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來有點好笑,我會開始學習 Excel 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我太懶了。
但這個「懶惰」卻意外地讓我開始思考現代職場文化中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當我把工作做得更快更好時,是否反而陷入了另一種困境?接觸電腦業務文書處理工作後,我發現自己面臨一個窘境:
每天都有大量的表格要整理、數據要計算,而我偏偏是個不喜歡拖時間慢慢來的人。
看著同事們花好幾個小時在做一份報表,我心裡想的不是「這看起來好厲害」
而是「天啊,這樣我什麼時候才能下班回家躺平?」
就是這樣的「懶惰」心態,反而推著我開始自學 Excel。
我想,與其每天都要花大把時間在重複性的工作上,不如花點時間學會更有效率的方法,這樣我就能有更多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包括那個最重要的~~~~休息。
剛開始上網學習時,我告訴自己:
「學會這些函數和快捷鍵,我就能早點完成工作,早點回家。」
沒想到,在這個看似自私的動機驅使下,我竟然越學越有興趣。
從基本的 SUM、AVERAGE 函數,到後來的 VLOOKUP、樞紐分析表,甚至是一些進階的巨集應用,每掌握一個新技能,我就看到自己的工作效率又提升了一個層次。
但當我真正開始運用這些技能後,我才發現職場中一個殘酷的現實:
工作永遠不會因為你做完而結束,它只會因為你做得快而變得更多。
原本需要一天完成的報表,我能在兩小時內搞定,但主管看到後的反應不是「你可以早點下班」,而是「既然你這麼快,那這個專案也交給你處理吧」。
這讓我開始重新思考效率的意義。
在現今的職場文化中,似乎存在著一種無聲的共識:
能者多勞。
當你展現出更強的能力時,你往往會得到更多的責任和工作量。
這種情況下,故意放慢工作節奏,讓自己看起來跟其他人一樣忙碌,是合理的策略嗎?
我曾經嘗試過這種做法。
當我發現快速完成工作只會帶來更多任務時,我開始故意控制自己的工作節奏。
不是偷懶,而是將原本可能兩小時完成的工作,分散到一個上午來做。
表面上看起來我跟其他同事一樣在努力工作,但實際上我有更多時間可以學習新技能、規劃未來的工作流程,或者單純地休息一下。
這種做法在某種程度上是合理的。
畢竟,如果快速完成工作只會換來更多工作,而不是相應的回報或認可,那麼為什麼要讓自己陷入這種無止境的循環中?
我們需要保護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確保有足夠的空間來持續學習和成長。
但同時,我也意識到這種思維可能會帶來長期的問題。
如果每個人都選擇隱藏自己的真實能力,整個團隊的效率會下降,工作環境也可能變得虛偽。
更重要的是,這樣做可能會阻礙自己的職業發展,因為沒有人知道你真正的實力。
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和實踐,我找到了一個平衡點。
我不再完全隱藏自己的能力,但我學會了更聰明地管理它。
當我快速完成一項任務時,我會利用剩餘的時間來做一些對長期發展有益的事情:
深入研究相關領域的知識、優化現有的工作流程、或者協助同事解決問題。
這樣做有幾個好處。
首先,我能夠持續提升自己的技能,保持競爭力。
其次,通過幫助同事,我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係,這對職場發展同樣重要。
最後,當我真的需要展現能力時(比如升職考核或重要專案),我有足夠的底氣和實力。
我也開始學會與主管溝通工作量的問題。
當新任務不斷湧入時,我會提出合理的時間規劃和資源需求,讓管理層了解現實的工作負荷。
有時候,適度地表達工作壓力是必要的,這不是偷懶,而是確保工作品質和團隊的可持續發展。
最神奇的是,當我能在半小時內完成原本需要兩小時的報表時,那種成就感完全超越了我原本只是想偷懶的初衷。
我開始享受這種「用聰明方法解決問題」的感覺,甚至主動去找更多可以優化的工作流程。
但現在我知道,提升效率不只是為了節省時間,更是為了創造價值。
現在回想起來,懶惰其實是一種很強大的驅動力。
它逼迫我們思考:
「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但真正的智慧在於如何運用這種效率。
在職場中,我們需要在展現能力和保護自己之間找到平衡,在追求效率和維持工作生活平衡之間找到和諧。
這種思考模式不只適用於 Excel,也適用於整個職業生涯的規劃。
因為不想每次都要手動整理資料,我學會了資料庫的基本概念;因為不想重複回答同樣的問題,我開始製作標準化的作業流程;因為不想被無止境的工作壓垮,我學會了更好的時間管理和溝通技巧。
所以,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有那麼一點點懶惰的傾向,不要覺得這是什麼缺點。
有時候,正是這種「能躺著就不要坐著」的心態,會推著我們去尋找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案。
關鍵是要將這種懶惰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同時學會在職場中保護和展現自己的價值。
畢竟,真正聰明的懶惰,是願意在短期內投入努力,換取長期的輕鬆。
但更重要的是,要確保這種輕鬆不會變成另一種形式的忙碌。
現在的我,雖然還是很懶,但至少是個有策略、有效率,並且知道如何在職場中生存的懶人了。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都需要學會這種平衡。
不是為了偷懶而偷懶,也不是為了效率而犧牲一切。
而是要找到一種可持續的工作方式,讓我們既能發揮潛力,又能保持身心健康。
這或許就是現代職場中最重要的生存智慧。-Z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