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易經包括「經」跟「傳」兩個部分內容。「經」是全書的核心,「傳」則是解釋「經」的。一般認為「經」是周文王和周公共同著的,「傳」則是後人累計並由孔子整理而成的。
原文:乾坤,其易之緼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无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為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本章天地之道利於乾坤,乾坤毀,天下之就毀了,無法透測明白萬物的道理,萬物不明白,天下事物也無法完成也將停止所有運轉了。因此本章與第十一章一闔一闢之變是相通的說法。
接續上一章當我們發了財說嘴別人,或者我們鄙視落難的豪門世家,這是形而上;那呈現出來他人對我們的不滿,或者被人搶奪及殺害就是形而下的反應與作為。因此我們不管做什麼都要保持一個正道而行,中道之心的思想去做,也不會發生任何對自己不利的事,也不用害怕會發生對自己不利的事。當我們時時刻刻擔心會不會有人要害我,與其擔心不如說是變化,你害怕事情變化對自己產生不利,所以時時刻刻都在備戰準備,擔心一天一天地增加,任何風吹草動都有可能讓你改變你所有的決定,這就是:「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根據這句卦象顯示,目前社會上很多殺人者都是呈現這樣的行為,因害怕他人對自己不利,你沒有去說嘴陷害別人,也會擔心他人來害你;那是因為說嘴別人的人,害怕他人的緣故。
那麼現在即使用再多的形而下的法律也無法改變這種社會現象,為什麼?整個社會風氣都在鼓勵做錯事的人也就是鼓勵說嘴他人這樣的行為表現。這就是:「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整個輿論對於有德行的人無法彰顯出來,反而讓沒有德行的人處處顯見表露。為的是什麼?這就是上一章所說的:你利用你的慾望,報復彰顯你的財富;所得到就是慾望,報復章顯出你的行為。
繼續上一章講的窮則變,變則通的道理。學不能致用的時候你們會怎麼做?當然是想盡辦法找更多的方法讓自己在工作中生存下來,於是有了補習班這玩意,學英文,學才藝美術等等,喜歡音樂的去學唱歌,作詞作曲,喜歡業務的四處找人介紹自己,期待自己有一天能夠成功地介紹公司的品出去,當我們在做這些事的時候有的時候是根據心中的想法去做,有的時候是別人教我們去做的,只要是好的,心存正道而行我們所學的任何一種技術都有可能幫助我們向上提升自己的技能,倘若所學的技能有一點點的偏差有可能讓自己無法達成自己想要的,甚至於有可能讓自己陷入一生都無法彌補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