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年代出現一系列描述黑人街區生活的「Hood film」,當中有寫實的也有喜劇化的。對嘻哈樂迷來說,這些電影都是了解嘻哈與黑人街頭文化的重要資訊。甚感慚愧的是,名片如Menace II Society、Juice、Above The Rim……等,我幾乎都只看過片段,今天要介紹的Boyz n the Hood也是近期才補完。
之前的文章曾經提及我踏入西洋音樂的世界之起點即是嘻哈音樂。一個嘻哈新聽眾,除了對打動自己的風格感到好奇,往往會在不久後接觸到黃金年代、東西海岸等歷史與文化。西海岸即是最先讓我著迷的風格。加州的陽光撒在椰樹林立的大道,人們抽著大麻駕著絢麗的Low-rider奔馳其上。這樣的慵懶畫面總是跟Synth lead飛揚的西海岸嘻哈交織在我的腦海中。然而,不論今昔的幫派饒舌皆是如此,它反映了真實,但同樣也為街頭生活粉飾,上述那些畫面當然是對西海岸文化的表層與娛樂性質的理解,實際上那樣的生活四處充滿了殺機。
Boyz n the Hood中的畫面呈現其實沒有過分的暴力元素,但依舊能感受到無所事事的惡棍們在殺機中以酒精、毒品和派對悠悠度日。Boyz n the Hood真正優秀的是故事本身。在公式化的幫派電影裡,主角在幹完一大票後往往會受到應得的懲處,塑造出悲劇英雄並賦予道德教育意義(儘管幾乎微乎其微吧,哈!)然而Boyz n the Hood的主角Tre,在設定上只是一個願意聽家人話的孩子,描寫他在血氣方剛的青少年時期如何對外在環境、內心世界、家庭、未來做出反應。Tre也叛逆、不受教、被停學、與毒販稱兄道弟,然而不幸中的萬幸是他與眾不同的父親給了他良好身教,讓他不至於入獄或身死街頭。
起初,我對於身為碩士的母親把年幼的Tre送至幾近一無所有的父親身邊感到不解。看到父親說要教Tre做個「男人」,我只想到了「金錢至上」、「不能告密」等等的街頭規矩,是否一個純真的孩童的視野就要限制在狹隘的街頭世界?然而父親教他的卻是做人處世的教條、不與同儕同流合汙,讓黑人奪回屬於自己的尊嚴。
「Why Do You Think There's A Liquor Store On Every Corner? The Same Reason There's A Gun Store On Every Corner. They Want Us To Kill Ourselves.(為何每個街角都有酒吧?同理,為何每個街角都販售槍枝?他們想要我們自相殘殺。)──Tre的父親
好一陣子前我看到一則貼文,一位黑人在地鐵上被另一位街頭黑人挑釁,那位黑人想要反擊,卻被一旁的黑人長輩制止:「這就是『他們』想看到的。」如同Tre的父親所言,「他們」指的即是白人或全世界,只要黑人還是社會亂源,人們就能繼續有理由的歧視黑人,滿足內心的比較慾。這樣的邏輯並非將「惡」歸咎於白人而顯示黑人完全是受迫的,只是在社會現實裡,若黑人用激進的方式反抗不公往往又被冠上不理智,那麼似乎只能妥協與忍耐,以潔身自愛的方式勸誘,畢竟這也確實是根本之道。
如今,黑人與犯罪幾乎畫上等號,其實,如果對於黑人社群熟識的人應該知道,黑人對於基督教信仰的虔誠度是超出想像的(至少上世紀是這樣的),所以許多黑人長輩經過宗教的洗滌與人生的閱歷,必定能分出是非對錯。Boyz n the Hood中的父母們也是,他們大抵都知道黑人正面臨自甘墮落,然而礙於外在環境與親情間的難解心結,仍然無力挽救孩子在外沉淪。好在Tre和極有遠見的父親之間的糾結並不大,父親總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給予Tre提醒,而Tre也常憶起父親的話,讓他在不允許走錯一步的殘酷世界遠離紛爭。

這部片的人物設定與成長描寫相當優秀。我最喜歡的描寫是Tre被警察盤查恐嚇時,留下不甘的淚水,事後僅能對空揮拳表達對身旁一切的悔恨。看到這裡我更加明白,他並非典型的充滿勇猛或智謀的主角,這部片也絕非「幫派電影」這麼簡單。他就是一個平凡人,默默地將世界的惡收進眼底,同時卻保有一顆反省和反抗的心,即便大多時刻只能用「強忍」來展現。最終,Tre的多年好友Ricky被槍殺,經過父親的一翻勸阻Tre仍踏上復仇之路。然而,就在最後關頭Tre還是選擇強忍怒火,下了復仇之車。Tre後來成功錄取大學,而放Tre下車的另一位多年好友Doughboy,在復仇之後才領悟到黑人在街區內的生死對於外人來說根本微不足道。扳機究竟為何而扣,人們又為何要永無止境的奪取性命呢?可惜飛出去的子彈就像循環不止的仇恨,Doughboy在Ricky葬禮的兩週後也遭到謀殺。

幫派音樂、幫派電影對社會的影響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議題,對支持者而言,娛樂、反映真實、藝術價值等大旗在負面性前高舉,可是,當你看過學齡前的黑人兒童在才藝表演學著饒舌歌手撒錢、玩弄槍枝,實在難以認為音樂與影視單純只是「娛樂」而已。2025年的今天,世界各地的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在上升。現實早已比Doughboy的反省更加魔幻,網路上有著專門討論黑人幫派戰爭、毒品與槍枝的論壇,這些鋪天蓋地的有害資訊導致仍沒有判斷能力的孩童盲目模仿,若幫派音樂與影視仍舊只有薄弱如「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教育價值,實際上與網路上的有害資訊沒什麼不同吧。如今學校教育困境日漸加劇,如果我們再失去像Tre父親這種能在家庭中發揮教育功能、為後輩指引道路的角色,那麼這個世界將被「娛樂」得更加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