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繫辭下傳第七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易經包括「經」跟「傳」兩個部分內容。「經」是全書的核心,「傳」則是解釋「經」的。一般認為「經」是周文王和周公共同著的,「傳」則是後人累計並由孔子整理而成的。

 

原文:

易之興,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

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德之本也;恆,德之固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至也。

履,和而至;謙,尊而光;復,小而辨於物;恆,雜而不厭;損,先難而後易;益,長裕而不設;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巽,稱而隱。

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以自知,恆以一德,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

 

本章呼應是上章也是後人解釋推測創作易經的卦義說明。我們來看看這些卦義。易經創作是中古時代吧?創作易經的人有憂患意識的心。

 

履卦是道德的基礎,教人禮讓達成目標。謙卦是道德的把柄教人謙退獲得榮耀。復卦教是道德的根本教人認識卑微從中分辨事物。恆卦是道德的堅固教人處事周到不厭倦。損卦是道德的修養教人吃虧之後順遂成事。益卦是道德的擴充教人要不斷的充實自己不要虛有其表。困卦是道德的辨識教人處於窮困卻能變通。井卦是道德的根源教人處事固執而能變通。巽卦是道德的制宜教人懂得鋒芒而不露。履卦可以協和德行,謙卦可以順從禮儀,復卦可以認識自己,恆卦可以同心同德,損卦可以遠離災害,益卦振興福利,困卦可以減少怨恨,井卦可以辨別義利,巽卦以行使權宜。

 

以今日社會來說。這些擁有憂患意識的卦象好像不存在著,我們身居安和樂利,富庶生活的地方,人人有利可圖,有利可享,一旦發生變故,可能無法想像吧?

 

繼續談上一章說的中美貿易戰中的「可名為大」,貿易戰可大可小,終究還是脫離不了萬物眾生的生存法則,不管用什麼樣的名稱來說明這次的關稅戰,終究脫離不了天下人的生活,這個生活就是日常生活。鋪天蓋地的傳播出關稅使物價上漲,有錢買不到貨物,天下百姓的衣食住行都受到影響,這時在上位者還感受不到憂患意識,表示在上位者的德行不夠,無法體恤天下人民的苦難。如果體恤到人民的苦難對於政策反轉一定會有所應變,重新考量變化端的災難,用以振興民利不是製造更多天下人民的痛苦及災難。重新認識自己是不是做的可以安定人心。能夠協和自己的品性從災難中在找出一條路,帶著萬民的福利減少仇恨敵對,促進真理行使變化中的事物達到自己想要的社會功能。

 

在道德經第三十八章及第四十五章你有提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無德。」「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謝立婷隨寫人生沙龍街
50會員
395內容數
1.各類自然文化與社會政治議題 2.各類生活關察文 3.講不完的教育專題文章 4.各類主題徵文 5.菩提道次第廣論 6.現代詩 7.現代小說
2025/05/18
本文探討易經中的乾坤卦象,以及其在當前中美貿易戰中的應用。文章指出,易經的卦象變動反映了天地、陰陽、剛柔以及人心的變化,因此對貿易戰結果的預測具有不確定性。作者引用易經和道德經的哲理,闡述貿易戰可能導致的兩種結果:共享世界的福祉或少數人的奢華。
Thumbnail
2025/05/18
本文探討易經中的乾坤卦象,以及其在當前中美貿易戰中的應用。文章指出,易經的卦象變動反映了天地、陰陽、剛柔以及人心的變化,因此對貿易戰結果的預測具有不確定性。作者引用易經和道德經的哲理,闡述貿易戰可能導致的兩種結果:共享世界的福祉或少數人的奢華。
Thumbnail
2025/05/12
本文探討論語中孔子對於易經的闡述,以及其所蘊含的處世哲學。孔子結合易經卦爻辭,闡述君子修養的重要性,強調知微知彰、安定自身、審慎言行等,並以現代網路行銷案例說明其哲理的時空適用性。
Thumbnail
2025/05/12
本文探討論語中孔子對於易經的闡述,以及其所蘊含的處世哲學。孔子結合易經卦爻辭,闡述君子修養的重要性,強調知微知彰、安定自身、審慎言行等,並以現代網路行銷案例說明其哲理的時空適用性。
Thumbnail
2025/05/10
孔子以易經批註闡述為人處世之道,告誡世人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並以自身安危、國家興亡、事業成敗等方面說明積善成名、積惡成災的道理。文章結合現實生活案例,說明現代社會小惡盛行、小善缺失的現象,警示世人應多行善事,避免積惡成禍。
Thumbnail
2025/05/10
孔子以易經批註闡述為人處世之道,告誡世人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並以自身安危、國家興亡、事業成敗等方面說明積善成名、積惡成災的道理。文章結合現實生活案例,說明現代社會小惡盛行、小善缺失的現象,警示世人應多行善事,避免積惡成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無常經"的啟示(象山慶24.4.23)      「世事無常」的感嘆,普在於一切人類的生命過程中,是一種整體性的觀察與體會,看似偶發的感觸,實乃經驗的累積;年紀越大,智慧越高,越面臨危機、越逼近於死亡,這種情感反應就越明顯而沉重;有時讓人感到悲哀、絕望,而起了厭離心,另尋一種常恆、安穩的情境,或
Thumbnail
"無常經"的啟示(象山慶24.4.23)      「世事無常」的感嘆,普在於一切人類的生命過程中,是一種整體性的觀察與體會,看似偶發的感觸,實乃經驗的累積;年紀越大,智慧越高,越面臨危機、越逼近於死亡,這種情感反應就越明顯而沉重;有時讓人感到悲哀、絕望,而起了厭離心,另尋一種常恆、安穩的情境,或
Thumbnail
安住好自己的心,如天地般無私的愛養萬物,如水般不爭的來行”善”的真諦,如此才能真正親近萬物,成為萬物之所需,善助對方的同時成就自己的價值。而其中”不爭”的意涵,則是道裡最關鍵的特性之一。如何做到不爭呢?老子在本章以負面表述的方式,說明人在求道、學習、處事的過程,人心容易掉入”爭”的情境。
Thumbnail
安住好自己的心,如天地般無私的愛養萬物,如水般不爭的來行”善”的真諦,如此才能真正親近萬物,成為萬物之所需,善助對方的同時成就自己的價值。而其中”不爭”的意涵,則是道裡最關鍵的特性之一。如何做到不爭呢?老子在本章以負面表述的方式,說明人在求道、學習、處事的過程,人心容易掉入”爭”的情境。
Thumbnail
新的一步總是奠基在先前一步。有軌跡可循,有方向有行,溫故知新,全都化為踏實前進的能量。  學習慈悲讓心安住,在真確、回歸的價值中,一步一步成長。
Thumbnail
新的一步總是奠基在先前一步。有軌跡可循,有方向有行,溫故知新,全都化為踏實前進的能量。  學習慈悲讓心安住,在真確、回歸的價值中,一步一步成長。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第二章的主旨則接續首章「常有欲,以觀其徼」,在朝往目標奮鬥時,如何回歸於道、保持在道中前進的竅門。
Thumbnail
第二章的主旨則接續首章「常有欲,以觀其徼」,在朝往目標奮鬥時,如何回歸於道、保持在道中前進的竅門。
Thumbnail
     心經是一本文字簡要,內容豐富的佛教經書,也是理事圓融,知行合一,理論和實踐性很強的妙文,歷來注釋很多,各出手眼,發揮妙義,有以唯識理論解釋的;有以華嚴教旨略疏的;有以天台三觀融會的;也有以般若妙旨立論的。但總的都不離一實相印。                此經雖僅二百六十字,卻是諸部
Thumbnail
     心經是一本文字簡要,內容豐富的佛教經書,也是理事圓融,知行合一,理論和實踐性很強的妙文,歷來注釋很多,各出手眼,發揮妙義,有以唯識理論解釋的;有以華嚴教旨略疏的;有以天台三觀融會的;也有以般若妙旨立論的。但總的都不離一實相印。                此經雖僅二百六十字,卻是諸部
Thumbnail
家中閱觀道德經,文中細理撥心弦; 若非得道難深行,依究分別私慾逞。 一指點開玄妙竅,明心修德渡迷童; 若能如水常不爭,德化眾生悟清靜。   多年以來,未曾細悟道德經之文,或因修道日淺難悟明,故難得休假回家中展經閱讀。歷經多少的人事困心之後,現今再閱聞經義,方能細細體悟箇中所得,然因人心多欲
Thumbnail
家中閱觀道德經,文中細理撥心弦; 若非得道難深行,依究分別私慾逞。 一指點開玄妙竅,明心修德渡迷童; 若能如水常不爭,德化眾生悟清靜。   多年以來,未曾細悟道德經之文,或因修道日淺難悟明,故難得休假回家中展經閱讀。歷經多少的人事困心之後,現今再閱聞經義,方能細細體悟箇中所得,然因人心多欲
Thumbnail
假如一個人永遠保持清醒,世間無罪惡事,因為人無法永遠清醒,所以才會有所謂的法存在,這個法叫做世間法,由於有世間法的存在讓人與人之間有了約束,彼此互相尊重,合作,生活下去。一旦這個世間法不存在或者被破壞,人就像畜生一樣,自相殺戮,彼此之間不懂得尊重,依我行我素的行為讓這個世間變得人人自危。  
Thumbnail
假如一個人永遠保持清醒,世間無罪惡事,因為人無法永遠清醒,所以才會有所謂的法存在,這個法叫做世間法,由於有世間法的存在讓人與人之間有了約束,彼此互相尊重,合作,生活下去。一旦這個世間法不存在或者被破壞,人就像畜生一樣,自相殺戮,彼此之間不懂得尊重,依我行我素的行為讓這個世間變得人人自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