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這麼晚才決定當YouTuber?原因只有一個字:臉!
我之前說過,我想當 YouTuber 這件事卡了整整三年,原因很簡單:我不想露臉。
因為露臉之後要注意的事實在太多了:
表情、態度、語氣、內容,還有那張會不停出現在全世界面前的「臉」
這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高難度挑戰。
頻道變成我最強的自我調整工具
頻道開張後,我發現 YouTube 反而成了我改變自己的最佳工具
我是個有點吹毛求疵的人,光是影片的形式,我就反覆調整過無數次
即使已經錄好幾集,只要覺得「臉看起來很怪」(對啦我就是那麼重視外貌🤣)
我就會全部重來
你們在頻道上看到的每一集,都是我審核多次才敢放上去的(累~)。
從不化妝,到被自己的素顏嚇到
剛開始錄影時我沒有化妝,只有用後製加腮紅,臉做了一些磨皮加濾鏡,自己塗個口紅(有幾集還塗歪😭)。
我從小就不習慣化妝,再加上我老公一直說我化妝超醜,被他洗腦之下我就沒有在化妝,而且我的生活很少遇到要化妝的場合,自己也已經很習慣沒有化妝的自己。
但是有一天我嘗試化妝錄影,一錄之下,我發現之前錄的也太素了吧(此時我真的很想殺老公),我整個嚇壞,所以近期錄的我決定開始化妝,要不然真的好像歐巴桑在跟大家聊天嗎?
觀看自己影片,就像觀看一場「自己的表演」
開頻道之後,我不只觀察外貌,還觀察到更多:
- 語速太快
- 表情太機車
- 數位醫美過頭
- 部分內容對入門者來說太難懂
- 縮圖設計不夠清楚…
- 人可能太大有壓迫感…
這些問題,都是「影片上架後」我才發現的。
因為我真正成為了觀眾,也就是所謂的——觀察者。
什麼是觀察者?就是站在「第三者視角」看自己
這其實是我平常就在練習的能力,只是當了 YouTuber 後,一切都被放大好幾倍。
觀察者就是用第三者、旁觀的角度去觀看自己的一切行為
當我們這樣做的話
我們很容易站在一個覺察的視角去看見自己所有的行為模式(這部分其實能延伸到佛法、量子物理學……未來我會再慢慢分享。)
當演員也當導演:自己可以馬上調整劇本
今天我是用一個比較「落地」的說法來跟你們解釋觀察者的視角是什麼,而這樣的體驗是從我自身的經驗得出的結論(可以看這集的影片裡面有說這個經歷是什麼)
後來我才知道佛法早就說過類似的概念了…
成為觀察者可以立刻讓我們有一個警覺,並立刻改變我們的行為
畢竟我們人類的設計是非常奇怪的 : 我們永遠看不見自己的臉
你可能甚至連自己走路是什麼姿態都不知道
就像我一天到晚被人說臉臭
但是我一直以為自己長的明明很無害一樣…
成為觀察者是什麼感覺,就是你會感覺到自己只是一個演員
就像我目前正在嘗試當靈性youtuber,於是我會一直觀看自己的演出
當我把每一集的自己看過之後
我會用一個「評審」的角度去看自己需要調整的地方
進而針對評審的建議去做修正
你們可能在我的頻道上會觀察到,我目前講話的風格還不是那麼一致
因為我一直在調整,一直在改變
這都不是因為有誰跟我說了什麼建議
而是因為身為評審的那個我,給出了建議
而這種修正的能力,就是從觀察者視角誕生的。
每個人都在演,問題是你有沒有看見自己在演什麼?
回到我們的日常生活
其實,我們每天都在演出,只是你有沒有意識到而已。
如果你常常用一個觀察者的視角觀看自己的「演出」
我想你會注意自己的台詞是什麼
例如你想追一個女孩,你會謹慎的說出那些讓她開心的話
你的每一句台詞都會在心裡想一遍
如果你今天跟老公有口角,你會有意識的選擇哪些話要不要說出口
光是這樣改變台詞的練習
我們的人生劇情可能大不相同。
如果你願意常常用觀察者視角看自己的人生
你會開始調整自己的「劇本」
從台詞、語氣、表情、反應,一點一滴地改變
而這些小小的變化,最終就會改變整齣戲
我的頻道 = 我的修行場
頻道開張至今才不到一個月,但我已經感受到一種「人間修行」的力量
我暴露自己的臉(又講到臉了)、想法、經歷與感受
而這些曝光正在迫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整理與修正自己
最棒的是,它讓我整理自己所有的體驗,而且是強迫式的
我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長與經歷
就像做一部分集紀錄片一樣
順便還提升了化妝技術🤣🤣🤣🤣🤣🤣🤣🤣
為什麼要成為觀察者?因為它會直接提升你的意識
成為觀察者最大的好處,就是直接提升意識狀態
一旦有了覺察,你就會開始選擇不同的行為
選擇不同的行為,你就會說出不同的話、做出不同的反應
然後你的人生劇情,真的會開始不一樣
這一切,和玄學無關,跟宗教也沒什麼關係
就只是:你開始看見了自己。
當然,如果我們真的用佛法來講觀察者視角的話,成為觀察者甚至可以讓你開悟。
為什麼你不需要懂佛法,也可以活得更清醒
雖然佛法早就講過這些概念
但你不需要先懂佛法,才開始練習「觀察者視角」
只要你願意站出來看見自己的一言一行
你就開始走上了「覺醒」的路
相關影片:一個立刻可以改變行為模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