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家長日記】vol.63 教養路上,我們需要站在一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家自學的過程裡,夫妻之間的教養觀念,真的需要經常溝通、協調。

不是說兩個人不能有不同看法,而是——如果兩人的價值觀長期不一致,那對孩子的學習與成長,會產生比我們預期還要大的破壞。

反過來說,若夫妻有一樣的價值觀,對孩子的影響就是必然的。


很多人會以為,當父母價值觀不同時,孩子會在父母之間「兩邊討好」、「搖擺不定」或「無所適從」。

事實上太看得起孩子了,孩子通常不會這麼辛苦———他們往往會直接選擇比較輕鬆、成本比較低的那一邊。


比如,若爸爸總是挑毛病,覺得嚴格才是愛;媽媽總是鼓勵孩子,相信孩子會慢慢長大。

那麼孩子多半會選擇「少做少錯」,而不是相信自己、多做嘗試。

因為這樣可以減少被責備的機會,也不必付出太多的努力。


再比如,若媽媽希望孩子能夠自律,而爸爸總說「生活就該輕鬆一點」。

那麼孩子通常就會靠向「輕鬆」那一邊。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是比較舒服、比較不用努力的一邊。


因此,如果父母在價值上沒有一致,那麼孩子不但不容易長成我們期待的樣子,甚至可能專門挑選比較消極的價值觀去繼承。而父母雙方的優點,往往不會被保留下來。

為了避免這種遺憾發生,父母真的要經常找時間,把彼此不同的價值觀和教養方式談清楚。

至少在孩子的面前,要保持一樣的標準。


我自己的例子就不多說了,畢竟老婆會看這篇(笑)。

但我真的很感謝,在這段帶孩子自學的旅程裡,我們都願意花時間討論彼此的想法,然後找出好的共識。

她的想法常常讓我重新檢討自己的盲點,或者調整原本以為理所當然的態度。


在家庭自學這艱難的路上,有一個願意與你並肩討論、互相砥礪的夥伴,是無比的幸福。

那不只是我一個人的幸福,

對孩子而言,更是如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鬍渣爸的教育觀察站
0會員
10內容數
啟蒙教育和遊戲化教育專家,也是教學系統、教材、教具、桌遊發明人。44歲生日退休回家陪小孩長大。對教育的觀察和碎碎念都放在這。medium: https://www.facebook.com/EALfun/
2025/05/08
今天教孩子孟子,進入《公孫丑上》中有名的寓言——揠苗助長。 因為這故事幾乎家喻戶曉,我猜學校應該有配套動畫資源,就上網搜尋了一下,果然找到好幾部。多數的確是教育用途,供幼兒與國小生理解使用,或作為課堂補充資料。 但第一部看完,我就發現動畫內容有錯。又看了第二部、第三部,都有問題。
Thumbnail
2025/05/08
今天教孩子孟子,進入《公孫丑上》中有名的寓言——揠苗助長。 因為這故事幾乎家喻戶曉,我猜學校應該有配套動畫資源,就上網搜尋了一下,果然找到好幾部。多數的確是教育用途,供幼兒與國小生理解使用,或作為課堂補充資料。 但第一部看完,我就發現動畫內容有錯。又看了第二部、第三部,都有問題。
Thumbnail
2025/04/24
最近每天帶孩子運動,主要是把我身上的武術經驗傳給他們。 結合了跆拳道、柔道、合氣道、街頭防身,以及幾種武器和對武器的技術。 我也趁機減減肥,畢竟這些年身體真的重了不少(多了18公斤不知哪來的肥肉啊!)。
Thumbnail
2025/04/24
最近每天帶孩子運動,主要是把我身上的武術經驗傳給他們。 結合了跆拳道、柔道、合氣道、街頭防身,以及幾種武器和對武器的技術。 我也趁機減減肥,畢竟這些年身體真的重了不少(多了18公斤不知哪來的肥肉啊!)。
Thumbnail
2025/04/22
本文探討填鴨式教育的缺點,主張培養孩子真正感興趣的事物與能力,而非死記硬背學校考試內容。作者以自身經驗和觀察,說明實踐經驗和技能的重要性,並鼓勵父母陪伴孩子探索,追求無上限的自我成長。
Thumbnail
2025/04/22
本文探討填鴨式教育的缺點,主張培養孩子真正感興趣的事物與能力,而非死記硬背學校考試內容。作者以自身經驗和觀察,說明實踐經驗和技能的重要性,並鼓勵父母陪伴孩子探索,追求無上限的自我成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隔代教養是當今社會的一個熱門話題,許多父母希望祖父母幫忙照顧孩子,但也引發了教養方式及教育價值觀的爭議。本文探討了隔代教養的問題,以及父母該如何思考和處理這個問題。
Thumbnail
隔代教養是當今社會的一個熱門話題,許多父母希望祖父母幫忙照顧孩子,但也引發了教養方式及教育價值觀的爭議。本文探討了隔代教養的問題,以及父母該如何思考和處理這個問題。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探討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的異同,指出大人對孩子的期望與對待方式,以及孩子在這種關係中的角色。建議大人可以用生態觀察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長,接受並欣賞每一個孩子獨特的樣貌。
Thumbnail
探討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的異同,指出大人對孩子的期望與對待方式,以及孩子在這種關係中的角色。建議大人可以用生態觀察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長,接受並欣賞每一個孩子獨特的樣貌。
Thumbnail
在高度競爭的全球化社會,學好課題分離越來越重要。課題分離的概念源自Alfred Adler,在《被討厭的勇氣》出版後廣為人知。阿德勒指出:「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例如,做父母的總想替孩子的未來多想一點,卻忘了聽聽孩子的心聲。
Thumbnail
在高度競爭的全球化社會,學好課題分離越來越重要。課題分離的概念源自Alfred Adler,在《被討厭的勇氣》出版後廣為人知。阿德勒指出:「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例如,做父母的總想替孩子的未來多想一點,卻忘了聽聽孩子的心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從職場智慧到家庭教養,讓我們一同探索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培養出自信、懂得尊重選擇的下一代。 跟隨本文的旅程,感受職場智慧與親子教養之間的連結,共同探索人生的真諦。
Thumbnail
從職場智慧到家庭教養,讓我們一同探索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培養出自信、懂得尊重選擇的下一代。 跟隨本文的旅程,感受職場智慧與親子教養之間的連結,共同探索人生的真諦。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