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沒有辦法持續對某件事很有熱情,一陣子很喜歡做某件事,下一陣子就又只想做另件事。
去年很喜歡畫水彩,今年就都不太想畫;前些日子很喜歡看書,現在則是愛看不看。對於這些小興趣就很像是景氣循環,一波一波的。這陣子剛好又輪到了寫文章了。
二來也是受到了大學某個老師的啟發吧,雖然以前上課時候她在講的很多我都聽不懂,但是之前看她在臉書上分享自己過去的故事,我覺得妙趣橫生,原來老師過去還有這一面啊~於是決定也來寫寫這類的東西。/
其實相關主題的文章已經在我腦袋打轉很久,一些關於自己過去認為不錯的事情,會一直記在腦子裡的記憶,總希望有一天能夠將這些東西寫下來。趁著心血正巧來潮,就來寫寫。
///
過了那麼多教師節,不管是不是義務教育,我覺得遇到這些老師,都算影響或是改變了自己某個部分的個性、人格,也不一定是好是壞,總之就記錄一下。
照順序就從幼稚園開始講起。因為年尾的關係,幼稚園大班讀了兩次,兩次都給同一個老師帶,老師的英文名字是Maggie,國中有次在超商遇到老師,她居然還認出我,不過那是後話了。
/
因為大班讀兩次的關係嘛,所以在第二年跟其他同學相比,我跟老師就是多熟了一年。
而在我印象中,Maggie從來沒有過情緒化的表現,就算那時候我是真的做了不少蠢事在先。
/
在大班第二年,幼稚園中午午休的時候,Maggie有時候會拜託我去樓下飲料店幫她買胡蘿蔔汁。
印象很深,因為整根胡蘿蔔放進果汁機攪爛的畫面很酷,而在那之後飄出來的味道,也真的很濃。
/
不要說老師在奴役學生什麼的,其實小時候很喜歡這種事情,什麼事情?當奴隸嗎?
不是!
是覺得自己是個能委以重任的人,覺得能獨立完成交辦事項儼然就是個小大人,畢竟我都讀兩年了,同學只是好聽,大家都是我學弟妹啊!能做點跟大家不一樣的事情,這給了我一些自信。
/
俗話說:「仙人拍鼓有時錯,跤步踏差啥人無。」買了這麼多次飲料,總算,在某次我也做出了個比較像是小孩應該有的行為了。
當我走到二樓準備回教室的時候,腳尖失守,勾到樓梯,跌了一跤,把老師的飲料打破,灑了一地。一杯飲料剩下大概半杯。
看著滿地的蘿蔔汁,當時心裡是深怕挨罵,於是沒時間讓我傻在那邊,趕緊到廁所抓了大把衛生紙,把走廊擦了個遍,有沒有乾淨不確定,但有盡力了。
/
接著,我就戰戰兢兢把杯膜破了一個大洞、剩下一半的飲料拿給老師,準備迎接一波挨罵。
但就如前所述,Maggie情緒是真的穩定。
在了解事情經過之後,她也沒有多說什麼,問我說在哪裡打翻的,我告訴她在走廊,而且有擦乾淨了。
她一如往常微微笑,跟我說了謝謝,然後拿了一張貼紙給我,繼續做她的事情。
/
之前老師也送我過貼紙,是小丑的,這次貼紙是蜘蛛、骷髏那類的,那種恐怖又帥的東西,當時還是小孩的我非常喜歡,一直到現在我還留著。
那次應該是我人生第一次體會「懸著的心放了個大下的感覺」,鬆了好大一口氣。
/
當然依我現在看過險惡人心的腦袋,能夠解釋成「老師叫一個幼稚園生買飲料本來就不太對」
「老師是怕以後你不幫她買」
「老師罵你吵到其他學生更麻煩」
「老師怕你跟家長告狀啦!」
但我偏好解釋成是老師的情緒穩定,
因為在那之後,Maggie還是會拜託我幫她買胡蘿蔔汁。
另外是我也相信,當那麼多年老師的她,知道在那個時候還責備小孩的話,肯定會造成不小的傷害。那次經驗中,我了解一件事情:原來事情搞砸並不一定需要被打罵。
/
之所以會覺得老師情緒穩定,是因為我也確實因為蠢事被她處罰過,不過依然不是罵,而是告訴我說再調皮她要把我帶回家。
可能希望造成威嚇吧?不過顯然威嚇效果有限,所以我還真的就在放學後被抓去她家兩次。
不過其實我也不清楚為什麼這是處罰。因為她把我帶回去也沒幹嘛,就弄個肉鬆拌飯給我吃,然後大概七點的時候我媽就來接我回去了。
/
長大後我問我媽這件事情,她說她記得,那時候Maggie還打電話給她,很緊張地說明,還跟她道歉,怕這個做法是錯的。
所以我是很願意相信Maggie是個好老師,因為如果我是老師,下班只想趕快回家,誰會沒事還把麻煩帶回家找麻煩呢?
/
或許因為她當時小孩年紀大概大我沒幾歲,更能把學生當成自己小孩看顧吧,無論如何,每當想到此處我都謝謝Maggie,在小孩子對外界還在摸索的年紀,選擇平平靜靜地處理事情、跟小孩對話,或多或少都成了很正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