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經常有機會去評審學生關於自主學習的海報論文。在評審過程中,常常發現學生在海報上呈現的內容與評量規則對不太起來。這讓我思考,學生在設計海報論文時,是否有機會先看過這份評量規則?如果能讓他們事前了解,或許能幫助他們掌握該呈現的重點內容。
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學生該呈現什麼內容的資訊該在什麼時候給他們?是在開始自主學習前,還是完成之後?這個時間點的差異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如果是在開始前,學生比較能針對這些項目去準備與記錄,也比較容易在過程中適時反思。但如果是在完成後才給他們,那通常就只能就現有的資料拼湊,效果相對不理想。
第三個問題是:即使學生知道要呈現什麼內容,也擁有相關資料,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怎麼呈現」。而這部分其實是專業技能,不容易短時間內學會。為了避免學生因為版面設計或資料流向不佳,導致評審難以理解他們的內容,我認為可以提供一些適當的範本讓他們參考。
這裡說的「範本」並不是要求所有學生都長得一樣,而是提供大量不同的版本,讓學生思考:「如果我要呈現的內容是這樣,那這些範本中有沒有適合我風格的顏色、字體、排版?」如果有,他們就可以從那裡著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