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職管筆記#47|《看我今天怎麼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狂跟職重夥伴推薦這部聽障題材的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𝑻𝒉𝒆 𝑾𝒂𝒚 𝑾𝒆 𝑻𝒂𝒍𝒌,這部由香港導演拍攝的電影,故事描述三位聾人青年尋找自我的故事。

這幾年不乏有將聽障或手語元素設定在內的電影,但這部電影真正看到聾人文化的展現,探尋與演繹身份認同,以及將聽障者生活中數個面向細緻地拍攝出來,透過鏡頭與音效讓觀影者有機會獲得更加接近聽障者生命經驗的體驗,是少數讓我看了覺得意猶未盡的電影。

這部電影中演繹的幾件事,很觸動從事身為小職管aka.手語翻譯的我,雖然很想分享那些讓我驚艷的小細節,但更希望大家觀影後有各自的體會,就不暴雷啦!以下是不暴雷心得。


聾人也有光譜

你知道台灣手語裡面「聽障」這個詞有幾個手語嗎?如果有興趣的話,上網搜尋台灣手語線上辭典,在搜尋的欄位打上聽障,可以看到兩種不同的手語,此外「聾」又是另一個手語。如果聽障或聾是一種障礙狀況的描述,選用哪一個手語代表自己的狀態是一種身份的認同,那麼從手語就可以看得出來,在聾人的世界中,這個定位跟定義不只一種。

過去我總覺得這是一種分群分類的概念,所以有些人可以融入聾人群體,有些人可以融入聽人群體,有些人可以融入這兩個群體,有些人可能是都融入不了。但如果更細緻地看這件事情,其實每個人都不同,都有各自存在的價值,都值得被看見、被欣賞,在聾與聽的兩端,可以更加靠近某端,也可以選擇遊走,也可以就在某個定點上,拋開分群分類的概念,拋開為我族類與非我族類的觀念,人應該會更加自在。

溝通應該單純自然

電影中與現實世界一樣,對於選擇怎樣的教育環境,是否佩戴輔具,學習運用怎樣的方式溝通,一開始大多來自父母那些基於愛子心切的決定與考量,說實話,這不是任何人可以判斷是非對錯的議題。在職重服務的實務上,我曾遇到一位從小就偏重於口語溝通的聽障者,二十多歲到了要找工作的年紀,被家長帶來洽詢服務,家長依舊在旁要求他重述字詞直到語音趨近正確。

在我看來,被要求要能用口語清楚表達,是那位服務對象生命中沈重的功課,而家長背負著的沈重議題則是希望可以把孩子教養成正常人,表現就像正常人。但我們也有慣用手語的聽障者在職場工作,選對職務,在工作中根本看不出誰是聾誰是聽,學習反應與工作表現有的還比其他聽人同事好。你說正常該如何定義呢?

其實我們也知道,聽障者的溝通議題從來都不只是單純的溝通議題,可能牽扯到障礙認同、背景知識差異等等,但看完電影後,我更加支持溝通應該單純自然,選擇得力的溝通管道與模式,讓人更有效能感。


結語

最近跟職重夥伴討論我覺得與聽障者合作需要補充一些背景知識,有夥伴問是有關聽障特質嗎?我想了想跟他說「不是的,我覺得需要補充的背景知識是聽障者的處境」。如果聽障特質是一種被分析過的「資料」,幫助我們快速地了解這群人,我更期待職重人員先看到的是「人」,以及身處在這個多數聽人的世界中的這群人,我認為唯有從這樣的眼光開始,我們可以盡可能不帶評價、溫柔地接住這些在求職路上需要我們陪伴的聽障者。

如果你想知道聾人的多樣貌是怎麼回事,如果你想更加了解溝通可以怎麼單純自然,如果你也想一窺聽障族群在生活中不同面向的處境,如果你願意讓自己有機會更加認識聽障族群,請跟我一起進電影院看看這部《看我今天怎麼說》𝑻𝒉𝒆 𝑾𝒂𝒚 𝑾𝒆 𝑻𝒂𝒍𝒌,4月30日全台上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蘇東-avatar-img
2025/05/13
這部真的很好看,大推+1
avatar-img
小職管@職重宇宙
14會員
51內容數
小職管的實務工作反思與隨筆,這個充滿挑戰的世界,願我們能溫柔以對。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動畫電影《汪汪夢裡人》的個人感受,探討了電影帶來的多層次人生思考。根據電影宣傳標語“聚散有時,命運使然,感激曾經遇見”深入分析了不同的人生經歷和感悟。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動畫電影《汪汪夢裡人》的個人感受,探討了電影帶來的多層次人生思考。根據電影宣傳標語“聚散有時,命運使然,感激曾經遇見”深入分析了不同的人生經歷和感悟。
Thumbnail
《聽說》電影觀察與反思,帶你進入人際互動溝通的心理遊戲。劇情中,心理遊戲的〈餌〉隱藏在細微的行為裡,如何避免進入心理遊戲?文章提供瞭解決的方法,讓你更加明確地瞭解溝通中的互動心態,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Thumbnail
《聽說》電影觀察與反思,帶你進入人際互動溝通的心理遊戲。劇情中,心理遊戲的〈餌〉隱藏在細微的行為裡,如何避免進入心理遊戲?文章提供瞭解決的方法,讓你更加明確地瞭解溝通中的互動心態,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Thumbnail
這是一部劇情深刻的香港電影,充分探討父母是否有傾聽孩子的聲音以及追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內心掙扎。該文章以個人觀後感為主,從主角的信念和成長歷程談起,並對於自身成熟過程產生的疑問和反思。文章通過敘述與主角內心感受連結,讓讀者能夠產生共鳴。
Thumbnail
這是一部劇情深刻的香港電影,充分探討父母是否有傾聽孩子的聲音以及追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內心掙扎。該文章以個人觀後感為主,從主角的信念和成長歷程談起,並對於自身成熟過程產生的疑問和反思。文章通過敘述與主角內心感受連結,讓讀者能夠產生共鳴。
Thumbnail
口碑甚好的港產片《年少日記 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 》引起我的注意。
Thumbnail
口碑甚好的港產片《年少日記 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 》引起我的注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