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C確認的目的與在設計流程中的角色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設計規則檢查(DRC,Design Rule Check)的目的與在設計流程中的角色主要包括:

DRC的目的

  • 確保設計符合製造規範:DRC 用來檢查 PCB 或 IC 版圖是否遵守製造廠商設定的設計規則,如最小線寬、線距、過孔尺寸、元件間距等,避免因尺寸或間距不符造成製造缺陷。
  • 防止潛在的電氣問題:檢測可能導致短路、斷路或信號干擾的版圖錯誤,保障電路的電氣性能與可靠性。
  • 提升產品良率與可靠性:透過提前發現設計問題,降低製造失敗率與返工成本,增加產品的一致性與穩定性。
  • 支援設計與製造的溝通:作為設計者與製造廠間的共同標準,確保設計能在製造工藝條件下順利生產。

DRC在設計流程中的角色

  • 設計階段的自動化檢查工具:在 PCB 或 IC 版圖完成後,工程師透過 DRC 軟體自動掃描整個設計,快速定位違規點,並生成報告,方便修正。
  • 設計品質保證的關鍵環節:DRC 是從設計到製造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品質控制步驟,確保設計圖能符合工藝要求,避免問題流入製造環節。
  • 設計規則的動態調整依據:設計者可根據 DRC 報告調整設計規則參數,優化設計以適應不同製造工藝或產品需求。
  • 實時與批次檢查:部分軟體支援實時 DRC,設計過程中即時提示錯誤,提升設計效率與正確性。

簡言之,DRC 是電子電路與 PCB 設計中用來自動檢查設計是否符合製造與電氣規範的重要工具,扮演著設計品質把關者的角色,確保設計能順利轉化為高品質的實體產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en was的沙龍
1會員
38內容數
ten was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24
PCB設計完成後,常用的資料格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簡要說明 Gerber 文件 是製造 PCB 的標準格式,包含多層數據,對應每一層的電路圖案。 Excellon 鑽孔檔 提供鑽孔位置資訊,與 Gerber 文件配合使用。 ODB++ 與 IPC-2581 是較新且更完整的製造資料格式,整
Thumbnail
2025/05/24
PCB設計完成後,常用的資料格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簡要說明 Gerber 文件 是製造 PCB 的標準格式,包含多層數據,對應每一層的電路圖案。 Excellon 鑽孔檔 提供鑽孔位置資訊,與 Gerber 文件配合使用。 ODB++ 與 IPC-2581 是較新且更完整的製造資料格式,整
Thumbnail
2025/05/24
需求分析與功能定義 明確電路的功能需求與性能指標(如電壓、電流、頻率等)。 繪製功能框架圖,分析各模組間的關係與控制邏輯。 元件選擇與規劃 根據設計需求選擇合適的元器件,考慮性能、封裝、價格與可靠性。 評估元件的採購難易度與成本,必要時設計多方案比較優劣。 繪製電路原理圖 使用 ECA
2025/05/24
需求分析與功能定義 明確電路的功能需求與性能指標(如電壓、電流、頻率等)。 繪製功能框架圖,分析各模組間的關係與控制邏輯。 元件選擇與規劃 根據設計需求選擇合適的元器件,考慮性能、封裝、價格與可靠性。 評估元件的採購難易度與成本,必要時設計多方案比較優劣。 繪製電路原理圖 使用 ECA
2025/05/24
原理圖文件常見的副檔名主要依不同 ECAD 軟體而異,以下是常見的原理圖檔案副檔名: .schdoc:Altium Designer 的原理圖檔案格式,常用於 PCB 設計中的電路圖。 .sch:部分 ECAD 軟體使用的原理圖檔案副檔名,也常見於早期或簡易的電路圖檔。 .dsn:OrCAD
Thumbnail
2025/05/24
原理圖文件常見的副檔名主要依不同 ECAD 軟體而異,以下是常見的原理圖檔案副檔名: .schdoc:Altium Designer 的原理圖檔案格式,常用於 PCB 設計中的電路圖。 .sch:部分 ECAD 軟體使用的原理圖檔案副檔名,也常見於早期或簡易的電路圖檔。 .dsn:OrCAD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從委託、設計、提案至請款的五大階段。接案設計師不只是「會設計」而已,更需要學會與客戶溝通,甚至是基本的文件處理。
Thumbnail
從委託、設計、提案至請款的五大階段。接案設計師不只是「會設計」而已,更需要學會與客戶溝通,甚至是基本的文件處理。
Thumbnail
以前我在新創公司當PM(產品經理)的時候,如果提出做一個新功能的需求,常被工程師挑戰是否真有必要做...
Thumbnail
以前我在新創公司當PM(產品經理)的時候,如果提出做一個新功能的需求,常被工程師挑戰是否真有必要做...
Thumbnail
相信外包管理的主管、RD朋友、統計系、工業工程系的同學,應該經常都會被問到這一類問題吧!因此石頭哥藉由解惑之際,趕緊紀錄一下,方便你參考使用!
Thumbnail
相信外包管理的主管、RD朋友、統計系、工業工程系的同學,應該經常都會被問到這一類問題吧!因此石頭哥藉由解惑之際,趕緊紀錄一下,方便你參考使用!
Thumbnail
** 3C機構設計爸版權所有 ©️ ** 觀察了網路上所有的文獻中,學者們強調的還是Lean six Sigma。沒錯,Six Sigma 很重要,畢竟3.4DPMO的目標可以讓設計品質向上提升、如果產品的屬性有更高的要求,甚至可以往DPBO更高的設計品質目標邁進,雖然在3C產業、AI產業中的機構
Thumbnail
** 3C機構設計爸版權所有 ©️ ** 觀察了網路上所有的文獻中,學者們強調的還是Lean six Sigma。沒錯,Six Sigma 很重要,畢竟3.4DPMO的目標可以讓設計品質向上提升、如果產品的屬性有更高的要求,甚至可以往DPBO更高的設計品質目標邁進,雖然在3C產業、AI產業中的機構
Thumbnail
產品開發的成功,除了品質,更在於是否能夠在適當的時程內推出並滿足客戶需求。 身為開發、設計人員,從文中提供的三個角度來思考,以確保產品與公司的競爭力。
Thumbnail
產品開發的成功,除了品質,更在於是否能夠在適當的時程內推出並滿足客戶需求。 身為開發、設計人員,從文中提供的三個角度來思考,以確保產品與公司的競爭力。
Thumbnail
在職場中,理想狀態與實際資源常常存在一定差距,如何在技術追求與商業考量之間平衡? 透過專案管理手法中的三個變項,在滿足客戶需求和保持技術創新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Thumbnail
在職場中,理想狀態與實際資源常常存在一定差距,如何在技術追求與商業考量之間平衡? 透過專案管理手法中的三個變項,在滿足客戶需求和保持技術創新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Thumbnail
其實流程不是不能改,只是考量要長遠、考慮周到。財會工作就是搜集、整理、統計、分析資料,不是只「記帳」而已,任何流程的建立都是為了能便於分析,快速找到問題。如果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就是連自己也輕看自己的工作了。
Thumbnail
其實流程不是不能改,只是考量要長遠、考慮周到。財會工作就是搜集、整理、統計、分析資料,不是只「記帳」而已,任何流程的建立都是為了能便於分析,快速找到問題。如果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就是連自己也輕看自己的工作了。
Thumbnail
** 3C機構設計爸版權所有 ** 在這幾天過年的年假期間,還是有很多業界的朋友很認真的靜修自己的專業知識。假日期間,業界朋友所提的問題之中,有一個問題是比較typical一點,所以3C機構設計爸特別拿出來分享,同時也再次強調TA初始的觀念建立非常重要,否則在職場上所提出的TA報告都會讓客戶或同事
Thumbnail
** 3C機構設計爸版權所有 ** 在這幾天過年的年假期間,還是有很多業界的朋友很認真的靜修自己的專業知識。假日期間,業界朋友所提的問題之中,有一個問題是比較typical一點,所以3C機構設計爸特別拿出來分享,同時也再次強調TA初始的觀念建立非常重要,否則在職場上所提出的TA報告都會讓客戶或同事
Thumbnail
剛開始在做申訴事件處置時,常常會遭遇到一些困難;追根究底的可能原因,是我們沒有弄清楚目標、角色、以及結構。調查人員所肩負的雙重目標,決定了訪談者在歷程中的雙重角色。這個章節提供給未來需要執行申訴事件調查人員一些實務上的建議。
Thumbnail
剛開始在做申訴事件處置時,常常會遭遇到一些困難;追根究底的可能原因,是我們沒有弄清楚目標、角色、以及結構。調查人員所肩負的雙重目標,決定了訪談者在歷程中的雙重角色。這個章節提供給未來需要執行申訴事件調查人員一些實務上的建議。
Thumbnail
擔任產品經理常常反思自己哪邊可以更好,以及要加強哪些產品思維或技能,和工程師、設計師互動時有沒有可以改善的地方,制訂策略和規劃時有沒有遺漏什麼環節,因此這篇想記錄近期的產品反思。
Thumbnail
擔任產品經理常常反思自己哪邊可以更好,以及要加強哪些產品思維或技能,和工程師、設計師互動時有沒有可以改善的地方,制訂策略和規劃時有沒有遺漏什麼環節,因此這篇想記錄近期的產品反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