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注意到主管泡咖啡時,總會先用熱水過一過杯子。
後來我才知道在泡茶或者是在泡咖啡前,用熱水沖洗杯子,放置2-3秒後再倒掉。這個簡單步驟能去除異味,揮發水漬,讓器具乾爽無怪味。不僅如此,預熱器具還能穩定咖啡溫度,讓香氣與口感更純正。
作為業務,許多互動也需要類似的「預熱」過程。無論是自己、同事,甚至客戶,其實都需要一點「暖身」的時間和空間。
還記得剛開始接觸客人的時候,前輩就提醒我某些採購比較細心,問問題特別尖銳,會直接挑出我們報價的缺點。果然,第一次聯絡時,他的問題接二連三:「為什麼價格比其他家高?如果出問題你們怎麼處理?有什麼保障?」那股氣勢讓我覺得自己像個冷杯子,差點被他的熱水澆到裂開。
這就是經驗的傳承,因為我不是設備本科,又是剛進這一行,其實我的專業知識貧瘠,只有感受到滿腔尷尬。
這是他的工作職責——確保每一筆採購都對公司有利。他不是在刁難,而是在盡職。而認清我自己的工作職責——確保每個客人都能理解我們產品對於他們的好處。於是我改變了心態,試著準備得更充分,把他可能問的問題都事先模擬出來,並附上幾個替代方案。當他再次提出尖銳的問題時,我已經能從容應對。
這樣的互動過程並沒有改變他的高要求,但也讓我逐漸適應了他的溫度。漸漸地,他對我的態度多了幾分信任,而我自己也從一開始的壓力中,找到了一種成就感。
我提前準備好了一份詳細的報價單,把所有可能引發問題的細節都整理得清清楚楚,還列出了幾個替代方案。當他再次提出尖銳的問題時,就只要平靜地照實答就好了,反而覺得他幫我檢視方案的方式,讓整個報價更加完善。
我們老闆也常說,最怕的是客人不給反饋。因爲對方根本不想搭理這個價格。
慢慢地,我發現,這個客戶的「熱水」其實是一種專業的表現,而我這個「杯子」在一次次的接觸中,也漸漸學會了如何承受那樣的高溫。更重要的是,這樣的過程讓我在專業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甚至開始主動迎接這樣的挑戰。
溫杯子的過程,其實是雙向的:一方面讓對方有時間適應,另一方面也讓自己漸漸熟悉對方的節奏。但是對方如果是撒野亂潑水,我們也只能先緩緩,不要緊張於「成」。不管是面對自己、同事,還是客戶,我們都需要一點耐心和時間,讓「杯子」和「熱水」找到包容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