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我不是一個熱愛跑步的人。
對我來說,跑步有點無聊,沒有球賽的刺激,也不像健身房那樣熱鬧。每次出門跑步前,我都會猶豫:「真的要跑嗎?」 但不知道為什麼,我還是一次又一次地,穿上鞋、出門、跑起來。
因為我發現,跑步雖然枯燥,卻是我和自己最真實相處的時刻。沒有訊息干擾,沒有他人目光,只有汗水、呼吸聲、腳步聲,還有心裡那個一直陪著我前進的自己。
跑步讓我開始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也學會面對那些平常會閃躲的疲憊與脆弱。剛開始的時候,我連跑一公里都會喘得不行,覺得自己怎麼這麼差。那時候腦海常常冒出一個聲音說:
「走啦,今天這樣就好。」
「你已經很努力了,別再勉強自己了。」 「停下來沒關係,誰會在意呢?」
但就在這些聲音之中,還有另一個更溫柔、卻很堅定的聲音問我:
「我還有沒有?」
這句話不是壓力,而是一種邀請:
再多一點點力氣、再往前一點點距離,我是不是還有可能撐得住? 我是不是願意陪自己多努力一下? 不是為了誰,只是為了那個還不想放棄的自己。
從一公里,到三公里、五公里,到今天,我竟然可以穩穩跑完10公里了。

第一個10K
這一路上,我不是練成了一個跑者,而是練成了一個願意傾聽、願意堅持、願意不輕易放棄的自己。
現在的我,依然不是那種熱愛跑步的人。
但我喜歡這段時間,因為每次跑步,我都在跟自己對話。 跑步讓我慢慢變得安靜,也更有力量。
因為我知道,當我想停下來的時候,我會問自己:
「我還有沒有?」
而這個問題,總會帶我再多跑一點點。也讓我,更靠近一個我想成為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