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作的目的不只是賺錢,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自由:《越工作越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來源:金石堂

圖片來源:金石堂


一提到工作,肯定鮮少有人會感到精神奕奕,不是滿口抱怨就是面露不悅,畢竟台灣的職場確實是工時高又低薪,實在很難令人對工作抱有太多的好感,只當作餬口飯吃勉強自己接受工作上的諸多磨難。

要如何在工作中得到自由?這對許多人而言根本是無從想像的,因為我們的經驗是工作才是綑綁自由的元兇,怎麼可能在當中得到自由呢?應該是下班才能脫離被主管指使叨念的地獄吧?要在工作中得到自由應該是老闆的特權,一般員工怎麼可能嚐到在工作中得到自由的滋味呢?

《越工作越自由》這本書的作者Emily Liu 透過自己的生命故事告訴我們其實「工作」與「職業」是有所差別的,如同前面所提及的工作其實只是一份「職業」,是賺取金錢報酬所從事的工作,而真正能在工作中得到自由的是為了某種結果和目的,所付出的心力與勞力,是一種可以得到自我實現的工作,與職業的定義截然不同。

我們之所以對於自己所從事的「職業」難以產生熱情,那是因為我們從員工的角度來看待,也就是做多少事領多少錢,而不是以經營者的思維,所以盡可能地避免麻煩來換取每個月的薪資報酬求取溫飽,即便有很長的工作資歷,卻很可能沒有特別出色的工作能力,只因為我們只是千篇一律地從事規律性的工作,而沒有試圖在工作中產生好奇心而加以探索。

相信很多人都有共同的想法是既然公司不是我的,我何必要付出那麼多心力呢?何況做得再多也不見得能升遷加薪,不如就安穩地照本宣科過日子吧!其實久而久之,會發現對工作感到倦怠,也會缺乏解決事情的耐心,而Emily告訴讀者唯有「探索」才能替自己開創一條與別人不一樣的道路,也能為自己譜出一曲獨特又令人印象深刻的樂章。

多數的家長都喜歡告訴孩子什麼樣的職業才是最「賺錢」的,卻完全沒有顧及工作到底能否滿足個人的需求,只是告訴孩子為了賺錢就得「忍耐」這種千古不變的扭曲觀念,也難怪多數人難以在工作中得到成就感,終其一生為了工作賣命,卻從未感受到自我價值。

閱讀Emily的人生故事猶如搭上一艘新奇的探索船艦,感佩於她的能力與膽識,也對於她無窮無盡的探索慾望感到讚嘆,畢竟人總是安於現狀的動物,尤其掌握權力及金錢之後很難輕言放下,但Emily毫不戀棧的個性確實少見。

原以為這本書是在講述關於如何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結果內容所提及的深度超乎想像,而是以「探索」兩個字為主軸來闡述我們應該用何種心態才能在工作之餘還能獲得心靈上的自由,相信能啟發讀者對於工作有新的認知,也對自己有更深的好奇心與信任,讓我們不再對工作感到厭煩,而是當作能支撐遠大夢想的一條必經之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射手媽咪婷婷的沙龍
211會員
1.2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2025/05/17
看到這本書的書名,讓我想到父親於十年前去世之後,我的身心出現了很多狀況,連續三個月的反胃、心悸、耳鳴,直到後來無法入睡而去看身心科,也果斷離開了耕耘許久的工作崗位。 或許人總是要等到失去,才會開始正視自己,也理解到原來自以為的堅強與抗壓力,終究敵不過頓失至親所遭受的重大打擊,即便生活看似無恙,
Thumbnail
2025/05/17
看到這本書的書名,讓我想到父親於十年前去世之後,我的身心出現了很多狀況,連續三個月的反胃、心悸、耳鳴,直到後來無法入睡而去看身心科,也果斷離開了耕耘許久的工作崗位。 或許人總是要等到失去,才會開始正視自己,也理解到原來自以為的堅強與抗壓力,終究敵不過頓失至親所遭受的重大打擊,即便生活看似無恙,
Thumbnail
2025/05/15
相信許多人都聽過「針灸」,但關於「艾灸」卻相對比較少為人所知,其實這是源自於中醫的一種保健方法,在歷史上也源遠流長,而《兒童艾灸完全圖解》這本書將為我們詳細解說艾灸的由來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際運用。 其實艾草可以用來預防瘟疫已經有千年的歷史,而燃燒艾草所產生的艾煙能消滅病氣,也可以想成是殺菌的
Thumbnail
2025/05/15
相信許多人都聽過「針灸」,但關於「艾灸」卻相對比較少為人所知,其實這是源自於中醫的一種保健方法,在歷史上也源遠流長,而《兒童艾灸完全圖解》這本書將為我們詳細解說艾灸的由來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際運用。 其實艾草可以用來預防瘟疫已經有千年的歷史,而燃燒艾草所產生的艾煙能消滅病氣,也可以想成是殺菌的
Thumbnail
2025/05/15
每逢週末,只要陽光普照,孩子總是會問:「今天天氣很好,我們要不要去海邊?」 對於孩子而言,能去海邊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也能感到幸福的事。但對於許多成人而言,炙熱的艷陽讓人感到刺眼,想到將會被曬成人乾便提不起勁,只想躲在冷氣房裡享受舒適的溫度。 《想在天氣好時去海邊》這本圖文書的書名乍看平凡,描
Thumbnail
2025/05/15
每逢週末,只要陽光普照,孩子總是會問:「今天天氣很好,我們要不要去海邊?」 對於孩子而言,能去海邊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也能感到幸福的事。但對於許多成人而言,炙熱的艷陽讓人感到刺眼,想到將會被曬成人乾便提不起勁,只想躲在冷氣房裡享受舒適的溫度。 《想在天氣好時去海邊》這本圖文書的書名乍看平凡,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理論上,誰也有權追求工作的幸福感,但實際上,這想法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天方夜譚,老闆付錢聘請員工是要他們工作,並非為了給他們幸福感。如果追求幸福感,回家慢慢享福吧。 站在老闆立場,這樣想無可厚非,但如果你是員工卻有這樣的想法,請大聲說一遍:「我要幸福,方方面面都幸福。」 方方面面啊,當然包括工作。
Thumbnail
理論上,誰也有權追求工作的幸福感,但實際上,這想法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天方夜譚,老闆付錢聘請員工是要他們工作,並非為了給他們幸福感。如果追求幸福感,回家慢慢享福吧。 站在老闆立場,這樣想無可厚非,但如果你是員工卻有這樣的想法,請大聲說一遍:「我要幸福,方方面面都幸福。」 方方面面啊,當然包括工作。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Thumbnail
我只能將我多年在職場觀察到的現象,描繪讓你知道。希望你能夠從這些背景考量各自不同的企業經營中,找到一個讓自己穩定成長的方向。
Thumbnail
我只能將我多年在職場觀察到的現象,描繪讓你知道。希望你能夠從這些背景考量各自不同的企業經營中,找到一個讓自己穩定成長的方向。
Thumbnail
如果你也想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方面做得更好,可以參考以下幾個建議: • 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 學會安排時間。 • 學會拒絕。
Thumbnail
如果你也想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方面做得更好,可以參考以下幾個建議: • 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 學會安排時間。 • 學會拒絕。
Thumbnail
本文揭祕如何保持每日工作熱情的祕密,包括工作不要太投入、工作適當放鬆、在職場該裝傻時就裝傻、遠離職場無效人際、面對負面情緒時不要逃避、聽聽就好、保持好奇等7個技巧。
Thumbnail
本文揭祕如何保持每日工作熱情的祕密,包括工作不要太投入、工作適當放鬆、在職場該裝傻時就裝傻、遠離職場無效人際、面對負面情緒時不要逃避、聽聽就好、保持好奇等7個技巧。
Thumbnail
作者:洞見MK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張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一個人工作的絕大部分壓力,並不來源於工作本身,而是源自人際交往中產生的內耗。 有人自我調侃道:上班拿的不是薪水,而是精神損失費。 每一個職場人,都經曆過這種心酸。 被工作任務壓得半死,還要擠出笑臉來,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對
Thumbnail
作者:洞見MK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張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一個人工作的絕大部分壓力,並不來源於工作本身,而是源自人際交往中產生的內耗。 有人自我調侃道:上班拿的不是薪水,而是精神損失費。 每一個職場人,都經曆過這種心酸。 被工作任務壓得半死,還要擠出笑臉來,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對
Thumbnail
本文提倡在工作之餘放鬆身心,不要讓工作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充實生活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養成與工作分寸的生活節奏。幸福快樂並不是只靠錢來達成,也應該享受生活中的樂趣和學習。
Thumbnail
本文提倡在工作之餘放鬆身心,不要讓工作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充實生活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養成與工作分寸的生活節奏。幸福快樂並不是只靠錢來達成,也應該享受生活中的樂趣和學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