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階真我與高階真我的分辨(下)
五階之上還有個特徵,即「當責」這件事。
第五階是愛自己階段,是理性層次,是對自己全然付出的負責。第六階是愛他人階段,是超越層次,是對自己以外的他者全然付出的負責。
第七階是愛身體階段,是健康層次,依身體與環境之連結,依老子「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之理念,是對整體環境全然付出的負責。
第八階是無私階段,是合一層次,因容易感受到人者、非人者與共時性世界的「一即全、全即一」的整體性連結,所以是對靈魂整體全然付出的負責。
五階之上,真我的接納與包容會一階一階的擴大,願意肩負的責任也會一層一層的疊高。
這在諸我的情況也是一樣的。
即靈我、真我、身我、假我、社我即自我到了上四階,皆會層層提高自己接納與包容的範圍,並承擔相應責任。
這也表示,到了上四階,諸我意欲所求的本願會一步步進行整合,乃及至第七階滿級的「核心」課題時,則會鍊製出一個統整一切諸我的核心準則,緊接下去,就會進入第八階的合一階段,進行諸我全部的平衡整合與執行的落實。
經此列舉(含上篇),應可理解諸我均有分八階層級的意思。
關於分辨真我高低階的內容,如果概念難深入,就略通略記即可。
編著此章,只是吾想表達真我也有層次高低,以提示諸位身心靈學習時,尤其是學習靈修與通靈時,別被一些低階真我與低階靈魂,或一些低階神靈給帶歪了。
身心靈學習有時會過於崇拜真我,有些心靈老師會將自己意識開放,接收自己的真我意識來充實自己的靈性體驗,甚至授課時也會隨時調用真我意見給予學員建議。
不過,太過低階的真我沒什麼人情味,也沒什麼人性。
曾聽一個老師被一個受侵犯的女子問:「為什麼我這輩子會遇到這種事?」
那老師回應:「妳上輩子傷害過他。」
那女子的臉白了。
雙方無言。
女子低下頭,老師一臉莫測高深的離去。
我傻眼看著。
如果真我沒什麼同情心或同理心,等級應該不太高,它給的建議或意見,要傳達前,記得先想想要怎麼說話。
最好,別隨便依賴或直接照搬的說出。
例如有某位朋友說通靈人講她是老古板,但我知道她的興趣是歷史文物方面,也喜歡一些頗具古風情懷的生活方式。
老古板與古風情懷的差距,對當事人的心情影響是差很大的。
還有些是神靈抓乩的現象,我身邊的親人有遇過。
這從台灣各地有多少間宮廟就可以知道,這種事有多常見。
乩身,通常都會先出現異常現象。例如會胡言亂語、精神失常、會看到聽到奇怪的畫面或聲音、運氣特別差……等等。
通常尋訪醫師都難治好,吃藥效果也有限,最後求助無門,只好去問神明。然後就會被告知,是帶有「天命」,要成為某某神明的乩童。
因為這是有專門專業的領域,有這方面的專家會解釋相關事宜,所以吾在此僅提些個人意見作為參考。
——那些胡鬧陷人於不幸,整天干擾別人讓人精神不濟的神明,就是吾謂的低階神明,跟那些低階真我沒啥兩樣。
如果真不爽,就罵回去,別以為低階神明真有啥鳥用。只是要借你的身體幫它自己修行而已,只是個自私自利的半吊子,還真以為它有什麼了不起嗎?
通常,它容易進行干擾的時候都是當事人精神不濟與身心衰弱,或者是生病的時候。
夠健康的時候,這些低階神明就禁聲了,跟鬼是差不多等級的。
只要身體夠健康,神智夠精神飽滿,這些低階神明通常是干涉不了的。
不過,不否認有些人是需要的,是帶「天命」的。
若想解開這個困擾,只要多從事一些協助別人身心靈得到提升的事情就可以了。
是要從事身心靈有關的工作嗎?
不一定。
雖然從事相關工作是直接緩解的方式,但即使不想要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也一樣能緩解這方面的困擾。
例如在工作服務時,給客人秉含自己真實喜悅的笑容,也能人得到身心靈方面的提升。
在鍊魂師開篇的鍊魂三寶時,談「鏡」的觀念有提過了,「你帶給別人的感受會成為你未來的感受」,濃縮簡短點是「感受互換」。
人與人只要相處或接觸,就會產生這種吾稱為「鏡的緣種」的東西。
跟「業種」的觀念很像,但業種所流傳的通用意義已經偏向負面,「緣種」較能涵蓋吾想表達的內涵。
這個「緣種」只要人與人接觸就會產生,包括自己沒有參與對話僅在旁邊看著,或是隔著螢幕看著對方表演,都會有。
由於是「互換」,所以雙方或多方的感受是同時互換的。
這些互換是不自覺的,其訊息交換的方式是以生物光子的方式交纏的。因為人類與各種生物間,經研究,確實是有生物光子訊息交換的跡象。
還有量子態方面的解釋。
但自己有學物理專業的朋友,物理方面說得不夠好會被微笑瞪著,因此我不敢像一些心靈老師一樣說些「自己說的是很科學」這種話,量子這方面我就不談了。
就說些心理、心靈,難有根據,僅能感受的。
而感受是內心,包含自己的感受與對方的感受,這會一起封裝在緣種之中傳遞交換給彼此,因此自己心中的念頭與想法相當重要。
所以,在工作服務時給客人秉含自己真實喜悅的笑容,會讓對方帶走一份蘊含真實喜悅的緣種,使對方在未來某些時候條件符合而觸發緣種時,也容易升起一份真實的喜悅,以你可能想不到的方式傳遞,那份由你開始的真實喜悅的緣種給你所不認識的某人。
當然,因是「感受」的「互換」,你也可能在某些時候,緣種被觸發時,發現某個人給了你一份熟悉的笑容。
至於是什麼感受,就要看看當時你帶給對方是什麼感受了。
如此,很多人的身心靈都會因你而得到些微的提升。
也許,你所困擾的,不知不覺就被緩解了。
話說回來,這邊談到「鏡」是明顯超綱傳授了(六階以上較適合)。
一樣,概略明白就好。
倘若覺得有意思,不妨試試,感受看看,自己當前生活中得到的感受,是否有來自於自己過去帶給別人的感受?
算是一種看待世界的角度與觀點,也許能有什麼新發現?
此回,寫這些是想給個諸我有高階與低階之分的概念。
也想對於某種過於崇拜低階真我的現象表達一些意見。
還有,真有科學素養的人,不會強調自己是非常科學的。
下回,就把諸我的本願,即靈我、真我、身我、假我、社我與自我的意欲所求如何推敲,還有它們各自的特性與本質一個個寫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