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自我〕當媽媽後才懂的真相:你怎麼做,總有人說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by twins Mommy|育兒真相日記

👣 一打一的育兒日常,根本是超人訓練班

我一直很佩服那些能夠與孩子共學、自己親自教導的媽媽。對我們來說,不只是時間安排,更是一場對自律、規劃與耐心的極限挑戰。

白天光是處理孩子的三餐、點心、換尿布、哄睡……這些生理需求就佔去大半天。晚上還要準備晚餐、洗衣服、收拾家務,媽媽簡直就是 24 小時不打烊的服務中心。

我女兒一歲時白天是給保母照顧,兒子則是一打一自己帶。說實話,那段時間真的很吃力。光是吃喝拉撒就壓得人喘不過氣,更別說要騰出心力陪伴、引導孩子。如果不刻意抽出時間互動,你會發現自己只剩下「活著」,根本談不上「教養」。

所以當孩子滿兩歲後,我選擇讓他們上幼幼班。光是卸下那部分「吃喝拉撒」的負擔,我整個人鬆了一口氣,也有更多餘裕去共讀、遊戲,甚至開始嘗試兼職工作。


💼 重返職場,是另一種選擇性的犧牲

睽違將近三年的職場空窗期後,我重新投入工作。工作內容雖然變化不大,但心境卻早已不同。

當了媽媽後,早就不可能像以前年輕那樣衝刺。孩子感冒、學校放假、跌倒流血……每一件突發狀況,幾乎都是媽媽第一時間處理。即使另一半也有分擔,但當你從全職轉為兼職、薪水不比以往,現實就是:大多數情況下,是媽媽在犧牲自己。

光是帶孩子去早療中心、幼兒園接送,你就會發現——八成是媽媽的身影。這個社會,從未真正為「媽媽」做好準備。


🚫 職場與公共空間,哪裡真的友善?

還記得婚後轉換工作時,有雇主直接問我:「妳打算什麼時候生小孩?」甚至明說兩年內不能懷孕;還有些公司乾脆建議:「妳先生完再來做這份工作好了。」

有些大企業有哺乳室,但多數中小企業根本沒有,有的即使設置了,也只是倉庫改裝、毫無隱私,媽媽們只能躲在廁所擠奶。

生完孩子後,我才發現這個社會對幼兒也並不友善。你以為「親子餐廳」就該很友善?其實真正有尿布台、兒童廁所的店家少之又少。

推著嬰兒車走在街上,騎樓常被機車占滿,斑馬線也未必能安全通過。你會希望社會對媽媽們多一點體諒,但現實常常是:誰叫妳要生?


🎭 怎麼做都有人說,你只能自己消化情緒

孩子若在公共場合哭鬧得久了,很快就會被旁人用眼神「勸退」。如果你試著嚴肅教訓,還有可能被路人錄影放上網公審。

「為什麼我們要忍受別人的小孩?」「爸媽都不會教嗎?」

這些話,我其實懂。因為過去的我也不喜歡吵鬧的小孩,所以只要孩子無法控制情緒,我幾乎不出門。

但換來的,卻是另一種批評:「妳都不帶小孩出門,這樣怎麼社會化?」你想避風頭卻被說沒教育,你想好好教卻被說太兇。育兒這件事,怎麼做都有意見。

所以我常常心裡只有一個結論:用心教養孩子,是一件很累人的事。


🧡 寫在最後:媽媽不是神,也不是機器人

從全職媽媽到兼職工作者,從育兒的無助到找回些許自我,我發現媽媽真的很不容易。

社會總希望媽媽溫柔、耐心、情緒穩定、全能,但沒有人告訴你:這條路上,你也可以疲憊,也可以說「我快撐不住了」。

給正在育兒的妳——

妳的努力沒有人看見沒關係,妳知道自己已經做得夠好了,那就夠了。


📌 想看更多【育兒真相日記】與雙寶生活紀錄?歡迎加入我的沙龍,一起交換真實故事,一起陪孩子溫柔長大👇

👉 加入我的沙龍 | twins Momm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wins Mommy
2會員
40內容數
我是雙寶媽 twins Mommy。 財金背景,曾在傳產與國貿業務十餘年,透過 IVF 擁有龍鳳胎,人生進入育兒與早療新章。在身分轉換中,我開始紀錄生活、反思教育,分享每一位媽媽在拉扯中尋找自己的真實歷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為了成為一位好媽媽,許多媽媽經常感到情緒不穩定、緊張、懷疑自己價值與意義。本文分享瞭如何建立育兒支持系統、保持身心健康、與孩子建立連結等方法,幫助媽媽更輕鬆地應對育兒挑戰。提供了尋求專業支持、培養自己的興趣等建議,讓父母可以享受育兒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為了成為一位好媽媽,許多媽媽經常感到情緒不穩定、緊張、懷疑自己價值與意義。本文分享瞭如何建立育兒支持系統、保持身心健康、與孩子建立連結等方法,幫助媽媽更輕鬆地應對育兒挑戰。提供了尋求專業支持、培養自己的興趣等建議,讓父母可以享受育兒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當媽的,都會說說孩子經。 做媽的,總有做媽的視角,做媽的顧慮。 那孩子呢? 路上,你會發現...很多年輕人,極度做自己,表現自己,從外觀看來,就很明白。 比如說,超另類的髮色,無法解釋的指甲色,半身,或滿身的美麗圖騰,這些....媽媽們都是怎麼看的呢? 與其說孩子標新立異,不如說...
Thumbnail
當媽的,都會說說孩子經。 做媽的,總有做媽的視角,做媽的顧慮。 那孩子呢? 路上,你會發現...很多年輕人,極度做自己,表現自己,從外觀看來,就很明白。 比如說,超另類的髮色,無法解釋的指甲色,半身,或滿身的美麗圖騰,這些....媽媽們都是怎麼看的呢? 與其說孩子標新立異,不如說...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這是一位單親家庭小孩的成長故事,經歷了霸凌、me to事件、離婚、失業、親戚的不理解,但透過心理書籍的學習,找到自我和解的方式,堅定的走出低潮,超越傳統觀念。
Thumbnail
這是一位單親家庭小孩的成長故事,經歷了霸凌、me to事件、離婚、失業、親戚的不理解,但透過心理書籍的學習,找到自我和解的方式,堅定的走出低潮,超越傳統觀念。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閱讀過不少有關全職媽媽的心路歷程文章 親身經歷後有一些心得分享 這段三年多的陪伴短暫育兒人生時光 也許在外人看來好像封閉 但其實我要說這是我人生當中難能可貴的內省與改變的階段 這樣階段性的角色,讓我至少有七點學習: 1 照顧者的全面操練(安排與直接實作幼兒的吃喝拉撒睡玩)
Thumbnail
閱讀過不少有關全職媽媽的心路歷程文章 親身經歷後有一些心得分享 這段三年多的陪伴短暫育兒人生時光 也許在外人看來好像封閉 但其實我要說這是我人生當中難能可貴的內省與改變的階段 這樣階段性的角色,讓我至少有七點學習: 1 照顧者的全面操練(安排與直接實作幼兒的吃喝拉撒睡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