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傳事件│#5. 城下一聚:第一次十字軍雲集於拜占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1097年對於拜占庭帝國而言,是山雨欲來、集不安、焦躁、機遇與興奮的一年。一場史無前例的挑戰終於到來了:第一次十字軍的主體壓境。

東羅馬/拜占庭在中世紀以細膩的情報操作與外交手腕著稱。想必皇帝阿列克賽一世的細作,早就把大股的軍團,從帝國西方、北方分別逼近的消息,傳給了君士坦丁堡。

然而,第一次十字軍的力量以中世紀標準而言,實在是可驚的。

按照現代統計,他們至少有七千名全副武裝的騎士,四萬到五萬的步卒。

加上工匠等非戰鬥人員、沿途跟隨的朝聖者,以及剛剛失敗的平民十字軍,第一次十字軍席捲而來的人數,將輕易達到「十萬」以上的規模。

拜占庭方面,對十字軍的人數印象極為深刻。未來的公主史學家,安娜.科穆寧娜,光是評論其中的平民十字軍,就寫道:

「他們比天生的繁星、地上的沙塵還多。」

未來當他們圍攻尼西亞時,又有拜占庭紀載:

「他們如同數之不盡的大股蝗蟲,數量之多,有如雲朵。當他們飛行之時,足以遮蔽天日。」

即使是現代國家,要忽然處理十萬大股的武裝移民,也非易事。對於中世紀帝國而言,當然更是燙手山芋。稍有不慎,或許帝國就會早三百多年傾覆。

為了避免稍早平民十字軍燒殺擄掠的情節重演,皇帝派遣專人迎接各大股十字軍,一者作為嚮導,二者則是監視他們不要亂來。

而或許,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皇帝發現了控制這批超級大軍的關鍵:

十字軍之間,居然是各自為政、沒有明顯組織的。抵達時間也沒有統一計畫。

這一點將在稍後不久的未來,給予皇帝最大化利用十字軍的機會。


&


圖片:房龍《人類的故事》中的十字軍插畫。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The Story of Mankind - The First Crusade.png"

資料來源:

Thomas Asbridge, "The First Crusade: A New History"

avatar-img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 的沙龍
173會員
589內容數
熱帶島嶼人的部落格。內容以語言、歷史以及語言學習技法為主。歡迎支持、訂閱或付費贊助,謝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當第一次十字軍的戰士們抵達拜占庭國土時,他們本以為會是「簞食壺漿迎王師」,實際上希臘人卻隱隱將他們看做敵人。 想必許多戰士一定有些憤怒又摸不著頭腦:我們是來幫你們的耶!不歡迎就算了,當敵人是怎樣! 雖然原因可能甚是複雜,但有一個很簡單的因素:第一波先到拜占庭的十字軍,是先前說過,沿途燒殺擄掠
當第一次十字軍的戰士們抵達拜占庭國土時,他們本以為會是「簞食壺漿迎王師」,實際上希臘人卻隱隱將他們看做敵人。 想必許多戰士一定有些憤怒又摸不著頭腦:我們是來幫你們的耶!不歡迎就算了,當敵人是怎樣! 雖然原因可能甚是複雜,但有一個很簡單的因素:第一波先到拜占庭的十字軍,是先前說過,沿途燒殺擄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十六世紀上半稱霸環印度洋的葡萄牙,想一舉經紅海直搗蘇伊士,切斷鄂圖曼帝國的咽喉點。究竟能否完成新時代的十字軍大業呢?
Thumbnail
作為拜占庭前期最強的宿敵,波斯最難克服的關卡,不是前線的大軍和要塞,而是終點:君士坦丁堡。 首先,君士坦丁堡離波斯就太遠。 無論從哪裡發兵,大軍都要穿越七十多萬平方公里大的小亞細亞。突破層層守衛後,最後才能來到小亞細亞的岸邊,遙望海岸對面的君士坦丁堡。 於是就來到第二個難關:渡海。
Thumbnail
公元539年,此時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統治下,似乎將來到國勢的頂峰。原先喪失給汪達爾人的北非領土,早已收復。而在大將貝利薩留的攻勢下,盤據義大利的東哥德人也一敗再敗。東哥德王維蒂吉斯(Vittigis)退守都城拉文納。帝國前景一片大好,羅馬也將恢復本屬於他的光榮。 查士丁尼與貝利薩留
Thumbnail
大家好。近期陸續收到許多讀者的意見表示「拜占庭感覺好像弱弱的?」其實在十一世紀前,拜占庭的軍力一點也不弱。一言以蔽之,就是強在「齊全」二字: 全甲騎兵、弓騎兵、重步兵、輕步兵、弓手、標槍手、攻城器具、乃至於海軍,一應俱全,還有超硬的防禦工事。要是有缺,那就雇用傭兵來補(例如弓騎兵)。八世紀後,精銳
Thumbnail
東亞最著名的古兵書《孫子兵法》有言:「不戰而屈人之兵」又說「上兵伐謀」。東西英雄所見略同。總是腹背受敵的拜占庭帝國,也有深刻體會。以皇帝利奧六世(統治:895-908年)名義寫下的兵書《論戰術》(Τακτικά)講道: 「用欺騙、劫掠、飢餓、長期侵擾或其他手法傷害敵人,是值得鼓勵的。你絕不該受到誘
Thumbnail
拜占庭的歷史,有好幾次急轉直下的危機。較為人所知的,比如說伊斯蘭崛起下,帝國喪失敘利亞、北非等超過一半的國土。或者在1204年,帝國居然為本該是友軍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以及當然,1453年滅亡於鄂圖曼土耳其。 而在這些危機中,於東亞較少為人知、但在中世紀有絕大影響的,發生於1071年的一座亞美
Thumbnail
在十一世紀後半葉,拜占庭帝國同時面臨內憂外患,處於崩潰邊緣。此時原先屬於帝國核心領土的小亞細亞(今日土耳其),逐漸為賽爾柱土耳其人占據。其中一個著名首領,叫做蘇萊曼.伊本.庫塔爾米什。 蘇萊曼兵力強大,而且極精於外交計算。在他任內,拜占庭有一連串的軍事叛亂,導致帝位快速更迭。蘇萊曼見那些皇帝和叛
Thumbnail
作為領土廣袤的大帝國,「希臘化」的拜占庭帝國,其兵源組成時常相當複雜。 除了主體希臘人外,東方邊境的亞美尼亞人,也常是帝國軍隊的骨幹。 在這之外,帝國還常常雇用大批的外族傭兵。帝國國庫和宮廷頭銜,足夠誘惑許多外族為帝國出生入死。 例如,當查士丁尼一世最著名的大將,貝利薩留,在東方邊境堡壘達拉(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拜占庭帝国的结局,在一开始,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21岁时,即带领着奥斯曼帝国大军攻陷了君士坦丁堡,成功消灭了拜占庭帝国。那么如果他当时失败了的话,历史将走向何方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如果当时拜占庭人真的打败了穆罕默德二世的话,那
Thumbnail
以巴衝突的始末,相信大家都不需要我多費唇舌。突如其來的阿克薩洪水行動,令沉浸在猶太傳統節日住棚節 (Sukkot) 氣氛中的人們錯不及防。基於「非我族類」展開的暴力,太陽底下無新鮮事;1000 年前,英格蘭人也對維京人發動了「洗澡水行動」。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十六世紀上半稱霸環印度洋的葡萄牙,想一舉經紅海直搗蘇伊士,切斷鄂圖曼帝國的咽喉點。究竟能否完成新時代的十字軍大業呢?
Thumbnail
作為拜占庭前期最強的宿敵,波斯最難克服的關卡,不是前線的大軍和要塞,而是終點:君士坦丁堡。 首先,君士坦丁堡離波斯就太遠。 無論從哪裡發兵,大軍都要穿越七十多萬平方公里大的小亞細亞。突破層層守衛後,最後才能來到小亞細亞的岸邊,遙望海岸對面的君士坦丁堡。 於是就來到第二個難關:渡海。
Thumbnail
公元539年,此時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統治下,似乎將來到國勢的頂峰。原先喪失給汪達爾人的北非領土,早已收復。而在大將貝利薩留的攻勢下,盤據義大利的東哥德人也一敗再敗。東哥德王維蒂吉斯(Vittigis)退守都城拉文納。帝國前景一片大好,羅馬也將恢復本屬於他的光榮。 查士丁尼與貝利薩留
Thumbnail
大家好。近期陸續收到許多讀者的意見表示「拜占庭感覺好像弱弱的?」其實在十一世紀前,拜占庭的軍力一點也不弱。一言以蔽之,就是強在「齊全」二字: 全甲騎兵、弓騎兵、重步兵、輕步兵、弓手、標槍手、攻城器具、乃至於海軍,一應俱全,還有超硬的防禦工事。要是有缺,那就雇用傭兵來補(例如弓騎兵)。八世紀後,精銳
Thumbnail
東亞最著名的古兵書《孫子兵法》有言:「不戰而屈人之兵」又說「上兵伐謀」。東西英雄所見略同。總是腹背受敵的拜占庭帝國,也有深刻體會。以皇帝利奧六世(統治:895-908年)名義寫下的兵書《論戰術》(Τακτικά)講道: 「用欺騙、劫掠、飢餓、長期侵擾或其他手法傷害敵人,是值得鼓勵的。你絕不該受到誘
Thumbnail
拜占庭的歷史,有好幾次急轉直下的危機。較為人所知的,比如說伊斯蘭崛起下,帝國喪失敘利亞、北非等超過一半的國土。或者在1204年,帝國居然為本該是友軍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以及當然,1453年滅亡於鄂圖曼土耳其。 而在這些危機中,於東亞較少為人知、但在中世紀有絕大影響的,發生於1071年的一座亞美
Thumbnail
在十一世紀後半葉,拜占庭帝國同時面臨內憂外患,處於崩潰邊緣。此時原先屬於帝國核心領土的小亞細亞(今日土耳其),逐漸為賽爾柱土耳其人占據。其中一個著名首領,叫做蘇萊曼.伊本.庫塔爾米什。 蘇萊曼兵力強大,而且極精於外交計算。在他任內,拜占庭有一連串的軍事叛亂,導致帝位快速更迭。蘇萊曼見那些皇帝和叛
Thumbnail
作為領土廣袤的大帝國,「希臘化」的拜占庭帝國,其兵源組成時常相當複雜。 除了主體希臘人外,東方邊境的亞美尼亞人,也常是帝國軍隊的骨幹。 在這之外,帝國還常常雇用大批的外族傭兵。帝國國庫和宮廷頭銜,足夠誘惑許多外族為帝國出生入死。 例如,當查士丁尼一世最著名的大將,貝利薩留,在東方邊境堡壘達拉(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拜占庭帝国的结局,在一开始,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21岁时,即带领着奥斯曼帝国大军攻陷了君士坦丁堡,成功消灭了拜占庭帝国。那么如果他当时失败了的话,历史将走向何方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如果当时拜占庭人真的打败了穆罕默德二世的话,那
Thumbnail
以巴衝突的始末,相信大家都不需要我多費唇舌。突如其來的阿克薩洪水行動,令沉浸在猶太傳統節日住棚節 (Sukkot) 氣氛中的人們錯不及防。基於「非我族類」展開的暴力,太陽底下無新鮮事;1000 年前,英格蘭人也對維京人發動了「洗澡水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