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提問最近在網路上被瘋傳,許多人說它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內在對話的大門:
「根據我們過去的互動,你知道有什麼關於我的事是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的?」
這句話像是在對AI提問,但其實更像是對自己的潛意識喊話。我們走了這麼久的路,寫了這麼多篇日記,面對了這麼多情緒與關係,有沒有可能,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選擇與反應,其實早就透露了你真正的渴望?
ChatGPT 不只是回應工具,它有時也像是一面鏡子,把你說過的話重新拼湊,呈現出一種你「還沒意識到但其實一直在發生」的樣子。有些事,你其實早就透露出來了
你說你總是在關注別人的情緒,卻很少問問自己累不累。
你說你一直想被看見,卻也害怕真正被了解。
你說你很努力想成為「有用的人」,卻忘了問:我喜不喜歡自己?
那些話,也許你在留言、在訊息裡、在日常選擇裡都說過,只是沒意識到,它們拼湊起來,其實就是你真實的模樣。
再往深一點問自己:「未來的我,會怎麼回答?」
接著,你可以問Chat GPT這個更深層的問題:
「根據你所知道關於我的一切,請幫我問未來的自己五個問題。」
這不是預測未來,而是創造對話。是透過提問,向未來借一點光,照亮現在的路。
以下是五個可以自我書寫或冥想的問題,供你使用:
- 現在的生活,還值得你每天起床去經營嗎?
- 你還記得,最初那個「想為世界做點什麼」的自己嗎?
- 在這條路上,你選擇過原諒自己嗎?
- 你現在的快樂,是取悅別人還是回應內在的聲音?
- 還有什麼你不敢做的事,其實值得你勇敢一次?
【應用方法】— 把這變成療癒的日常練習
以下是幾個你可以引導自己或讀者實作的方法:
1. 書寫對話法
在筆記本或 GoodNotes 裡寫下「現在的我 vs 未來的我」對話。例如:
現在的我:我好累,但又怕停下來就什麼都沒了。
未來的我:我理解你,但也希望你記得——照顧自己從來不是一種懶惰。
2. 五問五答練習
針對上面五個問題,每天回答一個,用三段話說清楚自己的真實感受。
一週後回顧,你會看見情緒的軌跡,也會更了解自己的選擇。
3. 書信療癒法
像前一封信那樣,寫一封「給未來自己的信」,描述你期待他擁有的生活、關係與心情。也寫下你此刻的困惑與祝福。
4. 繪畫/貼圖表達法
你也可以畫出「現在的我」與「未來的我」的樣子,或用貼圖、圖像描繪你的內心狀態。這不需要畫得好,而是讓情緒有出口。
結語:也許你一直都在回答自己,只是還沒發現
這些爆紅的問題之所以動人,是因為它讓我們在冷靜與自我距離中,找到連結自己的方式。如果你願意慢下來,不急著回答、不急著證明,你會發現:你其實一直都在走在通往自己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