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當我們「沒做好」時,就會開始責備自己:「怎麼那麼糟糕?」「我真是沒用。」
以為只要嚴厲批評自己,就能進步。可事實卻是:越批評,情緒越低落,越沒有動力,甚至不敢再嘗試。
其實,真正能讓自己成長的,不是自我批評,而是自我回饋。想要學會正確「自我批評」,可以先從這三個步驟開始:
🌟 第一步:承認事實,但不給自己貼標籤
「沒做好」確實是事實,但它只是當下的結果,不代表你整個人的價值。
一次報告沒寫好,不代表你沒能力;一次考試失利,也不代表你是失敗者。要把「事件」和「自我價值」區分開,避免因為一次錯誤就全盤否定自己。
✅ 例子:「簡報有點亂,下次可以準備更清晰的架構。」
🌟 第二步:把「批評」換成「行動」
很多人以為「責備自己」就能進步,但真正的改變來自具體的行動,而非情緒性的批評。
當發現自己在自責時,先問問自己:「這樣的批評,能幫助我進步嗎?還是只會讓我更痛苦?」如果答案是後者,就該把批評轉化成具體行動。
✅ 問自己:「我可以怎麼做得更好?」
🌟 第三步:記住進步,而不只看失敗
人類很容易放大錯誤,卻忽略了自己的進步。
試著每天問自己:「今天有哪件事比昨天做得更好?」這樣能幫助自己累積信心,減少對失敗的恐懼。
真正的「自我批評」,不是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而是把每次「沒做好」當成學習的機會。對錯誤誠實,對自己溫柔,才能讓你從挫折裡成長,持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