技術與智慧的平衡,尋找在不斷變化的金融科技浪潮中,那些真正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交易真理。

「索羅斯曾說:『價值緊密關係著自我的概念如果存在的話,它是一種反射性的概念我們自身與我們對於自身的看法,兩者之間不可能可以全然對應,但這兩個概念之間存在著一種雙向的互動。』」—— 刀疤老二引述



故事開始~


未來感十足的咖啡廳內,智能機器人服務員來回穿梭,全息投影菜單懸浮在空中,顧客們大多戴著AR眼鏡或沉浸在全息投影的金融數據中。我坐在一張智能桌前,通過嵌入式觸控屏瀏覽著最新的市場數據和交易分析。作為一名財務規劃顧問,我必須不斷更新自己對金融科技的理解。

「看來你已經完全融入數位時代了。」一個熟悉的聲音從我身後傳來。

我轉身,驚訝地看到刀疤老二站在那裡,他的左臉上那道標誌性的疤痕在咖啡廳的藍色LED燈光下顯得格外明顯。與周圍的高科技環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只帶了一本古老的筆記本和一支鋼筆。

「我沒想到會在這種地方見到你」我笑著說,「感覺你更適合那種古色古香的傳統茶館。」

「老朋友,時代在變,人要適應」他在我對面坐下,「但適應不意味著迷失。」他的眼神掃過我桌面上顯示的各種技術指標和演算法預測,「我看你已經全面擁抱了量化交易和AI分析。」

「這是趨勢,不是嗎?」我說,「現在的市場已經被演算法和機器學習主導,不跟上很難在競爭中生存。」

刀疤老二微微一笑,從口袋裡拿出一個看起來非常復古的機械懷錶,放在智能桌面上。這個鮮明的對比讓我感到一絲奇妙。

「這只懷錶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他說,「但它仍然能精確地計時。知道為什麼嗎?」

我搖頭。

「因為時間的本質沒有改變」他緩緩解釋,「同樣,無論科技如何演進,市場的基本本質和人性也從未改變。這就是為什麼一百年前傑西李佛摩的交易智慧今天仍然有效。」

服務機器人滑到我們桌前,我們點了咖啡。刀疤老二特意要求了一杯手沖咖啡,而不是機器自動製作的標準咖啡。

「我對科技沒有偏見」他解釋道,「我使用智能手錶追蹤健康數據,用平板電腦閱讀,甚至使用交易APP監控市場。但我從不允許工具改變我對市場本質的理解。」

「但科技已經改變了市場運作的方式,」我反駁道,「高頻交易、複雜演算法、大數據分析...這些都創造了過去不存在的市場動態。」

表面在變,本質不變」他從容地說,「讓我們做個思想實驗。如果我們把現代最先進的交易AI送回1929年的股災前夕,你覺得它會預測到崩盤嗎?」

我思考了一下:「理論上,如果它能分析所有數據,應該能發現危險信號。」

「但問題在於」他拿起剛送來的手沖咖啡,啜了一口,「市場崩盤不僅僅是數據問題,更是人性問題——貪婪、恐懼、從眾心理的集體表現。即使是最先進的AI也難以準確模擬這種複雜的人類情緒動態。」

咖啡廳的全息天花板上投射著全球主要市場的實時行情,各種貨幣對的匯率如流星般劃過。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工具在變,但智慧不變」刀疤老二繼續說,「讓我分享一些在這個數位時代仍然至關重要的不變交易真理。」

他打開他的筆記本,我注意到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各種觀察和思考,有些甚至是多年前的筆跡。

第一個不變真理風險管理永遠先於獲利預期。」他說,「無論你用什麼先進技術,忽視這一點就是在自取滅亡。」

「但現在的風險管理工具已經相當先進了,」我指著我的屏幕上的一個風險評估模型,「這種量化模型可以精確計算各種風險指標。」

工具更精確,但使用工具的人並未變得更理性」他反駁道,「事實上,精確的數字往往給人一種虛假的安全感。記住,風險不僅僅是一個VaR數字或標準差,而是對不可知未來的真實尊重。」

他在筆記本上畫了一個簡單的圖表:「科技加強了我們的計算能力,但並未改變我們對風險的感知和反應人們在面對漂亮圖表和精確數字時,常常變得更加自信,而自信過度正是風險管理的天敵。」

第二個不變真理市場是人性的鏡子,而非純粹的數學模型。」他繼續說,「即使是由AI主導的市場,最終反映的仍然是集體人類行為和情緒。」

他指向咖啡廳中央的一個全息市場脈衝圖:「看那個情緒指數,它試圖量化市場情緒,但它能捕捉到恐懼的真實深度嗎?能測量貪婪的實際強度嗎?數據可以告訴你趨勢,但無法完全解釋動機。」

我看著那個閃爍的情緒指標,確實感到它似乎只能捕捉到表面現象。

第三個不變真理成功的交易永遠是自我交易。」他的聲音變得更加堅定,「無論科技多麼先進,交易決策最終仍然是由你做出的,結果仍然反映到你的賬戶上。技術無法替你承擔責任。」

一個穿著時尚的年輕交易者走過我們的桌子,他戴著AR眼鏡,手指在空中快速移動,顯然正在操作某種虛擬交易界面。

「看那位年輕人」刀疤老二微笑著說,「他使用的工具比我們1990年代的整個交易室還要強大。但問題是,這些工具是否幫助他了解了自己?是否幫助他控制了自己的情緒?

「這是數位時代的矛盾」他繼續說,「更多的信息並不自動轉化為更好的決策更快的執行並不必然帶來更明智的交易。有時候,科技甚至會放大我們的缺點,讓我們更快地犯錯。」

我想起了自己有時候因為交易太過便捷而做出的衝動決定,不得不承認他說的有道理。

第四個不變真理市場的複雜性永遠超過任何模型的假設。」他翻到筆記本的另一頁,上面畫著一個簡單的迷宮,「每個模型,無論多麼複雜,都基於某些假設和簡化。市場是開放的複雜系統,永遠有『未知的未知』存在。」

「這讓我想起2002年的科技股泡沫」我說,「那些複雜的風險模型完全失效了。」

「正是如此」他點頭,「而且注意,那次危機的核心問題仍然是人性——貪婪、自欺欺人、從眾心理。所有這些人類特質在數位時代並未減弱,可能還因為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而放大了。」

咖啡廳的燈光隨著外面天色的變化自動調整,周圍的喧囂聲漸漸減弱,創造出一種更加私密的氛圍。

第五個不變真理也是最重要的交易成功的核心是適應性,而非預測性。」刀疤老二的目光變得深邃,「數位時代給了人們一種錯覺,似乎足夠的數據和足夠強大的算法可以準確預測未來。但真相是市場的未來永遠不可完全預知。」

「那麼,所有這些技術進步的意義是什麼?」我感到有些困惑,「如果基本真理沒有改變,我們為什麼需要這些新工具?」

工具的價值在於如何使用它們」他的回答充滿智慧,「數位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快地獲取信息,更精確地執行策略,更全面地監控風險。但它們不能替代判斷,不能消除不確定性,不能保證成功。」

最明智的做法是將不變的交易智慧與變化的技術工具結合起來。」他拿起他的懷錶,同時用另一隻手指向我的智能屏幕,「兩者並不矛盾,而是互補。」

「具體來說,如何實現這種結合?」我追問。

「首先,使用科技增強你的優勢,而非彌補你的劣勢,」他解釋道,「如果你的優勢在於耐心等待高質量機會,使用技術來幫助你識別這些機會,而非誘使你頻繁交易。」

「其次,始終記住,工具服務於策略,而非相反。先有明確的交易哲學和策略,再選擇合適的技術工具。許多交易者犯的錯誤是先被某種炫目的技術吸引,然後圍繞它構建策略。」

「第三,保持數據與直覺的平衡。數據可以告訴你『是什麼』,但通常無法完全解釋『為什麼』。最佳決策往往來自於數據分析與市場直覺的結合。」

「第四,定期『斷網』思考遠離所有屏幕和數據,給自己時間進行深度思考。數位信息的連續流動常常阻礙真正的洞察力產生。」

刀疤老二喝完最後一口咖啡,合上他的筆記本:「最後,記住技術是放大器,而非魔法。它可以放大你的優點,也可以放大你的缺點。自我認知永遠是基礎。」

咖啡廳外的天色已經完全變暗,透過智能玻璃窗,可以看到城市的燈光在夜色中閃爍。

「讓我分享一個小故事」他靠在椅背上說,「幾年前,我認識一位使用最先進量化模型的交易者。他的系統極其複雜,考慮了數百個變量,回測結果幾乎完美。然而,當他實盤交易時,結果卻遠低於預期。」

「後來發生了什麼?」我好奇地問。

「他花了數月時間檢查他的代碼和數據,尋找技術漏洞」刀疤老二說,「但問題其實在他自己完美的回測結果給了他過度的信心,導致他增加了倉位系統的複雜性讓他在市場波動時猶豫不決數據的即時更新使他過度關注短期波動而忽視了長期趨勢。」

「解決方案是什麼?」

「他簡化系統將注意力從優化模型轉向優化自己的決策過程」他回答,「最重要的是,他學會了尊重不確定性將風險控制視為首要任務,而非追求完美預測。結果,他的表現大幅改善,不是因為模型變得更好,而是因為他的使用方式變得更明智。」

我們準備離開咖啡廳,刀疤老二突然停下來,看著一個角落裡的年輕人——他正在使用最新的腦機接口設備進行交易,只需思考就能執行命令。

「看」刀疤老二指著那位交易者,「科技的前沿不斷推進,這很美妙。但無論介面如何演進,從石板到紙張,從計算器到電腦,從觸屏到腦機接口,市場的基本原則始終如一。風險永遠存在耐心永遠是美德紀律永遠是基礎。」

我們走出咖啡廳,站在繁忙的數位廣場中央,周圍是巨大的LED屏幕和全息廣告。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真正的優勢不在於誰擁有更多信息,而在於誰能從噪音中辨別出信號不在於誰能更快執行,而在於誰能做出更明智的判斷不在於誰擁有更複雜的工具,而在於誰能保持簡單而有效的原則。」刀疤老二看著遠方說道。

工具在變,市場在變,唯有人性不變」他總結道,「最新的演算法也無法消除恐懼與貪婪,最先進的AI也無法取代判斷與責任。真正的交易智慧不在於掌握最新工具,而在於理解永恆的市場本質。」

當我們道別時,刀疤老二從口袋裡拿出一個小小的USB驅動器,遞給我:「這裡有一些我收集的古老交易智慧與現代技術應用的融合案例,可能對你有所啟發。」

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我感到一種奇特的對比——一個帶著古老交易智慧的人,卻能如此透徹地理解數位時代的本質。

回家後,我插入那個USB驅動器,發現裡面不僅有經典交易智慧的現代詮釋,還有一些實用的數位工具模板,設計用來強化紀律、管理風險,並提升決策質量。最讓我驚訝的是,這些工具都極其簡單,卻異常有效,完美體現了"少即是多"的哲學。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交易方法。我沒有放棄任何有用的技術工具,但我改變了使用它們的方式。我不再被數據淹沒,而是使用技術來過濾噪音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信息。我建立了更嚴格的風險控制協議不再被精確的數字給予虛假的安全感。最重要的是,我開始定期"斷網思考",給自己時間遠離屏幕,進行深度反思

這些改變帶來的結果令人驚訝——我的交易決策變得更加清晰,我的情緒控制更加穩定,我的整體表現顯著提升。不是因為我使用了更先進的工具,而是因為我找到了古老智慧與現代技術的平衡點。

正如刀疤老二所說,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數位時代,有些真理確實是永恆的。


交易者省思:五點核心啟示

  1. 工具變化,人性不變:無論科技如何進步,市場的基本動力仍然是人類的恐懼貪婪與從眾心理。最新的交易技術可以改變市場運作方式,但無法改變市場的本質。
  2. 技術是放大器,非萬能藥:數位工具可以放大你的優點,也可以放大你的缺點。關鍵在於自我認知和正確的使用方式,而非工具本身的先進程度。
  3. 保持科技與智慧的平衡:科技提供效率和精確度,智慧提供方向和判斷力。最佳交易策略結合了現代工具的力量與永恆交易原則的指導。
  4. 風險管理的基本原則不變:即使擁有最先進的風險評估工具,控制風險的核心原則仍然是:保持謙卑,尊重不確定性,永遠為最壞情況做準備
  5. 成功源於適應性而非預測性:無論數據和算法多麼強大,市場的未來永遠存在不可預知的因素。真正的優勢在於能夠迅速適應變化的環境,而非試圖完美預測未來。



心得後記:專業顧問視角

作為財務規劃顧問,我認為科技變革中的不變交易真理是當代投資者必須深思的關鍵課題。刀疤老二關於這一主題的深刻見解,為我們提供了在技術浪潮中保持清醒的指南針。在多年的顧問工作中,我觀察到一個顯著現象:那些過度沉迷於最新投資技術而忽略基本原則的投資者,往往成為創新的犧牲品,而非受益者

文中提出的「技術變革與人性恆常」的框架極具指導意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確實改變了市場運作的效率和速度,但統計分析顯示,市場極端情緒週期的本質並未發生根本變化。我特別認同「核心真理的新時代應用」部分的觀點。許多所謂的金融科技創新,本質上是傳統投資智慧在新技術條件下的重新包裝。風險管理、情緒控制和獨立思考的原則,在任何技術環境中都保持其核心價值。

「人機協作」的四項具體策略尤為實用。數據表明,那些能夠明智地利用技術工具但不被其主宰的投資者,往往比完全依賴技術或完全拒絕技術的投資者表現更佳。刀疤老二關於「技術應用的雙刃劍」的警示尤為深刻—技術可以放大優勢,但也會放大偏見和錯誤。最終,科技只是工具而非答案,真正的智慧在於如何將永恆的市場原則與時代的技術創新相結合,創造出既尊重傳統又擁抱變革的投資方法



下篇文章預告


走出充滿未來感的咖啡廳,街道上的霓虹燈已經點亮。刀疤老二關於科技變革中不變交易真理的見解讓我對市場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無論科技如何發展,市場的本質永遠是人性的反映。恐懼與貪婪、痛苦與愉悅這些基本情緒將繼續驅動市場,而風險管理、紀律執行和心理控制的重要性也將永遠不變

回顧我們在交易心態與哲學思考系列的六次談話,從市場與自我的映照,到交易失敗的療愈與重生,從交易中的孤獨與堅持,到交易智慧的傳承,再到交易的藝術與科學平衡,以及科技變革中的不變真理,我已經獲得了一套更為深刻的交易哲學體系。

然而,理論終需指導實踐。當我嘗試將這些哲學思考應用到實際交易中時,一個具體的問題開始浮現:在識別大趨勢時,最佳的進場時機是什麼?大趨勢提供了最大的利潤潛力,但進場太早可能面臨長時間的套牢,進場太晚又可能錯失大部分利潤。如何找到那個最佳的平衡點?

這個關於大趨勢交易時機的問題一直縈繞在我心頭。一個工作日的午後,我需要前往城市的交易中心處理一些業務。當我乘坐電梯準備離開大樓時,電梯突然停在了中途的一層,門打開後,刀疤老二走了進來。在那短暫的電梯旅程中,伴隨著數字不斷變化的樓層顯示和輕柔的背景音樂,我們將開啟實戰交易策略與案例分析系列的第一篇對話,探索大趨勢交易的最佳進場時機,學習如何在市場的重大機會中精確定位入場點。



風險提醒:本文所述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投資者應根據自身財務狀況、投資目標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決策,必要時咨詢專業財務顧問。市場瞬息萬變,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結果。

備註說明:本文是"刀疤老二交易智慧系列"的第三十篇,也是"交易心態與哲學思考系列"的最後一篇。在充滿科技感的現代咖啡廳內,刀疤老二與一位過度依賴AI交易系統的年輕交易者展開了關於科技與交易本質的探討。文章審視了從手寫K線圖到演算法交易的技術演進歷程,指出無論工具如何變化,市場的核心驅動力—人性—始終不變。刀疤老二提出「不變與變化」的二元框架,幫助交易者辨別哪些交易原則永恆不變(如風險管理、心理控制),哪些方面需要與時俱進(如信息處理、執行效率)。文章特別警惕了技術崇拜的危險,同時也肯定了新技術在輔助決策上的價值,提出「技術增強的人本交易」作為未來方向。這篇文章既是對科技時代交易哲學的深度思考,也是整個交易心態系列的收官之作,將讀者引導回交易的永恆本質—理解市場,更理解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ex大叔的168台股投資教室
1.8K會員
394內容數
歡迎你來到Rex大叔的168台股投資教室,我是一個在金融業界從事多年實務工作者,恭逢其盛台股美麗的二十年,看到了許多賺錢賠錢機會與故事,也經歷了很多投資交易的經驗,想透過這個平台分享自己學習到的投資理念,歡迎你走進我的投資分享世界,探索與學習屬於你自己未來投資路上更多的成長養分,讓我們走吧!一起開心輕鬆學習~^_^
2025/06/27
在交易智慧的旅程中,我們探討了從心理建設到市場觀察,從交易系統到風險控制的諸多面向。然而,還有一個常被忽視但同樣關鍵的課題——如何在追求交易成功的同時,保持與生活的和諧平衡。本篇文章將帶我們思考交易之外的更廣闊人生,探索專業交易與健康生活之間的微妙關係。
Thumbnail
2025/06/27
在交易智慧的旅程中,我們探討了從心理建設到市場觀察,從交易系統到風險控制的諸多面向。然而,還有一個常被忽視但同樣關鍵的課題——如何在追求交易成功的同時,保持與生活的和諧平衡。本篇文章將帶我們思考交易之外的更廣闊人生,探索專業交易與健康生活之間的微妙關係。
Thumbnail
2025/06/27
在交易的世界中,希望似乎是一個充滿爭議的概念。一方面,過度樂觀的希望可能導致不切實際的期望和冒險行為;另一方面,沒有希望的交易者難以渡過市場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和低谷。本篇文章探討了希望在交易中的獨特角色,以及如何將這種情感轉化為長期堅持的動力,而非自欺欺人的幻想。
Thumbnail
2025/06/27
在交易的世界中,希望似乎是一個充滿爭議的概念。一方面,過度樂觀的希望可能導致不切實際的期望和冒險行為;另一方面,沒有希望的交易者難以渡過市場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和低谷。本篇文章探討了希望在交易中的獨特角色,以及如何將這種情感轉化為長期堅持的動力,而非自欺欺人的幻想。
Thumbnail
2025/06/27
在交易的世界中,「預測」似乎是一個永恆的誘惑。無數交易者窮盡一生,追求那個能夠准確預見市場未來走向的完美系統或方法。然而,正如本篇文章將揭示的,這種對預測的過度專注往往成為交易成功的最大障礙之一。真正的交易智慧不在於預測未來,而在於如何在當下做出最佳決策。
Thumbnail
2025/06/27
在交易的世界中,「預測」似乎是一個永恆的誘惑。無數交易者窮盡一生,追求那個能夠准確預見市場未來走向的完美系統或方法。然而,正如本篇文章將揭示的,這種對預測的過度專注往往成為交易成功的最大障礙之一。真正的交易智慧不在於預測未來,而在於如何在當下做出最佳決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今天來和你分享這本我剛讀完的「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當大家一股腦地想投入AI的領域當中時,這本書的作者程世嘉帶著我們用更高的視角和思維來思考,在AI時代下最重要的底層思考邏輯,找出那些最有價值的核心觀念,幫助我們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當中站穩腳步,釐清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今天來和你分享這本我剛讀完的「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當大家一股腦地想投入AI的領域當中時,這本書的作者程世嘉帶著我們用更高的視角和思維來思考,在AI時代下最重要的底層思考邏輯,找出那些最有價值的核心觀念,幫助我們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當中站穩腳步,釐清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AI時代,如何以不變應萬變?本文引用了《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中的觀點,強調成長型思維和專題式學習的重要性,幫助你在職場中脫穎而出,實現倍數成長。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AI時代,如何以不變應萬變?本文引用了《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中的觀點,強調成長型思維和專題式學習的重要性,幫助你在職場中脫穎而出,實現倍數成長。
Thumbnail
這是關於視野和個人選擇的議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許多過往被視為基礎且必須掌握的技能,如今似乎已逐漸失去其原有的重要性。然而,這些技能的價值,遠不止表面上那麼簡單。 以數學和心算為例,過去這些技能被視為基本且必需的,但在當今時代,隨手可得的科技工具似乎已經取代了它們的位置...
Thumbnail
這是關於視野和個人選擇的議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許多過往被視為基礎且必須掌握的技能,如今似乎已逐漸失去其原有的重要性。然而,這些技能的價值,遠不止表面上那麼簡單。 以數學和心算為例,過去這些技能被視為基本且必需的,但在當今時代,隨手可得的科技工具似乎已經取代了它們的位置...
Thumbnail
天下、遠見都是非常專業的知識平臺,更是大家學習的寶庫,但這次的哈佛商業評論的焦點企劃網紅行銷戰不太建議買早上用了吃兩顆茶葉蛋的一點零碎的時間,把昨天到蔦屋書店場勘買的雜誌大略看了一下。個人覺得有用的重點如下:(部分摘錄自雜誌)「你不能否認了,網路是已經是我們的另外ㄧ個生活的世界。」
Thumbnail
天下、遠見都是非常專業的知識平臺,更是大家學習的寶庫,但這次的哈佛商業評論的焦點企劃網紅行銷戰不太建議買早上用了吃兩顆茶葉蛋的一點零碎的時間,把昨天到蔦屋書店場勘買的雜誌大略看了一下。個人覺得有用的重點如下:(部分摘錄自雜誌)「你不能否認了,網路是已經是我們的另外ㄧ個生活的世界。」
Thumbnail
科技現代化的今日,上餐廳都有機器人帶位和點餐,想喝一杯咖啡,機器人也能為我們結帳、煮咖啡和打包。精簡人力的美意是節省成本增加效率,可是原本美好的人情往來就有可能因此消失,社會越進步,人與人之間越冷漠。 大城市進步,而在鄉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依然深度連結,雖然沒有大城市方便,公車尖峰時刻一小時一
Thumbnail
科技現代化的今日,上餐廳都有機器人帶位和點餐,想喝一杯咖啡,機器人也能為我們結帳、煮咖啡和打包。精簡人力的美意是節省成本增加效率,可是原本美好的人情往來就有可能因此消失,社會越進步,人與人之間越冷漠。 大城市進步,而在鄉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依然深度連結,雖然沒有大城市方便,公車尖峰時刻一小時一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怎麼檢驗或相信自己獲得的資訊,是真的還是假的?而當我們沒有經過驗證,便將收到的資訊向外傳播,可能會造成哪些後果?俗話說「三人成虎」,這古老的成語寓意,竟也可能發生在現代社會。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怎麼檢驗或相信自己獲得的資訊,是真的還是假的?而當我們沒有經過驗證,便將收到的資訊向外傳播,可能會造成哪些後果?俗話說「三人成虎」,這古老的成語寓意,竟也可能發生在現代社會。
Thumbnail
7 人生八苦與修行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眾生佳來自執著,比較,貪嗔癡。世事幻變無常,只有變幻才是永性,人生衝衝,不要執著比較恐懼,修習佛法,了悟無常,斷除貪瞋癡,清淨心靈!順其自然,各走各路,自得其樂。 呼應上一篇,人工智慧主導的未來,人類轉為以專家導
Thumbnail
7 人生八苦與修行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眾生佳來自執著,比較,貪嗔癡。世事幻變無常,只有變幻才是永性,人生衝衝,不要執著比較恐懼,修習佛法,了悟無常,斷除貪瞋癡,清淨心靈!順其自然,各走各路,自得其樂。 呼應上一篇,人工智慧主導的未來,人類轉為以專家導
Thumbnail
搬運6年前文章:以「刻意為之」的系統化、複雜邏輯化又帶有詩味的語言行文,反諷當時商管界風行一時的「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以哲學和科學發展視角,批判、諷諭「系統思考」。 --更是為了揶揄六年前把「系統思考」當作圭臬/聖杯的創業團隊而作。 *文後還有後記。
Thumbnail
搬運6年前文章:以「刻意為之」的系統化、複雜邏輯化又帶有詩味的語言行文,反諷當時商管界風行一時的「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以哲學和科學發展視角,批判、諷諭「系統思考」。 --更是為了揶揄六年前把「系統思考」當作圭臬/聖杯的創業團隊而作。 *文後還有後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