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到一年就想離職,是我太任性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書只讀有趣的部分
工作只待適宜的地方

我以前總覺得,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始有終才算「完整」。
錄到一半的podcast、寫到一半的小說,都是我「失敗的結果」,讓自己覺得很不舒服。

​我從第一份工作離職是因爲搬了家,車程變得太遠而感覺辛苦。單程騎車不塞車的話,差不多一個小時左右。雖然五點半下班,但是回到家差不多七點。那段時間常常會覺得很沮喪,明明已經下班了,但好像還沒開始今天就要結束了。
但是想想工作再過四個月就過年滿兩年,真的要換工作嗎?讓我有點猶豫。

後來去新公司面試的時候,面試主管問我爲什麼不待到兩年,然後順便拿完年終再離職?我當下愣了一下,然後說:「因為車程真的太痛苦了,影響到我的身心靈。我每天都像在用整片森林,換那棵快要死掉的小樹苗。」

這是困著自己的魔咒。

待了半年就離開,如果下一站要去傳統產業,的確很多時候面試的主管會抨擊你不穩定,向你討個說法。
但是你想要去這樣的公司嗎?

raw-image

讀完一本書

以前每次拿起一本書,都告訴自己要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

讀完之後會有成就感嗎?
有。但那比較像是完成了一個任務的喜悅,終於可以換個口味,擺脫這本書了!認為那種「啊!終於讀完了!」的鬆一口氣,就是熱愛閱讀的證明。但是很多人會把這兩件事搞混,認爲是一樣的感受,實際上,那可能只是逃離困難任務後的感覺,而不是因為這本書讓你感到依依不捨。

很多人離開的時候是帶着「啊!我終於擺脫這家公司了!」就像我們常誤以為,能撐著在一家公司待很多年,就是一種「忠誠」或「責任感」的象徵。但是有時候在裡面只是苟活。

因爲這違反了我平時的習慣,這需要練習。

通常讀到一本書裡有讓我「有趣」,甚至讓我笑出來的地方,就已經滿足了。後面的章節如果真的看不下去,就暫時先放著。


詮釋你的這段經歷✨

我好愛玩遊戲,但是我沒什麼時間。

因爲我富麗堂皇地說玩日文版的NS上的乙女戀愛遊戲可以兼具學日文和娛樂效果(但其實我自己想玩而已,學到的都是不太實用的日文?)。雖然大部分情況下我會認真攻略每個角色,但偶爾我也會只玩喜歡的角色路線,那些沒有跑完的故事線,就表示我沒享受到遊戲的樂趣嗎?

當然不是啦。印象深刻、劇情有趣的那個瞬間,故事成爲愉悅感的來源。那些玩遊戲時開心或感動的時刻,都是真實存在的快樂。畢竟在現實生活中我不可能一次談幾個(?)

所以書本或工作上也是同樣的概念:

  • 一本書即使只讀了一半,但你卻記住了某一句話、某一段故事,那就足夠了。
  • 一份工作即使待得不久,但你卻獲得了寶貴經驗或遇到很好的人,那也同樣足夠了。

待很久並不代表你真的很熱愛這個地方,或你的能力特別好。有時候,只代表你對這個環境是「習慣的」。反而那些很短時間內選擇離開的人,可能很清楚自己要什麼,更勇敢地去追尋下一個挑戰。

只是要看你怎麼詮釋這段經歷而已。


如果你是這樣,我不建議你離開

但老實說,如果你是那種每天上班雖然無聊,但下班就能關機、心裡也沒什麼太大波瀾的人,我不一定會建議你離開。

有些工作雖然無聊、成長有限,但錢穩、同事不雷、主管沒情緒病、工作量不爆炸——如果你只是對「沒有熱情」這件事焦慮,那……先蹲着。

不是每個人都要從工作裡找到熱愛,不是每份工作都要讓你閃閃發光。

工作是爲了錢!!

你可以只是把它當個收入來源,留給下班後的生活也沒關係。

所以如果你不是痛苦,只是無聊,那就先不要亂動。

無聊不會死,失業偶爾會。


回到我們的題目🌟

工作不到一年就想離職,是我太任性嗎?

我現在反而會反問一句:
如果你已經知道這不是你要的,為什麼還要繼續下去?爲了體面?

離職這件事會發生,一定是很多事情構成的結果,注意這是「果」而不是「因」。用飛機、汽車、巴士都可以從臺北去到高雄這個目的地。換句話說「果」都是離職,我們就不該只看「時間長短」來推斷「果」的產生。

你每天都在過的生活,你下班後的心情才是考量的地方。

撐滿XX年比較漂亮、履歷看起來比較好看——這種說法真的很像是寄人籬下「看別人臉色過日子」。而且,就算你真的撐滿一年、兩年,如果你心裡一直覺得卡、精神一直萎靡,也只是換來一份「哦這個人好像很穩定」的印象而已。
那種「努力消磨時間」的痛苦,才是最難消化的。

有些人會說:「你這樣很衝動」。
但我不覺得這是衝動,我覺得這是誠實。誠實面對自己已經不快樂的事,誠實承認「這不是我要的」,然後願意去找一個可能更好的地方——這不是逃避,是選擇。

嗯……但下一個地方會不會更好,就是緣分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有隻小老虎找你
31會員
90內容數
這裡是偶爾聊商務偶爾翻書偶爾胡說八道的日常分享,不論你是喜歡商業話題、投資話題還是愛翻書的靈魂,隨便坐下來聊聊吧,或許會找到一些啟發你的新點子!😊
有隻小老虎找你的其他內容
2025/02/22
今天業務部又在早會中又被老闆的「醍醐」洗了一臉。 原因是零件交期我拖得太久,老闆詢問的時候我回答製造部交期趕不上。 老闆嘆了一口氣說是我施壓的力度和速度不夠,讓我好好思考。 難道,工作真的不能當好人嗎?
Thumbnail
2025/02/22
今天業務部又在早會中又被老闆的「醍醐」洗了一臉。 原因是零件交期我拖得太久,老闆詢問的時候我回答製造部交期趕不上。 老闆嘆了一口氣說是我施壓的力度和速度不夠,讓我好好思考。 難道,工作真的不能當好人嗎?
Thumbnail
2025/01/13
本文以泡咖啡「溫杯」的過程,闡述業務洽談中「預熱」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如何透過充分準備和調整心態,應對客戶尖銳提問,並最終達成合作。文章也點出「溫杯」是雙向過程,需要耐心和時間才能找到平衡。
Thumbnail
2025/01/13
本文以泡咖啡「溫杯」的過程,闡述業務洽談中「預熱」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如何透過充分準備和調整心態,應對客戶尖銳提問,並最終達成合作。文章也點出「溫杯」是雙向過程,需要耐心和時間才能找到平衡。
Thumbnail
2025/01/08
這幾年一直被四面八方的「應該做副業」的網路世界轟炸。猛然驚覺自己好像該做點什麼、又不知道爲什麼而做。為什麼我們會如此焦慮?彷彿不做點什麼就會被時代拋在後頭。而根本原因很可能是:我們都太想「一舉多得」,又想賺錢、又想滿足自己的興趣、又想不影響本業……結果……
Thumbnail
2025/01/08
這幾年一直被四面八方的「應該做副業」的網路世界轟炸。猛然驚覺自己好像該做點什麼、又不知道爲什麼而做。為什麼我們會如此焦慮?彷彿不做點什麼就會被時代拋在後頭。而根本原因很可能是:我們都太想「一舉多得」,又想賺錢、又想滿足自己的興趣、又想不影響本業……結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明明是辭職,卻像在寫得獎感言。 也寫給現階段可能有些迷惘的你。 我的第一份工作,待了7個月。2021年1月,我決定離開顧問公司,嘗試朝文字領域發展。至於下一份跟文字有關的工作,則要放到以後有機會再說。 畢業前的過渡期,一直在思考可以在什麼樣的領域找到自己的價值,當我回顧那七個月的工作歷
Thumbnail
明明是辭職,卻像在寫得獎感言。 也寫給現階段可能有些迷惘的你。 我的第一份工作,待了7個月。2021年1月,我決定離開顧問公司,嘗試朝文字領域發展。至於下一份跟文字有關的工作,則要放到以後有機會再說。 畢業前的過渡期,一直在思考可以在什麼樣的領域找到自己的價值,當我回顧那七個月的工作歷
Thumbnail
在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中,我勇敢裸辭,追尋屬於自己的舞台。經過一年的沉澱與思考,我再次踏上求職之路,面對面試的緊張與不安⋯⋯
Thumbnail
在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中,我勇敢裸辭,追尋屬於自己的舞台。經過一年的沉澱與思考,我再次踏上求職之路,面對面試的緊張與不安⋯⋯
Thumbnail
這週是我到新公司上班的第二週。趁著記憶猶新,我想來紀錄一下我對於這次轉職的一些想法。 這是我大學畢業後第二次換工作。原因其實跟第一次換工作時差不多,就是自己某一天突然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這篇文章會分享: 我前一份工作的狀況 轉職的契機 離開舒適圈的正反考量 舒適有什麼不好?
Thumbnail
這週是我到新公司上班的第二週。趁著記憶猶新,我想來紀錄一下我對於這次轉職的一些想法。 這是我大學畢業後第二次換工作。原因其實跟第一次換工作時差不多,就是自己某一天突然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這篇文章會分享: 我前一份工作的狀況 轉職的契機 離開舒適圈的正反考量 舒適有什麼不好?
Thumbnail
上個禮拜五正式離職了。 這幾天沈澱整理之後,發現我那時候意識到這份工作不適合而開始有離職的念頭的時候,卻選擇一直忍下去有很大的原因是我很害怕自己做錯決定、很害怕是不是有什麼我應該要面對但如果太快離職我會不會就逃走了?
Thumbnail
上個禮拜五正式離職了。 這幾天沈澱整理之後,發現我那時候意識到這份工作不適合而開始有離職的念頭的時候,卻選擇一直忍下去有很大的原因是我很害怕自己做錯決定、很害怕是不是有什麼我應該要面對但如果太快離職我會不會就逃走了?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Thumbnail
2024/2/29-告別了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
Thumbnail
2024/2/29-告別了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
Thumbnail
提離職後的第一個月,心靈的放鬆與對未來的焦慮參半;第二個月,充滿期待、每天都多采多姿地持續往前;第三個月,我卻陷入了一種「散散的」失落狀態。 其實有點掙扎要不要分享這樣的不適狀態?會不會讓讀者更恐懼辭職? 而且,我目前還在嘗試,沒有完全走出這樣的心靈低潮。 但又想想,我確實很厭倦社
Thumbnail
提離職後的第一個月,心靈的放鬆與對未來的焦慮參半;第二個月,充滿期待、每天都多采多姿地持續往前;第三個月,我卻陷入了一種「散散的」失落狀態。 其實有點掙扎要不要分享這樣的不適狀態?會不會讓讀者更恐懼辭職? 而且,我目前還在嘗試,沒有完全走出這樣的心靈低潮。 但又想想,我確實很厭倦社
Thumbnail
在經歷了半年的教育出版業業務生涯,我離職了。 第一次體驗到做一份不適合的工作是多麼痛苦的事,從到職的第三天我就已經動起了離職的念頭,但因為是回歸前東家,又是自己選擇的,所以也不知道自己這個想離開的感覺是從何而來,只覺得「不對勁」,但又不敢輕言放棄。 這個不對勁的感覺一直跟著我通過各種大大小小的考
Thumbnail
在經歷了半年的教育出版業業務生涯,我離職了。 第一次體驗到做一份不適合的工作是多麼痛苦的事,從到職的第三天我就已經動起了離職的念頭,但因為是回歸前東家,又是自己選擇的,所以也不知道自己這個想離開的感覺是從何而來,只覺得「不對勁」,但又不敢輕言放棄。 這個不對勁的感覺一直跟著我通過各種大大小小的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