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段沒去成的情趣用品設計經歷
還在前公司工作的時候,有一次出差,在大陸長駐的一位台灣朋友打電話跟我聊天,並且問我:「你有沒有興趣去一家情趣用品公司當機構工程師?」。當時我愣了一下,他接著補充:「電動LP和跳蛋這一類的產品啦!」
朋友提到的這家公司在東莞,具體是哪一區我有點忘了,不過據說規模不小,除了設計部門外,還有自己的產線。朋友說如果我願意過去的話,那就是要長駐大陸工作。
當時我想了幾天,最後還是婉拒了。倒不是因為產品類型我有什麼意見(其實反而覺得蠻有趣的),而是「長駐」這件事太硬了。我家裡就我一個男生,有些責任不能說放下就放下。出差我可以接受,但常年不在家,家中有些事情我沒辦法完全放下。
不過說真的,假如當初真的去了,現在應該有完全不一樣的設計經驗以及體驗了(直接上酒店去做產品可靠性測試@@)
2. 台灣當跳板,大陸拿高薪
其實在機構設計這個圈子,大陸的薪資普遍比台灣高。如果單純只看錢,跳過去的確會讓人心動,不過我也不得不承認,大陸的高薪很多都是用時間熬出來的。
我身邊就有幾位大陸工程師朋友,當初在台廠累積幾年經驗,然後轉去陸資公司工作,職位和內容差不多,薪水卻多了好幾萬。有時候,台灣的公司就像是人才的培訓中心,一手把人磨練成熟,最後卻成全了競爭對手。
那時候我和工廠一位女PM合作過一個案子,她是大陸人,原本是Layout工程師,後來轉做PM。做了兩三年之後,就跳去我們的競爭對手—一間陸資廠,繼續當PM,年薪直接跳到30萬人民幣。
3. 留或不留,其實都得做選擇
回過頭來看,當初沒去東莞是我對家庭的選擇,也是一種取捨。少了那段獨特的產品經歷,雖然有些感到遺憾,但職涯這條路,每個選擇都有代價,也有收穫,走下去才知道什麼才是真的適合自己。畢竟,當工程師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每個產品背後都有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