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易經包括「經」跟「傳」兩個部分內容。「經」是全書的核心,「傳」則是解釋「經」的。一般認為「經」是周文王和周公共同著的,「傳」則是後人累計並由孔子整理而成的。
原文: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
包犧氏,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
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
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祐之,即无不利」。
本章說明聖人要為天下謀利益,天下萬民需要什麼,聖人就發明什麼給天下萬民使用,用以對應天地之間的變化,繼續生存下去。古者包犧氏就是伏羲氏治理天下,以觀象於天,以觀法於地,做出對天下百姓需要的器具來生存。這就是八卦的起源。能夠會通天地神明也能夠觀察萬物的狀態,發明很多獵獸捕魚的工具。這是離卦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