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轉到日文系的話,就轉到建築系!」只用三天決定了整整五年的安排,在我升大二的暑假做了決定。
坦白說很多人問我後悔轉系的相關問題,都沒能給出一個最肯定的答案。但我想在總評過後的此時此刻是:絕不後悔,沒轉來建築的我一定會更後悔!
試著思考著為什麼這麼問,因為不曾端出有模有樣的作品?因為一直卡在哪個環節?只想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動工的原因又是什麼?我給自己找到了一個適合的答案了:是永無止盡在追求好一點的方案?是做到一半又鼓起勇氣再重新來過的傻勁?最終走到了無視截止線的壓線仔⋯也許這樣帶來的成果不符合世俗的結果論。我曾熱愛的建築設計課,那真摯的熱愛在某一刻已消失殆盡。
看起來沒東西欸?好像都沒在做事情欸?好啦早就說過不要跟別人比(何必?)
上學期為畢業設計傷心難過也從未是認為自己進度落後,而是那些流言蜚語。(早該過了不在乎別人說什麼的年紀,卻還是相當在意?不上課?不認真?這樣也可以?好像沒有再做更多事情?整天出去玩?又在家裡睡覺?又被指導老師罵了?低能兒?跑去中國玩耍?)在面對指導老師的責備與關愛之餘,總接收到負面評價的我,似乎快喘不過氣。(雖然我總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關於研究所申請與研究課程的參與)
建築系教會我的:遠遠超過老老實實地產出圖面和模型。它教會我太多太多了。例如勇於發表自己的觀點、例如用與往常不同的視角去看世界⋯舉不完的軟實力(總感覺想學硬實力應該不能奢望大學教育,畢竟又不是職前訓練所haha)
—
想分享一幕:在總評後,某位令人又愛又恨的老師『要我在未來要繼續加油⋯』好突然,眼淚被召喚至眼眶。為什麼?腦袋裡閃到四年前的某一堂日本建築導讀課後。
我問了這個老師:「老師,妳覺得我適合當建築系的學生嗎?」她其實沒有安慰的意思:「這個答案要等妳唸完,妳自己就會知道了。」
老實說,我還是不確定欸。但收穫滿滿是無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