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心理學3】為什麼你一直看不到適合的房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是房子挑人,是你把自己困在錯誤的策略裡。


✅ 你找的不是房子,是一個不存在的幻想

每個月,我都會接觸十幾組買方。


其中有幾組會「迅速進場,買到滿意的房子」, 也有一些人半年、一年、兩年還在看——看過上百間,卻從未真正準備好。


房市不缺房子,缺的是「願意行動的決策者」。


🧩 第一層錯誤:認知與行情脫節

✅ 1. 市場價 ≠ 理想價

  • 「我覺得 1500 萬應該可以買到北區三房」
  • 「我朋友去年買 1300,現在應該差不多吧?」

➡ 錯用過時參考資料,是讓你找不到房的主因。


房市是動態的,你需要的是現在市場上的可買選項,不是回憶錄。


✅ 2. 總價合理 ≠ 月付合理

很多買方會看著 1600 萬物件興奮,忘了自己的自備款只有 150 萬,實際上每月負擔會吃緊。

➡ 聰明買方不是先找房,是先做「貸款與月付款規劃」。


🎯 第二層錯誤:條件設定邏輯錯亂

✅ 3. 想要一百分,卻預算只有六十分

你可能說:我要高樓層、要電梯、要三房兩廳、還想總價低、還要公園旁...

➡ 房仲不是魔術師,我們的角色是幫你釐清「你最不能放掉的是哪一項?」

優先順序不明,是買房失敗率最高的病根。

✅ 4. 投資腦插隊到自住選擇

買來自住,但又一邊查報酬率、一邊看租金價差,導致一直在卡位。

➡ 自住選擇應該優先考慮「使用舒適度+未來階段性需求」。


⏱ 第三層錯誤:行動力與決策缺口

✅ 5. 猶豫,是最昂貴的成本

很多案子會發現:

  • 第一次帶看很滿意,第二次說「再想想」
  • 第三次要談時,物件已經被別人拿走

➡ 買房不是衝動,而是當條件符合時,要能「快速行動、穩健下決」。

✅ 6. 沒有一個真正「可信任的顧問」

很多買方太分散,找了五間仲介、每人報價不同、話術不同、風向也不同。

➡ 最終導致資訊混亂、自己亂判斷,選擇拖延。

你需要的是一位能夠幫你解讀市場、規劃進場節奏的戰略型房仲。


📩

你現在的買房模式,是策略性地往目標靠近,還是只是逛街心態的輪迴?

如果你也覺得「怎麼都找不到適合的房子」,那代表你不是沒有房子可選,是策略該換了。

歡迎找我聊聊,我會幫你重新釐清方向,甚至設計一套買方進場計畫書,幫你從觀望走向擁有。

我是李培智,Page Realty Insights|桃園房仲專業顧問培智


真正的好房,不是最便宜,而是最適合你現在與未來的你。




🔻🔻🔻

Page Li|李培智

Founder|Page Realty Insights

📌 嶺翔團隊 教育總監|金仲獎楷模

📌 永慶不動產 內壢忠孝吉富加盟店 副店長

📌 桃園房仲顧問|專業買賣|市場趨勢洞察

專注洞察,用心成就家的夢想

📍 Member of Taoyuan Real Estate Brokers Association

📞 Contact me: 0981-812-728

🌐 Follow my insights: https://vocus.cc/salon/pagehouse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ge Realty Insights-房仲心理學
0會員
17內容數
Unlock the market, one insight at a time 嗨,我是個用理性策略與洞察力在市場中導航的 ENTJ指揮官型 —— 李培智,大家也可以叫我 Page。 第23屆全國金仲獎楷模 嶺翔團隊-教育總監 永慶不動產內壢忠孝吉富加盟店-副店長
2025/06/17
許多屋主以為價格是自己訂的,買方也常覺得出價是種「談判試探」。但真正決定成交的,是一套建立在市場數據、心理節奏與價格策略的操盤邏輯。這篇文章將拆解定價背後你看不見的關鍵變數——從實價登錄、銀行估價到買方行為模型,讓你重新理解:價格不是感覺,而是能不能讓市場行動的設計。
Thumbnail
2025/06/17
許多屋主以為價格是自己訂的,買方也常覺得出價是種「談判試探」。但真正決定成交的,是一套建立在市場數據、心理節奏與價格策略的操盤邏輯。這篇文章將拆解定價背後你看不見的關鍵變數——從實價登錄、銀行估價到買方行為模型,讓你重新理解:價格不是感覺,而是能不能讓市場行動的設計。
Thumbnail
2025/06/16
在房地產交易中,價格往往不是談不攏的唯一問題,真正讓成交卡關的,是人性中的各種心理盲點。本篇深入解析買方與屋主常見的四大決策誤區,包含錨定效應、損失厭惡、立場偏誤與情緒潛台詞,並以房仲實戰角度出發,解構背後潛藏的非理性判斷。專業房仲不只是協調價格,更是化解心理對抗、促進信任對話的「交易心理師」。
Thumbnail
2025/06/16
在房地產交易中,價格往往不是談不攏的唯一問題,真正讓成交卡關的,是人性中的各種心理盲點。本篇深入解析買方與屋主常見的四大決策誤區,包含錨定效應、損失厭惡、立場偏誤與情緒潛台詞,並以房仲實戰角度出發,解構背後潛藏的非理性判斷。專業房仲不只是協調價格,更是化解心理對抗、促進信任對話的「交易心理師」。
Thumbnail
2025/06/13
本文探討房地產自媒體行銷與傳統業務的平衡。短影片行銷雖能提升曝光,但扎實的專業知識、客戶拜訪、物件配對等基礎業務工作,才是成功關鍵。唯有專業能力與創新行銷並重,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6/13
本文探討房地產自媒體行銷與傳統業務的平衡。短影片行銷雖能提升曝光,但扎實的專業知識、客戶拜訪、物件配對等基礎業務工作,才是成功關鍵。唯有專業能力與創新行銷並重,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脫穎而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的消費與投資的決策中,是否發現自己常掉入非理性的陷阱,被行銷手法影響、被自己莫名的不理性判斷影響決策? 全書囊括行為經濟學領域著重的各項理論,敘述並解釋了真實世界中,人類是如何決策。前半段著重消費行為的非理性陷阱、後半段著重投資行為的非理性陷阱。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的消費與投資的決策中,是否發現自己常掉入非理性的陷阱,被行銷手法影響、被自己莫名的不理性判斷影響決策? 全書囊括行為經濟學領域著重的各項理論,敘述並解釋了真實世界中,人類是如何決策。前半段著重消費行為的非理性陷阱、後半段著重投資行為的非理性陷阱。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虧損心理的文章,介紹了控制虧損的心理學因素,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驗和觀點。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虧損心理的文章,介紹了控制虧損的心理學因素,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驗和觀點。
Thumbnail
即使對投資已有正確的認知,也做了正確的決策(行為),投資人還是會面對上述兩種可能的情形:「買股票短期帳面一定會虧損」,而且「賣出股票後股價常常會繼續漲」。更別說⋯萬一打算主動選股,更需要有接受徹底失敗的心理準備,因為「選股一定會失敗」。
Thumbnail
即使對投資已有正確的認知,也做了正確的決策(行為),投資人還是會面對上述兩種可能的情形:「買股票短期帳面一定會虧損」,而且「賣出股票後股價常常會繼續漲」。更別說⋯萬一打算主動選股,更需要有接受徹底失敗的心理準備,因為「選股一定會失敗」。
Thumbnail
書中的投資重點為「順勢而為」。投資者是否能長期獲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應對這種不確定性。資金管理策略是關鍵,貪婪與恐懼影響交易心理,而分散資產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Thumbnail
書中的投資重點為「順勢而為」。投資者是否能長期獲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應對這種不確定性。資金管理策略是關鍵,貪婪與恐懼影響交易心理,而分散資產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Thumbnail
交易策略中總是會面對獲利與虧損,而投資者的態度與思考方式會對交易產生深遠影響。本文探討了潛意識對於虧損的影響,提出了對自我對話的重視,以及在交易中調整和堅持的重要性。
Thumbnail
交易策略中總是會面對獲利與虧損,而投資者的態度與思考方式會對交易產生深遠影響。本文探討了潛意識對於虧損的影響,提出了對自我對話的重視,以及在交易中調整和堅持的重要性。
Thumbnail
第三章至此,你應該要知道,自己的想法與認知也可能被本身的狀況所影響,包括財富、期望、情緒,以及心理,特別是系統一直覺反射式不可控制的快速思維模式,會讓你心裡所想的大大遠離事實。人不是理智的,我們會誤判,只要認知的過程被錯誤影響,就會得出錯誤的認知,做出錯誤的行為。
Thumbnail
第三章至此,你應該要知道,自己的想法與認知也可能被本身的狀況所影響,包括財富、期望、情緒,以及心理,特別是系統一直覺反射式不可控制的快速思維模式,會讓你心裡所想的大大遠離事實。人不是理智的,我們會誤判,只要認知的過程被錯誤影響,就會得出錯誤的認知,做出錯誤的行為。
Thumbnail
我們不管在任何投資或是人生的選擇、困境、成功等等任何轉折點 都不要有常常很多人的習慣 "不要把最好的一面給外在環境的人事物,而把最不好的一面帶回家給家人或給自己"
Thumbnail
我們不管在任何投資或是人生的選擇、困境、成功等等任何轉折點 都不要有常常很多人的習慣 "不要把最好的一面給外在環境的人事物,而把最不好的一面帶回家給家人或給自己"
Thumbnail
為什麼多數投資人都看過類似歷史情境卻還是會想做一樣的交易行為 這就是"認知偏誤中的想像膨脹" 情緒已經發生的投資人,會依照現在的感覺去預想未來的感覺跟現在會一樣 如同加盟創業,看到旗艦店或是總店的生意源源不絕,當下情緒開始算數學自己的現階段,開始去幻想未來跟現在當下算的數學會是一樣 沒考
Thumbnail
為什麼多數投資人都看過類似歷史情境卻還是會想做一樣的交易行為 這就是"認知偏誤中的想像膨脹" 情緒已經發生的投資人,會依照現在的感覺去預想未來的感覺跟現在會一樣 如同加盟創業,看到旗艦店或是總店的生意源源不絕,當下情緒開始算數學自己的現階段,開始去幻想未來跟現在當下算的數學會是一樣 沒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