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這些經歷?
✅在陌生人的聚會中,你感覺能量被一點點抽乾,回家後需要獨處好幾個小時才能重新充電?
✅聽到別人爭吵或大聲說話時,你的內心感到很不安?✅在嘈雜的咖啡館或捷運上,你無法專注,只想逃離那些聲音?
✅面對朋友或家人的情緒風暴,你總是被捲入其中,事後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平復?
如果這些情境讓你深有共鳴,那麼你和我一樣,可能是一位「內向型共感人」。
從困擾到接納的轉變歷程
我曾經厭惡自己這種「過度敏感」的特質。年輕時,我總是勉強自己參加不想去的社交活動,在團建中躲在角落偷偷翻閱背包裡的書籍。我把大部分的大學時光花在圖書館裡,因為只有在那種「無聲勝有聲」的環境中,我才能真正放鬆。
在哈佛教育研究所求學期間,我經常坐在Widener Library和Lamont Library中,被那種寧靜而充滿智慧的氛圍深深吸引。那時我開始明白,也許這不是缺陷,而是一種不同的存在方式。
敏感如何成為我的職業優勢
年過半百的現在,我終於理解那個曾經困擾我的「共感」體質,其實是我從事教職最寶貴的資產。這種天生的敏感讓我能夠:
- ↘️快速察覺學生的情緒變化:我可以從細微的表情或語調中,讀懂學生內心的困惑和掙扎
- ↘️建立深度的師生連結:學生們感受到我的理解,更願意敞開心扉
- ↘️創造安全的學習環境:我知道如何避免那些可能傷害敏感學生的情境
學會保護自己的能量
隨著年齡增長,我學會了一些重要的自我保護策略:
✅設立清晰的界線:我現在會用堅定的語氣拒絕那些會消耗我能量的社交邀約,不再為此感到愧疚。
✅選擇性接收資訊:我避免觀看暴力電影或負面新聞,為自己營造一個相對平和的資訊環境。
✅智慧地處理衝突:當遇到過度情緒化的場面時,我會暫時退場,給自己時間和空間來處理這些複雜的情況。
✅平衡照顧與自護:當我發現自己在照顧他人時忽略了自己的內心健康,我會暫停,重新設立合理的界線。
一本改變認知的書
如果你也想學會如何將敏感轉化為優勢,我強烈推薦朱迪絲・奧洛夫醫師的《共感者的生存指南:高敏感族的生活策略》。
這本書不只是理論,而是一位精神科醫師兼共感者的實戰經驗分享。奧洛夫醫師用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幫助我們理解敏感的科學基礎,更重要的是,她提供了具體可行的策略:
- ✅如何管理情緒過載
- ✅如何在人際關係中保護自己
- ✅如何在工作場所中發揮敏感的優勢
- ✅如何將敏感視為天賦而非負擔

圖片出處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9457?srsltid=AfmBOoqXjIsWA4DLVcb3LBZt0Gx2a4R1cIKwuTxWIYVZnSelLDJv05kH
給同路人的話
親愛的共感人,你的敏感不是需要被「治癒」的問題,而是需要被善用的天賦。這個世界需要你的同理心、直覺力和深度感受能力。
學會愛護自己的敏感,為它設立適當的界線,你會發現這份特質將成為你人生中最珍貴的資產。就像我一樣,從曾經的困擾者變成了受益者,你也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之道。
讓我們一起擁抱這份敏感的禮物,在這個需要更多理解和同情的世界中,發光發熱。
圖片出處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9457?srsltid=AfmBOoqXjIsWA4DLVcb3LBZt0Gx2a4R1cIKwuTxWIYVZnSelLDJv05k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