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談「心」吧!Mental Health Awareness Month 5.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大家好,我是吳照麟,69歲的法定老人,也是大家"全人平衡+科技養生=全衡養生"路上的好友。

上篇:“來談「心」吧!Mental Health Awareness Month 4.0 ”的結語:

1. 原來急救,也包含心理健康的急救範圍+技術,這是多需要的創新救人技術。

2.禱告上述優雅女士非自然的離世,因為有心理急救的導入,可以在後續類似社區的艱難中,中止可能的憾事再次發生喔!

⋯⋯⋯⋯⋯⋯⋯⋯⋯⋯⋯⋯⋯⋯⋯⋯⋯⋯⋯⋯⋯⋯⋯⋯⋯⋯⋯⋯⋯⋯⋯⋯⋯⋯⋯⋯⋯⋯

以下是日本對社群心理健康的認清(Awareness):

【日本社群心理健康】

日本首相石破茂,於今114年的5/27日召開「孤獨與孤立對策推進總部」第3次會議:

1)去年,日本中小學生自殺人數創歷史新高,令人極為憂心。

2)將為兒童創造:家庭和學校以外的容身之所—“自由空間”(Free Space)、兒童館、兒童食堂等多樣化的容身之所,防止兒童和年輕人陷入孤獨或孤立。

3)對日後「獨居的」未退休人群&老年人增加+「孤立死」的情況逐步增多,表示擔憂。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將合作,促進他們「與社會建立聯繫」。

高齡化問題,日本最先面對,台灣等隨之發生。日本在去年率先制定了『孤獨・孤立對策重點計畫』,首相並親自主持相關會議,我國政府面對『孤獨・孤立』問題,實應參考日本經驗,及早建立相關支持系統。FW :

日政府修改孤獨對策計劃 欲加強措施防止兒童自殺

https://china.kyodonews.net/news/2025/05/f7e6b0fe4359--.html

“共同社5月27日電”:日本政府孤獨與孤立對策推進總部27日,修改+彙總相關支援和對策的“重點計劃”,特點是指出兒童自殺情況增加,強化了相應對策。其中指出,為兒童創造家庭和學校以外的容身之所,在地區完善守護兒童的環境。

該計劃提出,2024年中小學生自殺人數創歷史新高,達到529人,尤其是女中學生自殺情況比上年增加,強調“有必要重視”。為防止兒童和年輕人陷入孤獨或孤立,將確保地方政府和NPO法人運營的“自由空間”(Free Space)、兒童館、兒童食堂等多樣化的容身之所。

該計劃對今後獨居的未退休人群和老年人增加,孤立死的情況逐步增多表示擔憂。此外指出中央和地方政府將合作促進他們與社會建立聯繫,從中長期的視角出發採取措施。FW :

https://www.kantei.go.jp/jp/103/actions/202505/27kodokukoritsu.html

令和7年5月27日,石破首相在首相官邸召開了第3次孤獨・孤立對策推進本部會議。


在會議上,針對為推動孤獨・孤立對策的施策而制定的重點計畫(草案)等進行了討論。


首相根據本次討論,發表了以下談話:

「我們已決定修訂『孤獨・孤立對策重點計畫』。自去年孤獨・孤立對策推進法施行以及重點計畫制定以來,已過一年,此次為首次修訂。在本次修訂中,除了確實支援地方自治體、非營利組織(NPO)等之外,特別將以下事項列為重點推動項目,以加強對策的推進。

首先,上週我與三原大臣一同參訪了兒童食堂。對於這種以在地社區為主體,從為孩子打造居所延伸至重建社區的努力,我深受感動。今後,我們將持續致力於為兒童與年輕人創造家庭與學校以外的多元居所,從居所延伸至諮詢支援等無縫支援體系的建構,以及橫跨教育、福祉等領域、建立社區中『看得見臉孔的關係』等實質行動。去年中小學生自殺人數創下歷史新高,這是一件極為令人憂心的事情,對此,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相關對策。

其次,面對今後單身家庭及單身高齡家庭增加等中長期課題,我們認為極為重要。從預防單身者因孤獨・孤立而與社會斷絕聯繫、最終導致孤獨死的觀點出發,我們將推動『創造居所與連結』的相關行動。

我請求三原大臣,作為孤獨・孤立對策以及兒童政策的主管,與相關部會密切合作,根據重點計畫,從中長期的視角出發,強力推動各項對策。也請在場的各位閣僚,全力支持三原大臣的工作,謹此致上由衷的請託。

對於各位相關部會首長,我請求各位持續確實推動包括設置『青少年自殺危機應對團隊』、強化學校的相關舉措、促進高齡者等終身支援事業的適當運用、對生活或居住有困難者的支援,以及為實現“共生社會”而進行的跨世代、跨領域合作等相關政策。

孤獨・孤立問題是在人生的各個階段,任何人皆可能面臨的問題。我們認為,將孤獨・孤立對策的視角,納入各項政策中是極為重要的。懇請與地方公共團體、非營利組織等攜手合作,由政府整體一致,全力推動相關對策。

*注:以上信息取材自工研院院友群組竹科管理協會李道霖秘書長的分享。


⋯⋯⋯⋯⋯⋯⋯⋯⋯⋯⋯⋯⋯⋯⋯⋯⋯⋯⋯⋯⋯⋯⋯⋯⋯⋯⋯⋯⋯⋯⋯⋯⋯⋯⋯⋯⋯⋯⋯

結語:

1.日本在去113年率先制定了『孤獨・孤立對策重點計畫』,首相並親自主持相關會議。

2.孤獨+孤立問題,是在人生的各個階段+任何人,皆可能面臨的重大心理健康問題。

3.將為兒童創造:家庭和學校以外的容身之所—“自由空間”(Free Space), 例如兒童館、兒童食堂等多樣化的容身之所,防止兒童或年輕人或老人陷入孤獨或孤立。

4.日本需要中央各部會+各地方政府,為實現“共生社會”而進行的跨世代、跨領域合作等相關政策的開展。

5.我國政府面對『孤獨・孤立』問題,實應參考日本經驗,及早建立相關支持系統。

⋯⋯⋯⋯⋯⋯⋯⋯⋯⋯⋯⋯⋯⋯⋯⋯⋯⋯⋯⋯⋯⋯⋯⋯⋯⋯⋯⋯⋯⋯⋯⋯⋯⋯⋯⋯⋯⋯

注:"感謝您的閱覽,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請幫我點紅愛心+回應(尤其,如果你有任何健康恢復的問題),讓這篇文章,能幫助到更多朋友,同時,也歡迎追蹤我,一起走上"全衡養生"之路喔!謝謝你!"

https://vocus.cc/article/682452adfd897800019cc84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癒是與生俱來的,只要透過練習,就可以享受健康美麗的人生喔!
22會員
284內容數
人體很奇妙!具有隨時受傷(含生理+心理的傷害)+隨時神奇的自我修復功能。舉例,自一天勞累+一夜好眠後,就恢復精神了;到眼中風,經過脈診儀測+自我調理=也是幾天就全部恢復。我希望能夠收集個人體驗自癒的案例,以方便整理+分享,得以幫助更多人;尤其,那些類獨居老人或弱勢族群的人,可消除病痛不適+降低醫療開銷+有效恢復健康喔!
2025/05/28
老陳發現妻子,曾帶著攻擊:衣服沒有晾好⋯,如今,更發現妻子若不丟出批評的垃圾,則她也不舒服;為了梳理妻子情緒+避免掉入互動陷阱:生氣放棄晾衣了,導致雙方進入負面循環;反之,學會理解這樣的互動之苦;願意為妻子換位思考+尋求雙贏:理解妻子不批評是難受的+完成晾衣=她越來越滿意+越來越少批評=互動逆轉勝!
Thumbnail
2025/05/28
老陳發現妻子,曾帶著攻擊:衣服沒有晾好⋯,如今,更發現妻子若不丟出批評的垃圾,則她也不舒服;為了梳理妻子情緒+避免掉入互動陷阱:生氣放棄晾衣了,導致雙方進入負面循環;反之,學會理解這樣的互動之苦;願意為妻子換位思考+尋求雙贏:理解妻子不批評是難受的+完成晾衣=她越來越滿意+越來越少批評=互動逆轉勝!
Thumbnail
2025/05/28
衝動反應90%是自己的問題+被逼迫的改變無法持久+需有說真話不受傷的綠洲。銘記生命中出現的天使+自己傳承:餘生帶著謙卑善良的心,溫暖自己+世界。如何脫離關係黑洞? 需自我定義+依附關係的理解+發展健全的真我(3Q6C:3個商數:EQ/LQ/SQ+6個特質:愛你,懂你,聽你,保密,人生智慧,助你成長。
Thumbnail
2025/05/28
衝動反應90%是自己的問題+被逼迫的改變無法持久+需有說真話不受傷的綠洲。銘記生命中出現的天使+自己傳承:餘生帶著謙卑善良的心,溫暖自己+世界。如何脫離關係黑洞? 需自我定義+依附關係的理解+發展健全的真我(3Q6C:3個商數:EQ/LQ/SQ+6個特質:愛你,懂你,聽你,保密,人生智慧,助你成長。
Thumbnail
2025/05/28
要自問:“什麼是自己最脆弱+須派重兵防衛之心理按鈕/情緒過敏之處?”=觸發自覺+自療的正向循環。認識“90與10”的原則:在引發情緒/人際問題中,只有10%跟現在的事件有關,其餘90%都與原生家庭和成長經歷相關:依附關係或情感基模都受到原生家庭影響。依附關係影響心理需求,情感基模影響與他人的互動。
Thumbnail
2025/05/28
要自問:“什麼是自己最脆弱+須派重兵防衛之心理按鈕/情緒過敏之處?”=觸發自覺+自療的正向循環。認識“90與10”的原則:在引發情緒/人際問題中,只有10%跟現在的事件有關,其餘90%都與原生家庭和成長經歷相關:依附關係或情感基模都受到原生家庭影響。依附關係影響心理需求,情感基模影響與他人的互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一場作者親臨的講座上,買了一本書,名為《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有位校長發問:如何讓國中生也關心這話題;因為他們學校早就有在辦關懷老人的活動了,比如到安養中心表演樂器⋯⋯但是,如何讓國中生多多認識這個 issue?孤獨,是一個客觀現象。 寂寞,lonely 是一種因為孤獨而產生的心情
Thumbnail
在一場作者親臨的講座上,買了一本書,名為《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有位校長發問:如何讓國中生也關心這話題;因為他們學校早就有在辦關懷老人的活動了,比如到安養中心表演樂器⋯⋯但是,如何讓國中生多多認識這個 issue?孤獨,是一個客觀現象。 寂寞,lonely 是一種因為孤獨而產生的心情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是一種心理狀態,一個人表面上看起來不孤單,有社交圈或家庭,但內心卻感到孤獨和與他人疏離;這種孤單不易被外人察覺,因此成了“隱性”。 我和孩子,好像都處於這樣的狀態。但,我們試圖向對方表現,希望被理解。 做媽媽的我,現在才意識到,似乎有點慢。有人和我一樣嗎? 我安慰自己:沒關係!
Thumbnail
是一種心理狀態,一個人表面上看起來不孤單,有社交圈或家庭,但內心卻感到孤獨和與他人疏離;這種孤單不易被外人察覺,因此成了“隱性”。 我和孩子,好像都處於這樣的狀態。但,我們試圖向對方表現,希望被理解。 做媽媽的我,現在才意識到,似乎有點慢。有人和我一樣嗎? 我安慰自己:沒關係!
Thumbnail
獨處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挑戰,但卻是瞭解自己、面對情緒的重要時刻。本文探討了作者對獨處的看法,並提出對自己的建議。
Thumbnail
獨處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挑戰,但卻是瞭解自己、面對情緒的重要時刻。本文探討了作者對獨處的看法,並提出對自己的建議。
Thumbnail
自我孤立是一種保護,但還要進化到自我獨立。
Thumbnail
自我孤立是一種保護,但還要進化到自我獨立。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當人們開始年老,家庭生活忙碌,朋友關係漸行漸遠時,如何學會獨處,尋找內心的平靜和自我驗證。這是一個關於內心安寧和自我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當人們開始年老,家庭生活忙碌,朋友關係漸行漸遠時,如何學會獨處,尋找內心的平靜和自我驗證。這是一個關於內心安寧和自我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身邊的朋友很多,常常會一起出遊打鬧,相處起來很舒服,但內心其實容易感到寂寞?說不出是怎樣的感覺,只覺得心裡空空的。 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那很有可能你是「內在孤兒」哦!! 「我知道他們愛我,但我就是感覺不到」內在孤兒對生活充滿破壞力 孤獨感是很常見的隱性主題,很多人不知道自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身邊的朋友很多,常常會一起出遊打鬧,相處起來很舒服,但內心其實容易感到寂寞?說不出是怎樣的感覺,只覺得心裡空空的。 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那很有可能你是「內在孤兒」哦!! 「我知道他們愛我,但我就是感覺不到」內在孤兒對生活充滿破壞力 孤獨感是很常見的隱性主題,很多人不知道自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房間滑社群,與朋友互相傳訊息聊天,刷刷抖音,是不是覺得這是獨處?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其他人的環境下與外界連結,這不是真正的獨處。 所謂的獨處不會被外在因素影響,放下手機.暫時關閉網路,獨自一人的在書店閱讀,一個人到大自然環境步行,這些例子是獨處時……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房間滑社群,與朋友互相傳訊息聊天,刷刷抖音,是不是覺得這是獨處?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其他人的環境下與外界連結,這不是真正的獨處。 所謂的獨處不會被外在因素影響,放下手機.暫時關閉網路,獨自一人的在書店閱讀,一個人到大自然環境步行,這些例子是獨處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