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吸毒的父母,可憐的孩子該何去何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執法人員進到汽車旅館臨檢或是鄰居報警,警方介入後,發現父親或母親吸毒,導致跟隨成癮者生活的孩子,長期生活困頓、發育遲緩與情緒障礙。有時,孩子親眼見到父母被逮捕,小小的心靈還認為是自己的錯、自己應該為父母親吸毒或酗酒負起責任,對孩子身心造成傷害。

 

通常,毒癮的父母,將全部的心思用於吸毒和騙錢繼續吸毒的事情上,隨之而來的賭博欠債、偷竊、三餐不繼的問題,或是爸媽突然消失,任由孩子自生自滅,家庭作息變得混亂與充滿不安定,讓孩子感到被忽視、被拋棄,而失去安全感。心裡有傷的孩子,易出現心神渙散或是沉默疏離的狀況,不知如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深怕再次遭到遺棄。

 

一旦父母親因為吸毒被逮捕,或是酒醉引發暴力,讓酗酒的家長被強制送醫,讓孩子失去依靠、家庭瀕臨崩裂,社工介入讓孩子進入安置機構或寄養家庭。但這突如其來地與父母分離,有些孩子變得孤僻、有些孩子變得像父母一樣情緒暴躁和暴力相向。更多的狀況是,與父母分離的孩子出現低自尊、過度依戀、說謊成性和不再信任,導致人際關係逐漸惡化。

 

當父母其中一方或雙方都吸毒時,身為助人者的您會告訴孩子什麼?你如何解釋生活中的紛紛擾擾與混亂不安?

 

面對成癮者的孩子,第一個首要的任務,必須建立在「你告訴他們真相」。例如:「是的,你的父親在吸毒,所以他被警察帶走了。我們一起等等,看結果如何。」這和孩子平常觀察到的事實一致,他才會開始相信你。

 

那可拿雲林戒毒中心在成癮和反毒教育深耕多年,我們一致認為,誠實告訴孩子:「父母親正在與成癮的問題對抗、或父母其實很想戒但戒不掉毒癮的問題。」是孩子需要聽到的真相。孩子心裡認為父母親不是「壞」人,而是需要幫助的人,所以從師長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變得極為重要。

 

有時候,酗酒的母親在酒精催化下,會說出惡毒的三字經或羞辱性的言語;甚至吸毒的父親會光明正大地花掉孩子的壓歲錢,這些行為讓身為教養者的父母親顯得很卑鄙,但那終究是被毒癮問題驅使下發生的,並非父母親的真實本性。

 

孩子需要你的幫忙,請身邊清醒的大人,勇敢告訴孩子:父母親確實有毒癮的問題,才會口出惡言和偷錢,讓孩子不必在心中自責,也不必因為談論毒品的問題感到害怕或羞愧。孩子不需要說謊以掩蓋父母親吸毒的事實,更不要教導孩子去幫父母隱藏這個秘密。而是應該鼓勵孩子找他們信任的人:老師、社工、養父母或親戚們訴說心中的擔心和壓力,才能幫助孩子步向正常的信任關係。

 

在戒毒中心經常聽到毒癮者說:「吸毒是我自己的決定,我又沒有販毒也沒有傷害任何人。」但事實是,吸毒的行為傷害了周圍的每個人(家人、孩子、朋友、員工、親戚) ,最容易受到毒癮問題影響的人是他們的孩子。有研究顯示,在酗酒或毒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一到青春期,將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出現憂鬱或焦慮的現象,心中的負面情緒讓他們比別人更容易喝酒解壓或濫用毒品藥物。


 如果您有酗酒或吸毒問題,而且你已經身為人父、人母,孩子的生存必須圍繞並仰賴著你,他就會無可避面地受到你的毒癮影響,有時傷害非常深遠、甚至持續一生。但無論如何,請你立即尋求幫助! 


每個父母都可能做出錯誤的決定,只要你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毒癮問題對孩子並不公平,您必須採取有效的戒毒方法,還給孩子一個正常且有愛的家庭。伸出手向人求助並不丟臉,勇敢跟戒毒中心提出諮詢:05-6625500,戒毒專員將協助您做出最好的安排。 為了孩子和未來,父母親更應該踏出戒毒的第一步,才能為孩子創造美好、健康無毒的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彼得潘-avatar-img
2025/05/18
染上毒或賭都是對家庭最大的傷害 因為這兩樣都會成癮 都是昂貴的金錢耗損 輕則傷身重則傾家蕩產 國家對吸毒酒駕零容忍 但對其它變形的賭博卻不管 任市場機制去炒作 一夜暴富和赤貧是時常上演的。
林芯瑩-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22
彼得潘 沒錯,且這樣家庭下成長的孩子,沒得選擇,通常也是步上父母的後塵,或者只好出賣身體去填補父母失職無法負起的責任,真的是國家政府應該重視的嚴重議題。
avatar-img
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
1會員
90內容數
我們是一個全程住宿式的毒品藥物和酒精戒除重建計畫,能有效地協助成癮者身心癮的問題。 由舍監與職員24小時輪班管理,完全阻絕毒品與酒精。並為每位學員量身打造排汗計畫,配合飲食、運動與桑拿,協助身體恢復健康。
2025/05/15
家有吸毒的孩子,令傷心的父母尋求戒毒機構的諮詢,提升毒癮孩子的改善意願後,託付給戒毒中心,經過4~6個月的課程洗禮,孩子開開心心畢業回家,卻發現現實生活和想像中不一樣?如果戒毒中心只著重於戒毒課程,沒有處理毒癮者與家人之間的關係,戒毒成功率就可能受到影響了...
Thumbnail
2025/05/15
家有吸毒的孩子,令傷心的父母尋求戒毒機構的諮詢,提升毒癮孩子的改善意願後,託付給戒毒中心,經過4~6個月的課程洗禮,孩子開開心心畢業回家,卻發現現實生活和想像中不一樣?如果戒毒中心只著重於戒毒課程,沒有處理毒癮者與家人之間的關係,戒毒成功率就可能受到影響了...
Thumbnail
2025/05/14
現代科技發展迅速,生活已經離不開3C,就算不願意給孩子用,家長們也會發現很多功課要用電腦做、資料要上網查、與同學老師溝通要加入LINE群組,孩子甚至不能沒有自己的手機。如何在3C網路與教養孩子之間取得平衡?那可拿雲林好生活教育中心的執行長,林芯瑩提到,在網路發達的現代,要孩子完全不接觸是不可能的
Thumbnail
2025/05/14
現代科技發展迅速,生活已經離不開3C,就算不願意給孩子用,家長們也會發現很多功課要用電腦做、資料要上網查、與同學老師溝通要加入LINE群組,孩子甚至不能沒有自己的手機。如何在3C網路與教養孩子之間取得平衡?那可拿雲林好生活教育中心的執行長,林芯瑩提到,在網路發達的現代,要孩子完全不接觸是不可能的
Thumbnail
2025/05/13
據戒毒中心訪問,染毒年齡層下降至國小,案例層出不窮,毒咖啡包、水果錠、彩虹菸、依託咪酯電子菸等新型態毒品不斷更新樣貌,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近年幼無知的孩子,像傳染病一樣擴散,讓家長、老師們人心惶惶。
Thumbnail
2025/05/13
據戒毒中心訪問,染毒年齡層下降至國小,案例層出不窮,毒咖啡包、水果錠、彩虹菸、依託咪酯電子菸等新型態毒品不斷更新樣貌,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近年幼無知的孩子,像傳染病一樣擴散,讓家長、老師們人心惶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一個人的生活,出現了意外的訪客。心裡再多的不願及不甘還是要學習面對。 家始終是我們想逃離卻又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理性層面來說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及成長的環境。 如果說靈魂投生前真的是有意識選擇,那麼這個家就是我們所選,只是不記得了。 無論如何,要面對的始終逃不了。轉念是唯一能做的事。孝順是我們從小到
Thumbnail
一個人的生活,出現了意外的訪客。心裡再多的不願及不甘還是要學習面對。 家始終是我們想逃離卻又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理性層面來說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及成長的環境。 如果說靈魂投生前真的是有意識選擇,那麼這個家就是我們所選,只是不記得了。 無論如何,要面對的始終逃不了。轉念是唯一能做的事。孝順是我們從小到
Thumbnail
討論父母與子女之間責任和寬容的文章。
Thumbnail
討論父母與子女之間責任和寬容的文章。
Thumbnail
直接說結論:如果你對保母虐童案感到生氣、失望、心痛、無力、悲傷... 請不要再以獎賞或利益做為誘餌,讓孩子去做原本就屬於他責任內的事了! - 這個事件發展至今 我一直思考著:我們能做些什麼? 有一則新聞報導讓我記憶特別深刻: 對於為何要虐待男童? 劉姓保母竟
Thumbnail
直接說結論:如果你對保母虐童案感到生氣、失望、心痛、無力、悲傷... 請不要再以獎賞或利益做為誘餌,讓孩子去做原本就屬於他責任內的事了! - 這個事件發展至今 我一直思考著:我們能做些什麼? 有一則新聞報導讓我記憶特別深刻: 對於為何要虐待男童? 劉姓保母竟
Thumbnail
你們和家人的關係如何呢? 我從小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就很微妙,雖然從外觀來看,我應該是個幸福的孩子,從小到大我家從來沒給我經濟壓力,甚至我的零用錢都比同齡的人多;爸媽平常雖然工作忙碌,但假日還是會陪我們,帶我們出去玩;我家每天開火,甚至到現在出社會了,我媽還會替大家帶便當,總而言之,在這樣環
Thumbnail
你們和家人的關係如何呢? 我從小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就很微妙,雖然從外觀來看,我應該是個幸福的孩子,從小到大我家從來沒給我經濟壓力,甚至我的零用錢都比同齡的人多;爸媽平常雖然工作忙碌,但假日還是會陪我們,帶我們出去玩;我家每天開火,甚至到現在出社會了,我媽還會替大家帶便當,總而言之,在這樣環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