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就這樣嗎?為什麼需要寫作呢?

7Lun-avatar-img
發佈於生活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I mostly use my pen to write down quotes, poems and lyrics that I want to remember…

這篇文章原本是我部落格的第一篇。當時想用近兩年的生活變化來說明,透過文字表達,不僅是一種「紀錄」,也是「證明」,更是一種「無聲的表達」。不過,因為內容鋪成過於冗長,讓人不容易抓住我想傳達的重點,所以我決定用另一種寫作方式來呈現。

未生出芽

早在2021年的期間,因為三級警戒,只能待在家裡,頓時發現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被迫改變,想寫一寫疫情前後的我們改變什麼,但因為當時還在忙著研究所的考試,就胎死腹中。但我居然不知道,後來的生活居然這麼失控...

破土初芽

就在2025年6月,因為參加了一個程式培訓營,老師們鼓勵我們用寫文章的方式,將學習過程用自己能理解的語言記錄下來,當作自己的程式成長日記。這不僅能清楚看到自己的進步軌跡,也能在未來面試時,作為有力的輔助。

而我現在已經裸辭兩個月了,正處在一個有點尷尬的階段。接下來打算報名一個為期九個月的前端程式課程,但我不太想只單純當全職學生。

為什麼?因為對我來說風險太高了,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本來就不是我的風格。而且我這個人也閒不下來,會想找個實習做做看,一方面還是可以保持在職場的節奏,另一方面也能多少補貼一下生活開銷。

但現在正好碰上畢業季,實習職缺幾乎都只開放給在學學生,變相讓求職變得更難了些。所以與其焦慮,不如重新啟動當初胎死腹中的計畫,讓它重獲新生!

嫩芽初綻

前情提要說明完畢,直接切入主題吧!

為什麼需要寫作呢?其實,也不一定非得寫作不可(有些讀者現在心裡想著到底在說三x吧)

現在記錄生活的方式有非常多,像是 Facebook、Instagram、Threads、Retro、小紅書⋯⋯這些社群平台都能隨時留下生活的點滴。看到一張照片,常常會想起當時的回憶;聽到一首歌,也可能突然想起某個階段的自己。有這麼多的方式可以紀錄生活,那為什麼我們還要選擇寫作呢?

萌芽波折

因為人很容易忘記,前面提到的那些記錄方式確實都很實用,也很容易上手。但你還會記得當時的情緒嗎?那份壓力,你是怎麼度過的呢?

我想說的是,心靈層面的轉化。人常常在無意識中否定自己的能力,但其實在不知不覺中,你已經比過去的自己進步很多了。 當然,我自己也常會陷入懷疑人生的低潮。這時候,如果你能把這些感受寫下來,就會發現,原來自己已經走了這麼遠,不禁讓人重新燃起一絲希望。

其實,寫作沒那麼困難,不需要把它想得太複雜。手機備忘錄隨時能記錄,IG的小號(現在大家應該都有好幾個吧)也可以寫很多文字。不需要寫得很正式、很華麗,隨性一點,怎麼舒服怎麼記錄就好。這樣你才能清楚看到自己的成長痕跡。

萌芽茁壯

回到筆者身上,對我來說,2023 到 2025 這兩年間,改變了我很多生活方式和想法,也讓我學會換位思考。這些轉變,其實都是透過 IG 上那些零碎的紀錄,一點一滴拼湊出來的。

以下為筆者2023年的經歷

2023 年,對我來說,是人生一個重大的轉折點。

那時我還是學生,放棄了自己辛苦準備 9 個月才考上的研究所。

也許有人會問:「這算是什麼大事嗎?」確實,對別人而言可能不是什麼天大的事,但對我來說,那是一個我終於正視自己、停止逃避現實的開始。

我考上的是某國立大學的財金研究所。原本我規劃在碩一時修完所有課程,碩二就能去企業實習,完美銜接職涯。聽起來很理想,對吧?

當時我也積極參與不同的活動,為了訓練自己上台說話的能力,接下了書報長的職位(簡單說,就是主持系上演講活動);另外也應徵了系辦的工讀生,因為只需要排一個早上的時間,看起來很能兼顧。那時我碩一上修了 16 學分(畢業需 36 學分),第一學期就這樣撐過去了。

但到了碩一下,事情開始失控。課程學分變成了 19,工作與職務仍在繼續。接著,我又成了某位教授的助教。壓力接踵而來,也許是上學期確診後身體還沒完全康復,又或是課業與職責堆積如山,讓我開始感到身心俱疲。當時我還會責怪自己抗壓性太低,想著:「如果連這點壓力都撐不住,那將來出社會,不就真的成了爛草莓嗎?」

我撐著,但身體已經發出了警訊:長期睡眠不足、皮膚莫名起疹、手指破皮乾裂、持續一個月吃藥都沒改善。課堂上幾乎每門課都要報告,儘管我盡力把報告分散到每個月處理,還是覺得每天都像在追趕進度——報告、工讀、助教工作輪番上陣。

某天,我突然問自己:「我到底為什麼要念研究所?」

其實,當初考研究所的理由非常簡單。2021 年疫情三級警戒,臨近畢業的我對未來毫無頭緒。有天朋友問我要不要一起考研究所,我就說:「好啊。」就這樣開始了。也是一種彌補,因為我大學時轉系沒成功,沒能如願讀財金系,想說研究所圓個夢。

但讀了之後才發現,和我想像差很多。我以為能學到實務技能,結果大部分時間都在讀理論與論文、準備報告。這讓我開始質疑:

「我為什麼不直接去上班?」 「這些理論,真的在職場上會用得上嗎?」 「還是只是為了學歷,讓起薪高一點?」 但即使如此,起薪高不高還是要看能力吧?極端一點想,大學同學工作兩年後的薪資,可能跟我畢業時差不多,那我用兩年換來的,到底是什麼?

這些想法與壓力交織在一起,讓我終於鼓起勇氣和家人提出:「我想休學。」這樣的生活,不是我要的,加上長期的身心壓力與生病,我意識到—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休學」對我來說是非常困難的決定。身為一個完美主義者,怎麼可以半途而廢?我一度無法接受。但我的身體與心理,早已無法負荷。當時的我,根本無法冷靜地判斷什麼是對自己最好的,只知道:我真的需要休息。

提出休學之後,很多朋友勸我:「再撐一下就好了,你都已經考上研究所了,這樣放棄太可惜了。」也有人覺得我抗壓性太低。

但他們不知道,身為助教與書報長的同時還要兼顧學業,每天都像是在跑馬拉松,不是說撐就能撐過去的。

幸好,我的家人支持我的決定。這份理解與接納,成了我從低潮中慢慢浮出的第一道光。

茁壯成長

在這個資訊極為發達、聲音無所不在的時代,我們真的還能清楚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麼嗎?生活中太多外在的影響,太多聲音不斷干擾。我們是否還能堅持自己的想法、不被牽著走?

我很慶幸,當時的我有把這一切記錄下來。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個 loser,而是為了誠實面對現實,看清自己的處境後,勇敢做出取捨。

很多時候,感受只有自己最清楚。別人看到的只是表面,不會知道你經歷了多少辛苦與掙扎。而也正是這些累積的感觸,推動著我一步一步改變自己,讓我更勇敢去嘗試不同的生活方式。

所以,接下來的 2024、2025 年,我把更多時間花在認識自己、調整自己。這段過程也讓我慢慢明白,與其一直迎合外界的期待,不如回頭傾聽自己的聲音,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生機盎然

其實人生就是這樣,沒有什麼好去評論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難與課題,不是誰比誰辛苦,而是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著。如果我們能在日常中,慢慢學會檢視自己,理解自己的情緒與需求,那麼就已經是一種前進。或許走得不快,但每一步都更接近真正的自己。


後記

有時候,停下來看看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tep by Step 7Lun
0會員
3內容數
嗨,我是 7Lun,從商科轉職到前端工程師的學習者。 這裡紀錄我的學習筆記、解題邏輯與轉職歷程, 一步一步,走出屬於自己的工程師之路。 Step by Step. Keep coding.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只要一直寫下去,之前的累積就能慢慢水到渠成。寫作是個人的事,重點是堅持著寫下去。
Thumbnail
只要一直寫下去,之前的累積就能慢慢水到渠成。寫作是個人的事,重點是堅持著寫下去。
Thumbnail
拿著筆在紙上書寫的過程,不只是紀錄觀察到的事物或自己的想法,已經是創作的第零步,甚至是第一步了:透過書寫、塗鴉,就算只是鄭重地寫下關鍵字,我們已經在進行創造了。在資訊大海中篩選與汲取對我們有意義、觸動我們情感、敲打我們記憶的人事物。透過緩慢的手寫字,我們也同時思考、揀選、組織更適當的文字。
Thumbnail
拿著筆在紙上書寫的過程,不只是紀錄觀察到的事物或自己的想法,已經是創作的第零步,甚至是第一步了:透過書寫、塗鴉,就算只是鄭重地寫下關鍵字,我們已經在進行創造了。在資訊大海中篩選與汲取對我們有意義、觸動我們情感、敲打我們記憶的人事物。透過緩慢的手寫字,我們也同時思考、揀選、組織更適當的文字。
Thumbnail
如標題所言,我其實很常不知道要寫什麼,明明腦袋裡有許多想要抒發的情緒、感受等等,卻因為很難轉化成文字,有時又會拘泥於詞藻,所以寫不出來。 但其實一旦落筆之後,文字就會自己跑出來似地,一字一句慢慢落下來。有時候覺得這到底是什麼神奇的魔法,寫在無形與無意識之間。 這不,一小小段文章就出現了~ 那麼
Thumbnail
如標題所言,我其實很常不知道要寫什麼,明明腦袋裡有許多想要抒發的情緒、感受等等,卻因為很難轉化成文字,有時又會拘泥於詞藻,所以寫不出來。 但其實一旦落筆之後,文字就會自己跑出來似地,一字一句慢慢落下來。有時候覺得這到底是什麼神奇的魔法,寫在無形與無意識之間。 這不,一小小段文章就出現了~ 那麼
Thumbnail
我拿筆,也用鍵盤。 用鍵盤打字,可以藉著幾乎和腦袋運轉一樣的速度紀錄正在想的事情,在打字的過程中,慢慢想清楚一些事情。 同時無限發散。 拿筆呢,可能一樣發散,但因為寫字的速度跟不上腦袋發散的速度,所以多少會稍微聚焦一點。而且,寫字總是有一種舒服的感覺。 心情很不好的時候,寫字還有一種排毒的作
Thumbnail
我拿筆,也用鍵盤。 用鍵盤打字,可以藉著幾乎和腦袋運轉一樣的速度紀錄正在想的事情,在打字的過程中,慢慢想清楚一些事情。 同時無限發散。 拿筆呢,可能一樣發散,但因為寫字的速度跟不上腦袋發散的速度,所以多少會稍微聚焦一點。而且,寫字總是有一種舒服的感覺。 心情很不好的時候,寫字還有一種排毒的作
Thumbnail
從小就愛在紙上「創作」一些不符年齡又相當浮誇的歌詞 想想,也許那就是關於寫作的最初 大一點之後,試著想寫下日記,卻沒有成功過 別說三分鐘熱度,我大概熬不過三篇日記,就開始用句子打發每一天 甚至,一週寫不到三天(句)! 但改寫歌詞這個喜好倒是偶爾為之 或者能唱出來感覺有意思多了 直到大學
Thumbnail
從小就愛在紙上「創作」一些不符年齡又相當浮誇的歌詞 想想,也許那就是關於寫作的最初 大一點之後,試著想寫下日記,卻沒有成功過 別說三分鐘熱度,我大概熬不過三篇日記,就開始用句子打發每一天 甚至,一週寫不到三天(句)! 但改寫歌詞這個喜好倒是偶爾為之 或者能唱出來感覺有意思多了 直到大學
Thumbnail
近半年來,我耗盡數支筆芯寫過一頁又一頁的日記,其中包含幾段無疾而終的故事,我實實在在地瞭解到要把天馬行空的想法化為文字是多麼難的一件事,也因此,讓我對文字再添上一層的喜愛。想讓自己在不需要顧慮任何事情的情況下,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誠實面對自己。
Thumbnail
近半年來,我耗盡數支筆芯寫過一頁又一頁的日記,其中包含幾段無疾而終的故事,我實實在在地瞭解到要把天馬行空的想法化為文字是多麼難的一件事,也因此,讓我對文字再添上一層的喜愛。想讓自己在不需要顧慮任何事情的情況下,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誠實面對自己。
Thumbnail
寫作,已經變成我的日常(興趣?),以往最愛看的小說,已經排在它的後面去。曾經每天登錄的手遊,自從我寫文章的時間都不夠用時,就被我捨棄了。
Thumbnail
寫作,已經變成我的日常(興趣?),以往最愛看的小說,已經排在它的後面去。曾經每天登錄的手遊,自從我寫文章的時間都不夠用時,就被我捨棄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開始寫文章以來的心路歷程,描述了寫作過程中的挑戰和成就感。作者分享了堅持寫文章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方式,包括工具型文章、課程心得文章和心情抒發型文章。最後,作者強調寫作不僅是知識的整理,還能帶來雙贏的收穫,雖然過程中偶爾也會面臨手部疲勞等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開始寫文章以來的心路歷程,描述了寫作過程中的挑戰和成就感。作者分享了堅持寫文章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方式,包括工具型文章、課程心得文章和心情抒發型文章。最後,作者強調寫作不僅是知識的整理,還能帶來雙贏的收穫,雖然過程中偶爾也會面臨手部疲勞等問題。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通過某種方式,去感受自己活著。我的方法是寫作,你的方式是什麼?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通過某種方式,去感受自己活著。我的方法是寫作,你的方式是什麼?
Thumbnail
寫作對我們的生活和情感有著深遠的影響,練習寫作需要規律的練習和對當下的珍惜,同時寫作也是一種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表達和記錄生活中的點滴,並影響我們保持年輕心靈的積極態度。
Thumbnail
寫作對我們的生活和情感有著深遠的影響,練習寫作需要規律的練習和對當下的珍惜,同時寫作也是一種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表達和記錄生活中的點滴,並影響我們保持年輕心靈的積極態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