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anifest: 7 Steps to Living Your Best Life》裡,並沒有太多抽象難懂的概念,整體閱讀起來輕鬆且易懂。推薦給感到迷惘,或正在尋找方向的人。
整體評價:4/5

內容在說什麼呢?
作者 Roxie Nafousi 結合過去的經驗與對顯化的理解,整理出七個簡單易實踐的步驟。
從釐清內心真正渴望的生活出發,帶領讀者一步步突破自我懷疑與恐懼, 朝著那個真實、有力量的自己前進,去活出我們想要的樣子。
本書主要分為七個章節,每章都對應一個顯化的技巧
- Be Clear in Your Vision|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 Remove Fear and Doubt|消除對自我的恐懼與懷疑
- Align Your Behaviour|動起來
- Overcome Tests from the Universe|從挑戰中學習
- Embrace Gratitude (without caveats)|感恩的力量
- Turn Envy into Inspiration|不用嫉妒別人
- Trust in the Universe|放手大膽去相信吧
在第二章後段另有補充:Cultivate and Practise Self-Love|愛自己好重要
想分享的部分
顯化與吸引力法則的差異?
顯化跟吸引力法則最大的不同點在於行動。顯化強調的是積極:要動起來啊!
就像書中提到的:Fake it until you become it
假如你已經成為理想中的自己了,那他的日常是什麼?
你現在能做些什麼,讓自己更靠近那個狀態?
當有了這些想法後,就可以開始付諸行動,大量投入你的時間、心力、熱情等。
顯化的過程中是否不能有負面情緒?
蠻多時候,當我們開始追求目標時,很容易幫自己找一堆藉口或理由,比如懶懶病發作、覺得自己做不到,甚至出現各種自我設限。
但其實,出現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
我們完全可以邊害怕、邊行動,在過程中學習、面對,並慢慢建立起對自己的信心,
不需要等到消除這些情緒後才能開始。
簡單來說,就是與恐懼同行,但依然勇敢踏出那一步。
此外,書中也提到:顯化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自我覺察
唯有先辨認出自己的恐懼與擔憂,我們才能真正去處理它們。
顯化,其實是一連串的選擇
在顯化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在做選擇:
選擇說話時的用詞;
選擇在低落時替自己打氣;
選擇遇到挑戰時不退縮;
選擇對自己放寬心;
選擇看見自己的努力與付出;
選擇相信,一切都有最好的安排。
我們永遠有選擇權:要活在過去,還是走向嶄新的自己。
活在當下的重要性
在顯化的過程中,我們常把目標聚焦在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方向本身是沒錯,但當注意力過度集中在未來時,也很容易讓我們忽略眼前的人事物,
甚至忘了,其實現在就已經擁有不少值得感謝的東西。
那解法其實也很簡單:
無論做什麼,都盡可能去投入,專注在當下。
讀後感想
這本書雖然被歸類在靈性啟發,但我覺得也蠻像成功學的。看完後,會更能去制定屬於自己的目標、知道實踐的重要性,也更懂得如何與自己對話。
此外,雖然不想太 cliché,不過在看完顯化七步驟後,我才真的知道愛自己是很重要的
在生活中總有那些時候,是你必須勇敢為自己站出來的,無論是為了追求更高的理想、離開一段有毒的關係,又或是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等。當你懂得愛自己,知道自己值得,才有力量去撐過挑戰,堅定地走向你想要的目標。
☞ 書籍資訊如下,供有興趣的人參考:
MANIFEST 7 STEPS TO LIVING YOUR BEST LIFE | ROXIE NAFOUSI | 靈性啟發・自我成長 | Penguin Random House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