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湧出,不敢動、甚至不敢呼吸,只怕一不小心就會「漏」出來?
所謂的「血崩」,對有些女性來說,真的不是誇飾,而是正在經歷的動詞。洪醫師想來跟大家談談「月經崩漏」這件事,分享兩位真實患者的故事,讓我們更認識自己身體可能遇到的狀況,與中醫是如何處理這樣的難題。
✦ 真實案例分享:她們的「血」與「淚」
A小姐:站起來就「刷」出來的恐懼
51歲的 A小姐因進入更年期,經期混亂,月經量暴增,每次都持續兩週以上。初診時她臉色蒼白、經常頭暈、站不穩。經過三個月的中藥調理後,月經量才逐漸穩定,氣色也明顯改善。她對我說:「醫師,我真的不想再經歷那種一站起來經血就『刷』出來的日子…那個當下,我根本不敢動。」即使狀況穩定後,她仍選擇持續服藥半年,希望身體能更穩定一些。
B小姐:手術後仍止不住的淋漓出血
35歲的 B小姐長期月經量大、淋漓不止,即使在114年1月接受子宮刮除術後,仍然持續出血。婦產科回診檢查顯示手術恢復良好、荷爾蒙與切片皆無異常,但不明出血問題仍然無解。服用西醫止血藥後反而出血量更多,讓她備感無助。直到2月中轉而求助中醫,經過調理後,經量逐漸減少,終於在3月中完全止血。她說:「醫生,我真的好開心,好久沒有這種清爽乾淨的感覺了!」
✦ 為什麼會「血崩」?崩漏的中西醫解析
通常正常的月經,平均整個週期經血量為30~80ml、來潮天數為3~8天、間隔21~35天。因此,如果月經量超過80~100ml,或持續時間超過8天,就算是異常月經出血。
》》想知道自己月經量與顏色是否正常?趕緊看看洪醫師IG懶人包
》》有經痛困擾?趕緊看看洪醫師經痛方格子文章
✔ 在西醫:這是「異常子宮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AUB)」
造成經血過多的常見原因分為兩大類:
(1) 結構性異常:
- 子宮肌瘤
- 子宮息肉
- 子宮肌腺症
- 子宮內膜增生
- 子宮內膜癌
(2) 非結構異常:(功能性異常)
- 凝血疾患:先天遺傳或後天如肝硬化造成。
- 排卵功能失調:多囊性卵巢、卵巢早衰、甲狀腺低下或亢進、高泌乳激素症…等。
- 醫源性:抗凝血藥、避孕藥、子宮內避孕器…等。
西醫治療方向:
- 賀爾蒙療法:以雌激素或黃體素為賀爾蒙治療的主要成分。
- 非賀爾蒙療法:如子宮內膜刮除或燒灼術(有可能影響受孕)。
臨床上,最常見因為下視丘/腦下垂體功能失調造成經量過大過多,簡單來說,就是賀爾蒙失調。
✔ 在中醫:這叫「崩漏」
中醫稱月經過多為「崩漏」,是一種出血失控的狀況,治療強調「塞流、澄源、復舊」三步驟:
- 塞流:先止血,所謂急者治其標, 出血嚴重時一定要以止血為優先。
- 澄源:找出原因,以虛、熱、瘀為辯證重點後,對證下藥。
- 復舊:指的是固本善後。去除病因後,還需要調理身體,讓身體回歸穩定正常的狀態。
✦ 中醫調理的經驗談:因人而異、細膩辨證
遇到來治療月經量過大過多的患者,都會讓洪醫師特別警覺,因為一直出血,有可能會引發貧血,甚至是影響全身性的疾病。通常患者都是吃3~7天中藥,就會止血或者經量明顯減少回穩,A小姐與B小姐屬於病情比較嚴重的例子,治療時間就可能拉長到一個月、三個月、甚至半年。
洪醫師在治療A小姐與B小姐時,除了使用中藥的止血補血藥外,都會依患者狀況適度加入補氣藥。『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虛不攝血,單補血是沒用的。簡單而言,調養氣血問題時,不是看到血的問題就只用血藥,還要考慮到調理氣機、益氣補氣,才能真正見效。洪醫師自己的實務經驗,有時僅一點點的劑量,就可能會在治療上產生很大的差異。至於該不該加、什麼時候加,就真的要依患者當下情況來決定。以前當學生時,對於中醫醫理時常覺得虛無縹緲,但隨著臨床經驗豐富,對照到中醫的書籍內容,常常感到驚奇,不但驗證古人的智慧,真的能帶給許多患者更大的幫助,也讓洪醫師對中醫越來越有信心。
✦ 衛教提醒:這些日常習慣,千萬別忽略
- 健康飲食不亂補:燒烤麻辣,甚至是「補品」都可能引發血熱,造成更嚴重的出血。
- 避免過度勞累:勞累傷氣,氣虛會導致「氣不攝血」。
- 早睡是補血妙方:養陰養血最好的時間就是晚上,11點前入睡,是養血最佳時機。
- 情緒要穩定:心情的焦慮生氣,也會引發身體的「血熱」,可能導致出血量更多。
- 補鐵很重要:缺鐵性貧血患者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
✦ 補鐵怎麼吃才有效?動物性 VS 植物性鐵差很大!
- 植物性鐵(非血基質鐵):如紫菜、紅莧菜、黑芝麻。
- 動物性鐵(血基質鐵):如牛肉、羊肉、豬肉、豬肝、豬血、鴨血…等紅肉、動物血及內臟類食物。
大家有沒有發現,看食物含鐵排行榜前幾名都是蔬菜類,但是卻又常常聽到吃紅肉最補鐵補血,到底吃哪一種對缺鐵性貧血最好呢?
其實鐵離子有不同價數:
✦ 動物性的鐵為二價(2+):人體吸收率較好,因為可以直接跟血紅素血基質結合,所以又稱為血基質鐵。
✦ 植物性的鐵為三價(3+):人體吸收率較差,所以又稱為非血基質鐵。
血基質鐵吸收率為非血基質鐵的5倍,這就是為什麼明明含鐵量最多食物前幾名都是植物類,但是卻聽到吃動物類最補鐵補血的原因。
💡 小提醒:
- 維他命C能幫助鐵吸收,多吃芭樂、奇異果、甜椒、花椰菜等富有維他命C的食物,可以提高人體對於鐵質的吸收率。
- 茶與咖啡含單寧酸容易與鐵質結合,會抑制鐵吸收,因此補充鐵劑或是高鐵食物後,至少隔一小時後才能飲用茶和咖啡。
- 鈣也會干擾鐵吸收,補鐵時請避免同時攝取牛奶、起司、優格、優酪乳…等高鈣食物。
❤️ 別再以為自己「撐一下就好」
經血過多真的不是可以「忍一忍」的事,它可能讓妳頭暈、貧血、甚至影響整體免疫與生活品質。當身體在發出警訊時,請妳一定要傾聽。找到合適的方式,都可以幫妳走出這場「血」戰,重拾乾淨輕鬆的日常。
+++
用中醫給生活應援!
洪靜慧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