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懂事」成為你的職場詛咒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我可以理解,他當主管也很辛苦。」

「我覺得還好啦,我沒那麼玻璃心。」

你是不是也曾經這樣對自己說過?

但這些話,真的是你心裡的聲音,還是你學會了「不可以覺得痛」?

一位被「合理化傷害」綁住的主管

Linda 是一位科技業中階主管,外表溫和理性,對部屬有求必應,對上層也永遠配合。然而她私下常常感到極度疲憊與被利用。

有次,她主導了一個關鍵專案,結果功勞卻被主管全數收走,甚至連她的名字都沒被提起。但當我們聊到這件事時,她只是淡淡地說:

「這沒什麼啦,他們也有壓力,而且我不是為了被表揚才做事的。」

聽起來很成熟,對吧?

但其實她心裡憤怒、失望,甚至覺得自己被剝奪。但多年來,她早已習慣把這些感受吞下去,並轉化成看似寬容、體諒的「合理化」。

合理化,其實是一種不敢面對創傷的防衛

「淡化與合理化」其實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

這不代表你沒受傷,而是你學會了怎麼「看起來沒事」。

你越能為傷害找理由,越可能是在自我麻痺。問題是,這些未處理的傷痛,不會憑空消失,它們會「轉移」:

  • 在部屬身上變得特別敏感,容不得失誤。
  • 對同儕冷淡疏離,不再信任合作。
  • 或是在社群媒體上,無意識地釋放憤怒與批判。

傷痛一旦被否認,最終只會換一個形式出現。

停止否認情緒,才有真正的修復

  1. 允許自己受傷:不是軟弱,而是勇敢。面對「我很委屈」、「我真的很生氣」,是自我覺察的第一步。
  2. 把「體諒別人」的習慣,換成「也體諒自己」:成熟不是一味包容,而是知道何時該設界線。
  3. 找一個安全的出口:可以是信任的朋友、教練或心理專業者,讓你把那些年你說服自己不痛的傷,慢慢說出來。
  4. 覺察「情緒的轉移」:當你發現自己無故對某人發怒或退縮,停下來問自己:「這真的是他的錯,還是我把舊的情緒轉嫁給他?」


“What you resist, persists.”——心理學家Carl Jung

你壓抑的,不會消失;反而會以更強烈的方式回來找你。

寫給每一位在職場中壓抑自己的你:

你不是脆弱,而是太堅強。堅強到連自己的痛,都選擇不承認。

但你知道嗎?真正的勇敢,不是說「我沒事」,而是願意說出「我受傷了」。

當你一再替別人找理由,試圖讓傷口變得「沒那麼嚴重」,你其實也在否定那個曾經為了生存、為了不被丟下而默默忍耐的自己。

那個人,也許就是你。

請你記得:你的感受,不需要比較才算數,不需要合理化才有價值。

你的委屈,不需要換成寬容才被允許存在。

你值得被看見,不是因為你撐住了多少痛,而是你本來就有被善待的資格。

從今天起,不用再替別人的行為找藉口,試著把手伸向自己,說一句:

「我懂你很辛苦,我會陪你慢慢好起來。」

如果這篇文章有觸動你心中某個角落,也許你可以把它分享給正在「假裝沒事」的朋友,讓他知道——他不是一個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1.9K會員
573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2025/05/31
當主管開始「放空」、情緒冷漠,不一定是能力問題,可能是內心創傷的防禦反應——否認。面對羞辱或傷害,否認能暫時麻痺痛苦,卻也讓人與自己、與團隊情感斷聯。真正的領導力,是有勇氣承認脆弱,修復情緒連結。否認保護了過去的你,但面對,才能帶你走向更成熟的領導境界。
Thumbnail
2025/05/31
當主管開始「放空」、情緒冷漠,不一定是能力問題,可能是內心創傷的防禦反應——否認。面對羞辱或傷害,否認能暫時麻痺痛苦,卻也讓人與自己、與團隊情感斷聯。真正的領導力,是有勇氣承認脆弱,修復情緒連結。否認保護了過去的你,但面對,才能帶你走向更成熟的領導境界。
Thumbnail
2025/05/30
當員工出現情緒化、逃避或冷漠行為時,表面看似難搞,實則是他們在「戰、逃、僵」的自我防衛機轉中求生。戰,是控制他人來避免受傷;逃,是控制自己以避免混亂;僵,則是封閉感受以減少痛苦。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是主管帶領團隊邁向安全與信任的第一步。
Thumbnail
2025/05/30
當員工出現情緒化、逃避或冷漠行為時,表面看似難搞,實則是他們在「戰、逃、僵」的自我防衛機轉中求生。戰,是控制他人來避免受傷;逃,是控制自己以避免混亂;僵,則是封閉感受以減少痛苦。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是主管帶領團隊邁向安全與信任的第一步。
Thumbnail
2025/05/29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職場中,表現優異卻仍深感孤獨的內在掙扎。許多人努力追求成功,其實是為了獲得認可、避免被排斥。透過真實職場案例與心理學解析,並溫柔提醒:你不需靠表現來證明自己值得被愛。當你願意看見並接納真實的自己,才是真正自由與療癒的開始。
Thumbnail
2025/05/29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職場中,表現優異卻仍深感孤獨的內在掙扎。許多人努力追求成功,其實是為了獲得認可、避免被排斥。透過真實職場案例與心理學解析,並溫柔提醒:你不需靠表現來證明自己值得被愛。當你願意看見並接納真實的自己,才是真正自由與療癒的開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說的 我覺得不應該討論這個話題 其實是因為我知道 我瀕臨崩潰了 但是卻傷害你了
Thumbnail
我說的 我覺得不應該討論這個話題 其實是因為我知道 我瀕臨崩潰了 但是卻傷害你了
Thumbnail
如果你放不下,那就先允許自己晾著。但不要因為它而覺得礙眼。 如果你無法原諒,那就允許自己記著,但不要讓它影響了你的情緒。 如果你找不到合適的心情面對,那就陪伴當下所有的情緒、擁抱那個受傷的自己。 如果你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回應,那就暫時迴避、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做出後悔的決定。 我們都有不想
Thumbnail
如果你放不下,那就先允許自己晾著。但不要因為它而覺得礙眼。 如果你無法原諒,那就允許自己記著,但不要讓它影響了你的情緒。 如果你找不到合適的心情面對,那就陪伴當下所有的情緒、擁抱那個受傷的自己。 如果你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回應,那就暫時迴避、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做出後悔的決定。 我們都有不想
Thumbnail
近期給自己一點推力,做了一件原本不喜歡的事情。
Thumbnail
近期給自己一點推力,做了一件原本不喜歡的事情。
Thumbnail
最近好幾位朋友在工作上遇到困難,影響情緒,為免每日承受巨大的心理煎熬,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辭職。之所以會向我傾訴自己所受的委屈,其實是請我協助修改辭職信。
Thumbnail
最近好幾位朋友在工作上遇到困難,影響情緒,為免每日承受巨大的心理煎熬,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辭職。之所以會向我傾訴自己所受的委屈,其實是請我協助修改辭職信。
Thumbnail
你知道自己平常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往往與我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關聯嗎?你是否曾經有過,因為一時不察的無心而冒犯或傷害他人,到最後,連彼此關係為何會出現裂痕的原因都不明白的情形呢?「我說話、做事,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你硬是要把它想偏,我也没有辦法!」當別人對你的言行產生誤解時,你認為
Thumbnail
你知道自己平常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往往與我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關聯嗎?你是否曾經有過,因為一時不察的無心而冒犯或傷害他人,到最後,連彼此關係為何會出現裂痕的原因都不明白的情形呢?「我說話、做事,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你硬是要把它想偏,我也没有辦法!」當別人對你的言行產生誤解時,你認為
Thumbnail
電子書系列心得 - 哪有工作不委屈, 不工作你會更委屈:那些打不垮我們的, 只會讓我們更堅強。 同一件事情帶給兩個不同人的影響會完全不同。 全看當事人怎麼面對。
Thumbnail
電子書系列心得 - 哪有工作不委屈, 不工作你會更委屈:那些打不垮我們的, 只會讓我們更堅強。 同一件事情帶給兩個不同人的影響會完全不同。 全看當事人怎麼面對。
Thumbnail
2020/03/07 改變常常都不會愉快舒服,甚至,很多時候是痛苦,我們壓抑住的情緒情感,會增強黑暗的感受,可是很多時候,我們其實不知道自己這麼做了。 我們對生活中很多事物的無力感,對生命裡很多經歷的挫折感,也都會形成能量影響這個世界,同樣的,我們給彼此的溫暖關懷,溫柔微笑,支持稱讚,也會流
Thumbnail
2020/03/07 改變常常都不會愉快舒服,甚至,很多時候是痛苦,我們壓抑住的情緒情感,會增強黑暗的感受,可是很多時候,我們其實不知道自己這麼做了。 我們對生活中很多事物的無力感,對生命裡很多經歷的挫折感,也都會形成能量影響這個世界,同樣的,我們給彼此的溫暖關懷,溫柔微笑,支持稱讚,也會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