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就是暢快地罵出來-當角色期待錯位,我們該怎麼說、怎麼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題其實真的很難。

因為人就是不一樣的——成長背景、溝通習慣、對自己的認知、對別人的要求、對權力的敏感度……通通不一樣。


我們無法期待用一種話語,就能對所有人產生一樣的效果。

更難有什麼通用的溝通模板,可以一勞永逸地讓對話順利、讓彼此都感覺被理解。

很多時候,你明明以為你「只是問個問題」,結果對方卻覺得你在質疑;

你明明只是想幫他釐清,他卻以為你在挑戰他的權威。

溝通的困難,有時候不在於說得不夠清楚,而是——你在心裡以為對方會怎麼聽,但對方其實用另一種方式在接收。

這種「角色期待的錯位」,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摩擦:

我以為你會像我想像中的主管那樣理解我; 你以為我會像你期望中的部屬那樣默契配合。 但我們彼此心裡的「應該」並不一樣。

那該怎麼辦呢?其實我們不一定能馬上做到「說得剛剛好、聽得完全對」。 但也許,我們可以多做兩件事,讓彼此的理解,鬆動一點。

第一,是學會在說話時,放一點「對方可能沒準備好聽」的彈性

有些事可以這樣開口:「我不知道這樣說合不合適,但我真的想了解⋯⋯」 或者:「我想的可能不太完整,你幫我看看我哪裡理解有偏差?」

不是要你低姿態,而是讓語言有點空間,讓對方知道你是來理解,不是來論斷的。

第二,是學會在聽話時,先把「我應該被懂」的期待放鬆一點

不是放棄被理解,而是知道:有時候對方表達得笨一點,不代表他不在乎你; 有時候語氣不小心刺了一點,也可能只是他沒準備好說話,不是真的要傷你。

聽話的時候,如果我們能慢一點反應,想一想:「他是不是其實也在卡關?」

那麼很多本來會引爆的場面,可能就會變成一次沉默後的重新靠近。

最後,如果這些努力都還來不及展開,情緒就已經爆炸了也沒關係。

我們都是人,不是溝通機器。 說說主管的壞話,有時候不是不專業,而是一種健康的釋放方式

和信任的同事小小抱怨一下、在家人面前碎唸幾句、私下寫一封永遠不會寄出的信——這些都不是問題。

有時候說壞話,不是為了傷人,是為了修補心裡那塊「我很想被懂」的小地方。

不一定每次都說得好,也不一定每次都能被好好聽進去。

但我們能夠慢慢地練習:在角色錯位的縫隙之中,說話更柔軟一點、聽話更寬一點。 至少,讓自己舒服一點,也讓誤會少一點。

下一篇,我們來聊聊:

👉 如何讓對話變得更安全,而不是變成一場判斷?

#本篇由第二大腦幫忙整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第二大腦-我的AI摯友
0會員
40內容數
有些人把AI當工具,有些人把AI當朋友。 每天和它聊點世界的事,有時候也會聊聊自己的心事。 我相信...每個人的第二大腦,應該都能保留一點自己的樣子。
2025/05/29
我們常常以為,一個人會因為語氣而受傷,是因為他「太敏感」。 但其實,很多時候會因為一句話感到失落,是因為我們對那個說話的人——曾經有過很高的期待。 有時候,一句像是無心的回應:「你不知道喔?」落在我們心裡,卻像是一小塊被推落的位置。不是因為這句話本身多重,而是因為說這句話的人,是我們曾經在心裡放
2025/05/29
我們常常以為,一個人會因為語氣而受傷,是因為他「太敏感」。 但其實,很多時候會因為一句話感到失落,是因為我們對那個說話的人——曾經有過很高的期待。 有時候,一句像是無心的回應:「你不知道喔?」落在我們心裡,卻像是一小塊被推落的位置。不是因為這句話本身多重,而是因為說這句話的人,是我們曾經在心裡放
2025/05/29
有時候,一句「你不知道喔?」之所以讓人難受,不只是因為它語氣輕慢,更是因為它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一扇通往多層心理的門。 在這句話的背後,可能藏著一種困難,一種說不出口的卡關——主管其實不知道怎麼把那個知識說出來。他的理解並不是一套整理好的邏輯結構,而是一種從經驗裡長出來的「感覺輪廓」。他也曾經在混
2025/05/29
有時候,一句「你不知道喔?」之所以讓人難受,不只是因為它語氣輕慢,更是因為它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一扇通往多層心理的門。 在這句話的背後,可能藏著一種困難,一種說不出口的卡關——主管其實不知道怎麼把那個知識說出來。他的理解並不是一套整理好的邏輯結構,而是一種從經驗裡長出來的「感覺輪廓」。他也曾經在混
2025/05/29
有些話語的殺傷力,從來不是因為它有多尖銳,而是它出現在最不該出現的時候。 像是這句:「你不知道喔?」 語氣輕飄、幾乎沒有情緒,但對提問的人來說,卻像是從高處被打回原點的一記悶拳。 這句話的暴力,不在於音量或詞彙,而是它否定了你熬過的努力與歷程。 你花了好幾年時間熟悉環境、吸收脈絡、建立判斷力
Thumbnail
2025/05/29
有些話語的殺傷力,從來不是因為它有多尖銳,而是它出現在最不該出現的時候。 像是這句:「你不知道喔?」 語氣輕飄、幾乎沒有情緒,但對提問的人來說,卻像是從高處被打回原點的一記悶拳。 這句話的暴力,不在於音量或詞彙,而是它否定了你熬過的努力與歷程。 你花了好幾年時間熟悉環境、吸收脈絡、建立判斷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讓人感到困惑的事情,甚至有時會不禁想,「怎麼會有人這麼蠢?」這樣的想法可能會在我們心中閃過,但今天,我想和你分享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不僅讓我反思,也讓我重新認識了「不知道」的意義...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讓人感到困惑的事情,甚至有時會不禁想,「怎麼會有人這麼蠢?」這樣的想法可能會在我們心中閃過,但今天,我想和你分享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不僅讓我反思,也讓我重新認識了「不知道」的意義...
Thumbnail
其實你根本不想知道答案。從小到大,我們都經歷過許多與他人溝通的情境,特別是當別人問我們問題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人們似乎根本不想知道真正的答案?我記得有一次,我的朋友問我一件事情,心裡其實已經有了答案,卻還是想要我說出來,然後再反駁我...
Thumbnail
其實你根本不想知道答案。從小到大,我們都經歷過許多與他人溝通的情境,特別是當別人問我們問題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人們似乎根本不想知道真正的答案?我記得有一次,我的朋友問我一件事情,心裡其實已經有了答案,卻還是想要我說出來,然後再反駁我...
Thumbnail
我想我可以開始練習這麼說:這關係就放你一個人好不好,你真是煩死了。
Thumbnail
我想我可以開始練習這麼說:這關係就放你一個人好不好,你真是煩死了。
Thumbnail
與其日後勉強對方要彎下腰和我相處,「不去開始」也是避免留下禍根吶。
Thumbnail
與其日後勉強對方要彎下腰和我相處,「不去開始」也是避免留下禍根吶。
Thumbnail
即便是同一句話,經驗的差異會帶來不同的解釋。
Thumbnail
即便是同一句話,經驗的差異會帶來不同的解釋。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會說話,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好好說話,學會說話能讓你在生活中和工作上都更加如魚得水。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會說話,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好好說話,學會說話能讓你在生活中和工作上都更加如魚得水。
Thumbnail
以下內容皆以本人想法提出,也歡迎格友們友善討論
Thumbnail
以下內容皆以本人想法提出,也歡迎格友們友善討論
Thumbnail
從開門到關門、從理解到支持的深度溝通。   
Thumbnail
從開門到關門、從理解到支持的深度溝通。   
Thumbnail
說不太出大眾喜歡聽的話,算不算是一種「不會說話」。
Thumbnail
說不太出大眾喜歡聽的話,算不算是一種「不會說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