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舉行軟韌體部門內部研討會目前已到12周。
昨天算是一個季度的總檢討。
我對三個韌體初級工程師說,今天我們算是一個季度結束了,所以來個總檢討。
大家可以想看看有什麼不滿或有所收穫的,都可以在這個內部會議上講出來。會議後半段到六點下班前,我們就開開心心吃吃喝喝,叫個韓式炸雞+飲料,一邊檢討一邊看看我對你們這12周的成果取得。
但三個人好像也沒當一會事,以為又是跟日常一樣的進度報告和教育訓練分享之類的事情。
然後繼續去做他們的事。
我對著CHATGPT開始下完介紹背景目的的Prompt後,就把他們三個的前11次會議紀錄內容KEY入,並且把三個人的名字改命名A、B、C學員來做稱呼,然後由CHATGPT幫我統整客觀的人格特質和優缺點分析。
我在輸入會議紀錄的時候,盡可能的原汁原味,雖然還會參夾一些我對當時會議中的印象,但是盡量保持文字的完整。
也就是當次會議明明有發生什麼事,但會議紀錄者當次沒寫到,其他人也沒注意到就傻傻簽名核可了,我就一樣還是輸入進去,但是會在紙本上用鉛筆寫下我對該次紀錄的不同意見。
就這樣我輸入了兩個小時,把每周的會議紀錄中每個人的發言表現和成果寫上後,請它分析三個人的能力表現優缺點建議。
CHATGPT就出現了像是六邊形的能力圖表,這種能力圖表上來看感覺就蠻唬爛,大家分數都中高階段,所以看來離實際分析的程度還差地遠。
(就是OpenAI常常討好人類做報告的個性使然)
但針對每個人文字敘述和提及重點的地方,倒是講的比較客觀和深入,可是因為實際輸入的事可能因為就是沒紀錄所以稍微缺漏或講錯,導致有些人因此某評價較高,有些人較不好。
比如說在我認知的某個事實上,有些是B成員幫忙A做的事情,分析和紀錄上卻反而變成了A獨自完成。
這也就代表會議紀錄上那次的紀錄只有寫A的功勞,卻忽略了B的功勞。
等到了開始會議的時候,前半段講完很快我們進入了成發階段。
我把CHATGPT對他們的客觀分析,一個一個秀給他們看並且做些講解。
褒獎過頭或是有些遺漏沒講的我特別挑出來獨立說明,免得一開始就造成隔閡。
我也藉此來跟他們說,會議記錄是三個人輪流寫的,每次別人寫完了你們真的要好好看,好好審視。
因為人家可能根本沒有重點紀錄你做的事,以後論功行賞的時候,唯一可以回溯的就是這份紙本的紀錄。
等三個人的部分講完了以後,我在重講一次我自己在旁觀角度對三個人的主觀評價。
這樣就有了兩份評價。
然後再由他們自己表達對自己的評價上有什麼想說的。
這樣就有了你、我、它,三個面向的自我評價階段。
講完以後,感覺很是暢快,而且每個人感覺都有點共鳴。
像是在講A成員常常不守紀律,或是B成員不太會讀空氣,又或者是C成員太過僵直報告,少了點溝通能力。
大家聽到以後都有點心有戚戚焉,彼此都笑了出來。
中間也有請資深同仁進來講講話,當作補充意見。
最後階段我重新對每個人問說,這樣的每周會議還要做嗎?
如果不要的話我們也可以就這周結束就好,反正大家看起來也上了軌道。
沒想到每個人靦腆的說,"也可以繼續做"。
看來離大家要熱情發表自己的成果可能還要一段時間吧!
那就再接再厲,請大家下個季度再加油了!
Figh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