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在愛裡留下來,而是在愛裡長大了
這篇有點長,因為想把一次關係裡真正的轉變好好寫下來
如果你曾在關係裡感到疲憊、努力修復、試圖成長
也許這篇能陪你一起回頭看看那些轉彎的路
-
我們又來到那個熟悉的場景
有次跟伴侶討論一起吃晚餐,結果他臨時加班
就這麼過了一小時,也不知道還要等多久
除了不知道還要等多久的不舒服
也有約好的晚餐沒有被履行的失落
-
不想再用冷語回應失望
原本想像以前一樣對他冷言冷語,諷刺他明明就說好了他卻沒做到
但我靜下來,想到後面一連串的爭吵
並不是我想要的,對我們也毫無幫助
報復性的語言不能讓我感覺更好,只會讓彼此更遠
我說:「我很失望,但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他說:「我也不喜歡臨時加班,我也想早點回來吃飯」
在情緒快要爆發的瞬間,踩下煞車,選擇不重演過去的劇本
選擇不讓本能反應繼續傷人,選擇愛的方式來靠近對方
從敵對關係變成合作關係
從「誰做錯」到「我們一起處理」
我們決定把晚餐時間延後
-
這一次,我們打破了老劇本
這件事表面很小,但這是我們以前最容易吵起來的場景
他覺得被責備,我覺得被忽略
然後就各自不說話,情緒拉扯一整晚
對別人來說只是改了吃飯時間
對我們來說這是第一次在同個場景中
選擇了新的反應方式
說出感覺,讓對方靠近
我不再需要用尖銳來證明我受傷
我可以用誠實與穩定,告訴你我在意
對抗舊模式、熟悉的慣性很不容易
這次的轉彎就像關係的微小革命
我們沒有像以前一樣
耗了一兩個小時吵沒有意義的架
反而都更愛對方,是一次真正的關係升級
LEVEL UP!
-
從失望到合作:沒有輸贏,只有靠近
從「失望」到「理解」,再到「合作」
不只是情緒的轉換,而是選擇了站在關係裡,而不是情緒裡看他
這條路線不是壓抑,而是真的去理解、感受、選擇靠近,而不是責怪
證明修復比爭論有價值、選擇靠近比證明誰對誰錯更有力量
-
過去的我,只是還不會說愛
過去的我,有創傷、敏感、焦慮、控制傾向
但那是為了活下來發展出的生存策略
我情緒來得快,因為從沒被好好承接過感受,所以學不會溫和說出來
他傾向壓抑、避開衝突、避免激化場面
我們們一個爆、一個縮,剛好組成了痛苦的循環
兩個帶著傷的人,在學著怎麼好好愛
-
沒人教我怎麼說
曾經的那個我很辛苦,我以為那個我就是風暴
沒想到其實是身處在風暴裡,我現在可以回去為他撐傘了
重新理解過去
那個情緒失控、渴望連結卻總是爆炸的我
其實一直都不是壞人、不是麻煩製造者、不是難搞的情緒怪獸
只是一個沒學過怎麼表達愛、卻又不肯放棄愛的人
當時的我
情緒湧來像浪,但身邊沒人教我怎麼游
想靠近,卻用喊叫取代輕拍
不知如何讓人聽懂我,所以只好把聲音放大,或轉身逃開
以前的我遇到風雨來了,不知道怎麼辦,在風雨中嘶吼
現在的我還是會遇到風雨,但我可以去感受雨在我身上落下與經過
可以欣賞它們,就只是雨而已
-
從「被情緒吞沒的孩子」變成了「能與情緒共處的成人」
從恐懼 → 接納
從掙扎 → 共處
從崩潰 → 靜心
從反應 → 選擇
不是不會再有情緒,而是不再把情緒誤認為敵人
已經不再問:「為什麼又下雨?」
而是學會說:「喔,今天下雨了」
不再是被情緒推著走的人
是那個能在風雨中為自己撐傘、也能輕輕收傘、與雨並行
-
為何此刻才明白呢?
希望這個領悟可以來得更早,就可以更早活得自由
後來明白了
這個「此刻」,其實是我最早能明白的時刻
領悟不會早一點來,只會在我準備好接住它的那一刻出現
今天能懂,是因為
我先走過了那些痛、那些撞牆
我願意留下來陪伴那個不會表達愛的自己
我累積了無數次的思考、哭泣、修復與努力
我不放棄去理解、去讀書、去覺察、去練習
然後,終於變得夠穩、夠溫柔,才有資格跟「真正的自由」相遇
-
我願意疼痛,是因為相信值得
而為何我能不放棄,能撐到這呢?
我又不知道此刻會有什麼等著我,怎會願意先投入努力呢?
這是一個沒人能保證結果的旅程
但我願意先走,願意用痛換覺醒
因為我內在有種無法被摧毀的東西
「想愛得更好」
「不要再重演」
「我值得被理解」
「我不相信只有這樣的關係可能」
「我知道我能不一樣」
這些東西,也許不是每次都很大聲,但它從未熄滅
哪怕我哭、我痛、想放棄,還是一次又一次,靜靜往前
不是撐到這裡才變勇敢
是因為一直很勇敢,才能走到這裡
-
也許你也正在一段關係裡學著轉彎
這次你可以,寫出一個新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