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早的通說認為,十字軍運動到了1291年,近東大陸上最後一座堡壘Acre被攻陷後,就逐漸退潮。但現在已經被證實是錯誤的說法。
事實是,在十四世紀的十字軍運動,一樣於歐洲各地如火如荼。只是,隨著收復聖地的機會越來越低,十字軍的目標也逐漸轉移,到了新生的鄂圖曼帝國身上。從十四到十六世紀的十字軍大潮,於是就成了「在東歐、巴爾幹抵禦鄂圖曼土耳其」為主的軍事遠征。這段時間組成的各類「神聖同盟」,也被看作是十字軍運動的一種變形。
在1444年,就有為了拯救拜占庭帝國、而號召的「瓦爾納十字軍」,範圍擴及十餘個歐洲國家,軍隊人數在兩萬人以上。而這只是後期十字軍之一而已。
可以說,十字軍直到十七世紀,才隨著「世俗國家」、「君權」等發展壓過教會,而逐漸退潮。到了啟蒙運動時代,才變成思想大豪嘲笑的對象。
但若考慮到當時十字軍的殘留,「馬爾他騎士團(醫院騎士團)」仍在馬爾他島上從事軍事活動,也可以說十字軍當時尚未結束。
因而,十字軍結束最晚的斷線,是「1798年」,法國大革命的時代,拿破崙把醫院騎士團趕出馬爾他島的時刻。
十字軍從1095年開始,到1798年結束,超過七百年的歷史,不得不說,是在全方位都對西方歷史影響極其深遠的一段故事。
&
資料來源:
Thomas Asbridge, "The First Crusade: A New History"
Cristopher Tyerman, "The Crusades: A Brief Insight "
Jonanthan Riley-Smith ed.,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Crusa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