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湠台語
當台語學習者因為講不好台語而被批評或嘲笑, 我常遇到考口考時誇學生幾句唸得好, 就被非常激動的學生否決說家裡長輩怎麼嘲笑和叫他不要再講台語的。 深深體認到這不僅影響自信心,也可能...打擊學習動機。 面對這種情況,除了情緒的調適,也需要策略上的應對。 以下提供幾個具體的解決辦法,(因為我們無法解決製造問題的人😆 協助學習台語的人堅定學習心態、漸進式改善語言能力, 轉化批評為成長的動力。這部分真的要自己心理調適一下啊~(吶喊...
1.理解批評的本質:分辨到底是「惡意」還是「善意」
不是所有的批評都是帶有惡意的。 有時候長輩或說台語的人出於對語言的【太過】關心、太心急, 會以直接、嚴厲的方式指出錯誤。 若不確定對方意圖, 面無表情的問:「請問我哪裡說錯了?我很想學好。」
對於惡意批評,則試著保持距離,避免情緒的對立。 忍不住就不要忍......
但如果是長官或上級,請捏緊大腿忍下來。
2.遇到被指正當下可以做的事: 主動請教:把「錯誤」寫成「學習機會」
把他人指出錯誤的行為,轉化為一個可以提問的機會。 被糾正時,可以說:「那這句應該怎麼說才對?」 請對方教你,讓對方從「批評者」變成「老師」。 如果是工作需求,就帶一本巴掌大筆記本用任何方式記錄下來。 那可能是你工作上會需要的術語。
3.用「幽默」與「自嘲」化解尷尬
當講錯話引來笑聲時,學習用幽默化解壓力。
記下一些自嘲台語句,自己先說:「我台語才剛學,講錯請多包涵,莫共我笑啦~」
我常常教公務員在用台語宣講事務前講這句話。大家會比較包容些~
當然後續也要加緊腳步學習~
4.情緒調適與自我對話
被罵的會有情緒是正常的,每個人被罵時都會有防衛心理
這可能...或許...阻礙你想學習台語的動力。
請找出釋放情緒與壓力的方式,
或是到社群媒體討拍(?
5.尋找支持性語言環境
語言需要在安全、接納的環境中,比較能有效學習。
加入台語學習社群,如讀冊會、研習。
多和願意包容、鼓勵的朋友練習,不要怕犯錯。
這超~~~~極重要。 ㄟ...或是考慮先找AI聊天排解情緒?
6.轉換學習策略:從「被動吸收」到「主動模仿」
光是聽懂是不夠的,要主動模仿講者的語音、語調與句型。 例如我覺得可以模仿曾文溪廣播劇。那個配音很讚喔! 陳雷小說廣播劇,或許可以是一個入門。 Glossika 也有七天免費的跟讀練習~ 一句話反覆練習十次以上,直到聽起來不礙虐為止。
7.設定小目標:讓學習有【成就感】
「我想講得很好」這樣的目標太大,容易讓人挫折。雖然有點違反常理~但就像蘋果一樣要小口小口吃,慢慢啃比較容易啃完~例如和朋友挑戰3分鐘台語聊天、2分鐘自我介紹、1分鐘說說小時候的記憶,化悲憤為力量(?)用打卡記錄的方式,建立持續下去的動力。 通常我的學生全台語聊天大概2分鐘就安靜下來了,哈哈。
8.建立語言學習自信心:記錄「我做對了什麼」
把注意力從「我講不好」轉向「我學會哪些發音、句子、用法」。 查字典,每天寫下三句自己會講的台語句子。 錄音記錄進步,自己聽,多鼓勵自己。
9.結合生活實用需求來練習
語言是用來溝通的,若與生活情境結合,學習更有意義。 去市場用台語買菜,試著講幾句。 與家中長輩練習,請他們用台語教你做菜。 像我媽是連去百貨公司買任何東西,不論多貴的東西都用台語, 其實櫃姐櫃哥們台語都很厲害!
最後想說,就是把「講不好」當作學習的養分 面對語言學習的批評或嘲笑,盡量不要覺得羞愧,那不完全是你的錯,而要把錯誤當作向前的動力。台語的學習是一段長期的過程,每一個「講不好」的時刻,其實都是邁向「講得更好」的路。 重點不在一開始能說得多標準, 而是在不斷練習中建立【自信心】與【敢開口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