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知道自己的固有模式、自動導航模式。
一開始你不會注意到這件事,但相似的情境一再出現之後,你注意到了。
當你開始注意到了,你就有辦法去修正它。
覺知是一切的開始。
固有模式、自動導航模式是什麼?
可能是佛教觀念中輪迴系統、可能是自己平凡無奇的日常生活包括:
情緒反應模式: 比如,在壓力下總是感到焦慮或易怒;或是面對某些人事物,情緒總是低落。
思維模式: 例如,當遇到挑戰時,總是先想到最壞的結果;或是習慣性地批評自己。
行為模式: 例如,每天早上都按照固定的順序做事情;或是遇到困難時,習慣性地拖延。
人際互動模式: 像是,在衝突中總是選擇退讓;或是不斷吸引或依附類似類型的伴侶 。
佛教中講的「輪迴」其實不只是死後投胎,更是指:
「在同樣的無明中,不斷重複相同的煩惱與痛苦。」
每一次情緒來臨,每一個慣性的反應,都是一次輪迴。
而「覺知」就是佛教說的「出離」——從慣性的迴圈中跳出來,看見它,選擇不再投入,這是一種解脫。
為什麼說「覺知是一切的開始」?
覺知(awareness)就是:
「在當下,清楚地看見自己正在發生什麼,而不急著評斷、改變或否認。」
你開始「看見」:
為什麼我會一再陷入這樣的情境?
為什麼我又在逃避?
原來我這樣反應是來自童年的某段經歷…
一旦看見,你就不再完全受它掌控,你有了選擇的可能: 是否要重複,還是嘗試新的可能性。
覺知賦予我們選擇的自由,讓我們能夠意識到「我為什麼會這樣想?」「我為什麼會這樣感受?」「我為什麼會這樣做?」,進而有機會去修正、調整,甚至創造出更健康、更有效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