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食物』與『垃圾視頻』:一段從滑手機滑出來的自省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當我忽然警覺我也愛看短視頻,是在近兩個月前的某個凌晨兩點。

那天我在忙碌了一天之後,本來只是想打開手機放鬆一下,但卻一如往例的:一支接一支地滑了快二小時。等我反應過來的時候,覺得手機螢幕越來越刺眼,我的眼睛乾澀、心情卻空空的。

那一刻,我突然發現:在之前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內,已經不是我自己自主的在選擇娛樂,而是被某種看不見的『慣性』牽著走。

其實對於「上癮」我並不陌生。

我很愛吃很多垃圾食物,例如洋芋片,燒烤與鹹酥雞,而且覺得不配上可樂就不過癮。(現在已經換成無糖飲料=(^.^)= )

raw-image

垃圾食物和垃圾視頻,好像是兩個不同領域的陪伴,但仔細一想,它們的邏輯驚人地相似 — 快速、便捷、刺激、暫時讓你覺得舒服,然後留下來的是空洞,與再一次重複的需求。

我沒有打算批判這兩樣東西。

說實話,短視頻和鹹酥雞都真的蠻爽的。我只是開始好奇,為什麼當我較之前多了一些空閒時間時,我會那麼自然地把時間交給它們?這些選擇是我真的「想」做的,還是只是因為做起來「最簡單」?

大家都知道,無論是高鹽高糖的食品,還是演算法推薦的短視頻內容,它們都針對大腦的多巴胺系統下手。

當我們吃下一塊甜甜圈、或刷到一支搞笑影片的時候,大腦會給我們一個小獎勵 — 快感、滿足,但很快就退去。這種「快感短路」的循環,讓人一不小心就滑進去了。

即使如此,說真的,我還是不認為滑手機或吃炸雞是什麼「壞事」。

我真正讓我在意的,是我發現自己很難自主的停止。

而且,我還突然發現:以前的我可以輕鬆的看完一本書,現在卻常常無法靜下心來。只要手機一有來訊,我就容易分心;以前吃飯會配音樂,現在配的是短影音;以前週末會想去外面散步,現在只想躺平放空。

而這些變化,沒有人強迫我,是我自己「自願選擇」的。但回頭看,這些選擇也許只是自己「無感地滑進去」,並不是我真正想過的生活樣子。

所以我開始練習做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

比如關掉所有的社群『來訊通知』,吃飯時盡量不配著手機視頻,出門走路時也偶爾不帶降噪耳機。

這些小改變一開始會讓我有點小焦躁,因為沒有了隨時隨地的「內容餵養」,整個世界好像變得有點寡淡。

但慢慢地,我發現自己的思路變的比之前更敏銳,在腦袋裡有了更清晰的自我對話,我可以更清楚地盤問自己很多事,例如:「現在的我,是不是只是在逃避些什麼?」

我想我仍然會吃炸雞,也還是會滑短影片。

而我想學會的是:不是什麼都不能做,而是不能『只做這些』。

..........................................

上面這篇短文是我想要給自己留下的小提醒。

有時候,自省也不是要對抗什麼,而是提醒自己:就算現在生活中充滿了刺激與便捷,我們其實還有選擇。

我們仍可以決定 — 在某些時候,不要求那麼快樂,也不要求那麼滿足,以換得一份心中的踏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世安哥的人資『跨界思維』
251會員
331內容數
2025/06/06
本篇文章解析講師顧問經營個人品牌的三大面向:個人好感形象、議題觀點輸出、專業效應轉化,並區辨品牌與口碑的三大差異。強調現代講師不僅要有專業,更需設計被看見、被理解與被信任的完整路徑,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突圍。
Thumbnail
2025/06/06
本篇文章解析講師顧問經營個人品牌的三大面向:個人好感形象、議題觀點輸出、專業效應轉化,並區辨品牌與口碑的三大差異。強調現代講師不僅要有專業,更需設計被看見、被理解與被信任的完整路徑,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突圍。
Thumbnail
2025/06/05
本文探討閱讀小說如何提升情商和職場能力,特別是具備上帝視角的小說,能訓練讀者從多重視角理解他人,提升同理心、心理彈性及衝突化解能力,並應用於職場溝通、領導及跨文化合作。文中並推薦六部小說作為練習素材,以及設計企業內訓模組,例如小說導讀型工作坊、角色視角重構訓練營和部門共讀挑戰賽等。
Thumbnail
2025/06/05
本文探討閱讀小說如何提升情商和職場能力,特別是具備上帝視角的小說,能訓練讀者從多重視角理解他人,提升同理心、心理彈性及衝突化解能力,並應用於職場溝通、領導及跨文化合作。文中並推薦六部小說作為練習素材,以及設計企業內訓模組,例如小說導讀型工作坊、角色視角重構訓練營和部門共讀挑戰賽等。
Thumbnail
2025/06/03
許多新進HR夥伴追求能見度高的技能,卻可能忽略核心人資管理專業。本文探討HRBP所需紮實根基,並提出培養學習節奏的建議,包含平衡工具使用與制度理解、向資深HR請教、從「被需要」的角度設計能力養成等,強調紮實的制度知識、人性理解、策略敏感度與溝通耐心在HR專業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6/03
許多新進HR夥伴追求能見度高的技能,卻可能忽略核心人資管理專業。本文探討HRBP所需紮實根基,並提出培養學習節奏的建議,包含平衡工具使用與制度理解、向資深HR請教、從「被需要」的角度設計能力養成等,強調紮實的制度知識、人性理解、策略敏感度與溝通耐心在HR專業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檢視自己與物品之間的關係,進而規劃美好未來的願景。
Thumbnail
★檢視自己與物品之間的關係,進而規劃美好未來的願景。
Thumbnail
聽到同事分享家人怎麼浪費 新鞋子採到狗屎,只穿一個星期的新鞋就丟掉。 吃了一口的零食,不是想像的味道,也是丟掉。 我發現,我們的垃圾愈來愈多,產品愈賣愈多,東西愈買愈多,環境沒有變比較好,物慾也沒有因此解決。 重點是心境 地球只有一個,土地汙染後就不能用了。 近期看了一些零廢棄的網路
Thumbnail
聽到同事分享家人怎麼浪費 新鞋子採到狗屎,只穿一個星期的新鞋就丟掉。 吃了一口的零食,不是想像的味道,也是丟掉。 我發現,我們的垃圾愈來愈多,產品愈賣愈多,東西愈買愈多,環境沒有變比較好,物慾也沒有因此解決。 重點是心境 地球只有一個,土地汙染後就不能用了。 近期看了一些零廢棄的網路
Thumbnail
一、減法的生活 1.物品的斷捨離 打造零雜物的空間,讓生活中只留下自己現在有在使用的物品,將物品控制在管理的質與量中 2.資訊的斷捨離 除了減去多餘的物品外,資訊也須斷捨離,留意生活中進入你的資訊,網路自媒體平台發達,滑手機時帶給你的都是哪些訊息,也許很多是煽動你購物慾的熱銷商品,或想滿足你
Thumbnail
一、減法的生活 1.物品的斷捨離 打造零雜物的空間,讓生活中只留下自己現在有在使用的物品,將物品控制在管理的質與量中 2.資訊的斷捨離 除了減去多餘的物品外,資訊也須斷捨離,留意生活中進入你的資訊,網路自媒體平台發達,滑手機時帶給你的都是哪些訊息,也許很多是煽動你購物慾的熱銷商品,或想滿足你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清理雜物的習慣?對於清理雜物,說實話我都難以下手。總想着雜物之所以成為我的物品、被我帶回家一定有它的理由,可能可以在某些時候助我一把。或者是記載了一段回憶,物品令我回想起當時經歷了愉快時光,即使不會常拿出來,也不捨得掉丟。今次想說一下我放棄了放置四年的追星應援物。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清理雜物的習慣?對於清理雜物,說實話我都難以下手。總想着雜物之所以成為我的物品、被我帶回家一定有它的理由,可能可以在某些時候助我一把。或者是記載了一段回憶,物品令我回想起當時經歷了愉快時光,即使不會常拿出來,也不捨得掉丟。今次想說一下我放棄了放置四年的追星應援物。
Thumbnail
去年3月搬完家之後,除了想跟想環境熟悉之外,我也想重新認識自己。於是我開始著手整理在疫情期間,隨手寫的童年,回當時的IG限動找感覺。每天起床先對著電腦冥想2小時,再出門工作⋯ 忘記這樣的日子多久了,我開始不再是對著電腦冥想,而是開始打字,打打刪刪⋯電腦的垃圾桶堆滿了我的胡言亂語。 七個月之後,我
Thumbnail
去年3月搬完家之後,除了想跟想環境熟悉之外,我也想重新認識自己。於是我開始著手整理在疫情期間,隨手寫的童年,回當時的IG限動找感覺。每天起床先對著電腦冥想2小時,再出門工作⋯ 忘記這樣的日子多久了,我開始不再是對著電腦冥想,而是開始打字,打打刪刪⋯電腦的垃圾桶堆滿了我的胡言亂語。 七個月之後,我
Thumbnail
好想把自己扔進書堆裡/ 當我厭倦了將近一個月沒有假的生活/ 當我想讓周遭環境稍稍安靜下來/ 當我想要短暫關機/ 暫時進到一個與現實有點距離的世界
Thumbnail
好想把自己扔進書堆裡/ 當我厭倦了將近一個月沒有假的生活/ 當我想讓周遭環境稍稍安靜下來/ 當我想要短暫關機/ 暫時進到一個與現實有點距離的世界
Thumbnail
各位晚安 不瞞各位說,我其實是個重度手機沉癮的人大概是在2021或是2022開始染上這個惡習 近期...恩,其實也不算近期,我大概已經執行了6個月以上了 我開始封鎖了某些好友的現實動態,為甚麼? 因為我實在是太在意那些人的動態了 那些人裡面有好友/同事/陌生人/甚至是我追蹤的部落客像是那些
Thumbnail
各位晚安 不瞞各位說,我其實是個重度手機沉癮的人大概是在2021或是2022開始染上這個惡習 近期...恩,其實也不算近期,我大概已經執行了6個月以上了 我開始封鎖了某些好友的現實動態,為甚麼? 因為我實在是太在意那些人的動態了 那些人裡面有好友/同事/陌生人/甚至是我追蹤的部落客像是那些
Thumbnail
只有在垃圾堆裡尋食物
Thumbnail
只有在垃圾堆裡尋食物
Thumbnail
過減速生活的人會選擇較小的住所,不當屋奴;降低外食頻率,關心吃進肚子的東西;在消費時精打細算,好好用錢;追求品質,但不為虛榮或慾望而買;經常享受與親友共度的悠閒時光,而非老是加班。 說到底,排除生命中不需要的人、事、物,正是為人生簡中和減速的關鍵所在。
Thumbnail
過減速生活的人會選擇較小的住所,不當屋奴;降低外食頻率,關心吃進肚子的東西;在消費時精打細算,好好用錢;追求品質,但不為虛榮或慾望而買;經常享受與親友共度的悠閒時光,而非老是加班。 說到底,排除生命中不需要的人、事、物,正是為人生簡中和減速的關鍵所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