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執行長日記-切膚之痛的驅動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創作的世界裡,痛,是自選的。

每一次公開發表、每一次自我揭露,都是一次冒險,但我們甘之如飴,因為這一切與我們的存在有關。創作,是自我的延伸;切膚之痛,是我們選擇活著的一種方式。


但在職場中,痛卻是另一回事。


它不是創造,而是消耗;不是選擇,而是命令;不是為了充盈自我,而只是為了餬口飯吃。

所以你會看到那些人,他們不是不努力,而是太清楚——努力未必換得回報。

他們不是不願意學習,而是知道學了也只是少被責備一點、多完成幾個 KPI,僅此而已。


對於平凡的我們來說,努力除了疲憊與挫折之外,究竟還能換來什麼?


在學生時代,我們尚願努力,是因為還有父母的目光、分數的評比、社會的期待。

我們知道有人在看,也知道努力至少「被看見」。

可出了社會,平凡的我們就此淹沒在人潮裡。

沒人期待你變強,沒人關心你學什麼。只要你別犯錯、不惹事、不拖累別人——你就能安穩地撐過每一天。


那麼,在沒有人看、沒有人逼的情況下——你還會學習嗎?你還會對自己提出要求嗎?


大多數人不會。他們轉向逃避,轉向放空,轉向下班後的娛樂與小確幸。

這些東西並不壞,甚至是讓人撐下去的重要支撐。


只是時間一長,你會發現:日子越過越輕鬆,心卻越來越沉重。


你的人生,正在空轉。


因為你不是不努力,而是不知道努力還有沒有意義;

不是不想變好,而是不再相信變好能換來什麼。


於是你說:「我知道我該改變,但我現在還沒準備好。」

然後就這樣——一年,三年,五年,什麼都沒發生。


但真的沒有準備好嗎?還是我們太習慣等待一個永遠不會到來的起點?


《反脆弱》的作者塔雷伯說過,真正有價值的選擇,是「下檔有限、上檔無限」的——也就是最壞情況不過如此,而最好情況卻可能完全改變你。


你選擇多讀一點書、多練一點技能、多嘗試一次改變,最壞的結果是什麼?浪費一點時間,覺得自己很蠢,頂多沒人看見。但最好的結果是什麼?你變強了、你被看見了、你有了選擇權。

你開始成為那個不再只能等待機會的人,而是能創造機會的人。


這就是切膚之痛的真正意義——不是為了證明你有多苦,而是為了證明你還沒放棄自己。


就算只是自我安慰,那又如何?

有時候,能讓人撐下去的,不過就是那一點點沒人懂的執著。


因為世界終究會為那些持續準備的人,開一扇門。

它可能開得晚、開得小,但——它只為還沒放棄的人開。


當然,前提是,你得發現它打開的那一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銘叔的沙龍
31會員
186內容數
透過「流浪者之歌」的故事,我充分的體認到,人生最重要的事便是「面對自我」、「認知自我」,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的活著,而非隨波逐流。或許,我的感悟,在你的眼裡很是膚淺,我的想法,在你看來太過單純,但這卻是我透過「自問」得到的答案。比起向人尋求人生解答,我更願意多點失敗,多繞點路,只為了找到屬於我的,「答案」。
銘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24
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沉默,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 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沉默,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仍沉默,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最後他們來找我時,已經沒有人能為我說話了。—— 馬丁·尼莫拉
Thumbnail
2025/05/24
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沉默,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 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沉默,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仍沉默,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最後他們來找我時,已經沒有人能為我說話了。—— 馬丁·尼莫拉
Thumbnail
2025/05/11
讀到稻盛和夫《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這段「直接面對困難」的篇章時,我的心中有一種既熟悉又微妙的不安。這種不安,來自於我對自己的認識,老實說,我不是一個勇敢的人。從小到大,我都不喜歡與人發生衝突,即使心裡有很多話想說,面對場面變得尷尬或情緒緊張的時刻,我第一時間總是選擇退縮。對我來說,與人爭辯、起衝
Thumbnail
2025/05/11
讀到稻盛和夫《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這段「直接面對困難」的篇章時,我的心中有一種既熟悉又微妙的不安。這種不安,來自於我對自己的認識,老實說,我不是一個勇敢的人。從小到大,我都不喜歡與人發生衝突,即使心裡有很多話想說,面對場面變得尷尬或情緒緊張的時刻,我第一時間總是選擇退縮。對我來說,與人爭辯、起衝
Thumbnail
2025/05/05
我曾對同事說過一句話: 「如果你要工作到退休,那你最好學會喜歡這份工作。否則,你將浪費掉人生三分之二的時間。」 這句話常常換來兩種反應:一種是沉默,另一種是輕笑。 沉默的人,多半是被戳中了內心的不安;輕笑的人,則認為這種說法太理想、太天真。 畢竟在這個年代,誰還相信能夠「喜歡
Thumbnail
2025/05/05
我曾對同事說過一句話: 「如果你要工作到退休,那你最好學會喜歡這份工作。否則,你將浪費掉人生三分之二的時間。」 這句話常常換來兩種反應:一種是沉默,另一種是輕笑。 沉默的人,多半是被戳中了內心的不安;輕笑的人,則認為這種說法太理想、太天真。 畢竟在這個年代,誰還相信能夠「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這個講求效率、強調績效的時代,你是否曾經感到自己越努力工作,內心反而越痛苦?如果是,那麼恭喜你,你並不孤單。許多職場菁英都曾經歷過這種矛盾的心理狀態,但關鍵是,我們該如何在追求卓越和維持心理健康之間取得平衡呢? 讓我們先來看看小婷的故事。小婷是一名在知名廣告公司工作的創意總監。
Thumbnail
在這個講求效率、強調績效的時代,你是否曾經感到自己越努力工作,內心反而越痛苦?如果是,那麼恭喜你,你並不孤單。許多職場菁英都曾經歷過這種矛盾的心理狀態,但關鍵是,我們該如何在追求卓越和維持心理健康之間取得平衡呢? 讓我們先來看看小婷的故事。小婷是一名在知名廣告公司工作的創意總監。
Thumbnail
在工作生活逐漸混為一談的時代,學會有效分離負面情緒與工作壓力將有助於提高生活滿意度。本文通過分享同事P的故事,介紹了幾種實用的情緒處理方法,使讀者能夠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挑戰。作者以《被討厭的勇氣》書中的方法為例,鼓勵讀者採取積極面對自己工作和情緒的方式,相信自己能夠走上越來越好的道路。
Thumbnail
在工作生活逐漸混為一談的時代,學會有效分離負面情緒與工作壓力將有助於提高生活滿意度。本文通過分享同事P的故事,介紹了幾種實用的情緒處理方法,使讀者能夠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挑戰。作者以《被討厭的勇氣》書中的方法為例,鼓勵讀者採取積極面對自己工作和情緒的方式,相信自己能夠走上越來越好的道路。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如何在職場上同時運用外部與內部驅動力。作者引用了“大方向功利主義”策略,即大目標用外部驅動,小事則用內部驅動,幫助在職場中平衡這兩種驅動力,並建議大方向上追求外部激勵,而小事上保持隨意,以提高工作滿足感和職涯成功率。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如何在職場上同時運用外部與內部驅動力。作者引用了“大方向功利主義”策略,即大目標用外部驅動,小事則用內部驅動,幫助在職場中平衡這兩種驅動力,並建議大方向上追求外部激勵,而小事上保持隨意,以提高工作滿足感和職涯成功率。
Thumbnail
我發現,一旦我放棄以「全知者」、「教師」的身份寫作,寫作的靈感就會源源不絕從腦中湧出 上一篇談到了金錢,這一篇我想談談工作 我發現類似的劇本,在我不同的工作之中,不斷重複上演 那就是「覺得自己不足 -> 犯錯 -> 被主管唸 -> 引起自責與對工作的恐懼」
Thumbnail
我發現,一旦我放棄以「全知者」、「教師」的身份寫作,寫作的靈感就會源源不絕從腦中湧出 上一篇談到了金錢,這一篇我想談談工作 我發現類似的劇本,在我不同的工作之中,不斷重複上演 那就是「覺得自己不足 -> 犯錯 -> 被主管唸 -> 引起自責與對工作的恐懼」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作者:洞見MK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張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一個人工作的絕大部分壓力,並不來源於工作本身,而是源自人際交往中產生的內耗。 有人自我調侃道:上班拿的不是薪水,而是精神損失費。 每一個職場人,都經曆過這種心酸。 被工作任務壓得半死,還要擠出笑臉來,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對
Thumbnail
作者:洞見MK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張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一個人工作的絕大部分壓力,並不來源於工作本身,而是源自人際交往中產生的內耗。 有人自我調侃道:上班拿的不是薪水,而是精神損失費。 每一個職場人,都經曆過這種心酸。 被工作任務壓得半死,還要擠出笑臉來,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對
Thumbnail
“公司是用來修行,不是用來依賴的地方” 前陣子看到一位日本FIRE作家的一句話,字字打入心坎深處~ 這位作家在職場中一定是歷經過一番風雨才能寫出這麼深切的體悟。
Thumbnail
“公司是用來修行,不是用來依賴的地方” 前陣子看到一位日本FIRE作家的一句話,字字打入心坎深處~ 這位作家在職場中一定是歷經過一番風雨才能寫出這麼深切的體悟。
Thumbnail
本文提倡在工作之餘放鬆身心,不要讓工作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充實生活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養成與工作分寸的生活節奏。幸福快樂並不是只靠錢來達成,也應該享受生活中的樂趣和學習。
Thumbnail
本文提倡在工作之餘放鬆身心,不要讓工作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充實生活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養成與工作分寸的生活節奏。幸福快樂並不是只靠錢來達成,也應該享受生活中的樂趣和學習。
Thumbnail
提起這次約聘工作遇到職場霸凌,如果是年輕時鐵定又會當作沒發生過,不停地在腦中安慰自己這種事不算什麼,傷不了我,甚至當作沒這回事,可是自從去年開始學習身心靈之後,就知道這麼做只會讓傷害在心底留下痕跡,而且駐足不去,感覺到受傷是種正常的情緒,不需要逞強和壓抑,所以回到家趁洗澡時,坐在熱水中放聲大哭,
Thumbnail
提起這次約聘工作遇到職場霸凌,如果是年輕時鐵定又會當作沒發生過,不停地在腦中安慰自己這種事不算什麼,傷不了我,甚至當作沒這回事,可是自從去年開始學習身心靈之後,就知道這麼做只會讓傷害在心底留下痕跡,而且駐足不去,感覺到受傷是種正常的情緒,不需要逞強和壓抑,所以回到家趁洗澡時,坐在熱水中放聲大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