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當下:從 Hartmut Rosa 的「共鳴」理論談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讀到德國社會學家 Hartmut Rosa 關於「Resonance(共鳴)」的理論,感覺特別深刻。他的理論從一個很根本但卻一直被現代社會忽略的問題出發:我們怎麼跟這個世界產生連結?他不是單純地去討論情緒、快樂與否,而是試圖回答:我們怎麼活著,才是真正「活著」?

一、我們都太趕了,但為什麼?

Rosa 對現代社會的分析,特別點出一種「時間焦慮」。他認為我們的社會架構——即使是民主社會——都是建構在一種不斷「輸入輸出」、不斷加速的機制上。這個機制要求我們效率要高、反應要快、行動要多。這種「社會加速」導致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在追趕時間,好像永遠都不夠用。

但 Rosa 的觀點是,這種「時間焦慮」不是單純來自於我們的行程表,而是來自一種深層的時間失衡——我們和「自己所處的時代」之間失去了連結。

raw-image

他把「時間」拆解為三個層面:

  • 當下(present moment)
  • 個人生命歷程(你是少年、成年人還是老年人)
  • 歷史與未來的脈絡(你是否正在為未來創造影響)

而所謂的「好生活(a good life)」,就是這三者能夠協調共振的狀態。

二、從共鳴出發,找回「活著」的感覺

Rosa 認為,我們現代人其實最缺乏的不是效率,而是 共鳴(Resonance)。他指出: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控制,而是能夠讓我們「被觸動」的時刻。他把共鳴拆分成4個層面:

Affection(觸動的契機),Emotion(感受到的情緒),Transformation(引發的行動),Unpredictability(行動後的未知)

而我覺得這正是藝術存在的意義。藝術作品無需語言,卻能以圖像、聲音、形體直接觸動我們內心的某一個地方。這種共鳴,不只是「感同身受」,更是一種改變的開端。

共鳴的結果,並不是立即可以預測的行動;它可能只是一種內在的轉變,一種開始「對話」的可能性,一種對自己和世界更深層次的理解。

raw-image

三、活在當下,並不等於放棄未來

真正的「活在當下」是指:你能在當下中,感受到自己與這個時間點的連結,而不是被它拖著走。

當我們的生活只剩下一張又一張的 to-do list,當我們每天都在計算自己完成了多少、輸出了多少,我們就很容易陷入「我是個沒完成足夠事情的人」的內耗。

這樣的自我批評,其實是不必要的——因為我們忽略了:真正有意義的時間經驗,是當你感受到你和這個時代之間,是有回響的。

四、所以,我們該如何與世界產生共鳴?

Rosa 提出,我們要重拾「共鳴」的能力,首要條件就是:要讓自己願意被觸動。

這需要一種敞開自己去感受的態度,也需要空間與節奏的調整。也許這正是藝術、音樂、文學、甚至是一段有意義對話的角色。

我們不必總是往前衝,也不需要每一刻都生產結果。共鳴的狀態,其實更像是一種「與時間共舞」的節奏感,是一種內在的柔軟,是一種允許自己「活著」的勇氣。

raw-image

結語:善待自己,也善待時間

當我們覺得「沒做夠」、「不夠快」、「落後了」,也許不是我們真的不夠,而是我們跟自己的時間軸斷了連結。

回到共鳴的狀態,是對自己的一種修復,也是一種重新和世界相遇的方法。

願我們都能在這個加速的年代裡,找到一種不急著完成、不急著解釋,但卻深深連結的狀態。

那就是,共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麻生活著呀
1會員
27內容數
自我成長
黃麻生活著呀的其他內容
2025/06/03
作者分享與朋友重逢的經歷,以及這些經歷帶來的反思與體悟。
Thumbnail
2025/06/03
作者分享與朋友重逢的經歷,以及這些經歷帶來的反思與體悟。
Thumbnail
2025/05/20
這部電影深刻描繪現代家庭在遺產爭奪中,利益與親情交織的掙扎,透過細膩的劇情,展現真實動人的家族情感。從祭祖儀式中傳承的情感,到照顧長輩的真心與矛盾,以及遺產背後的人性考驗,都以平實的敘事手法,引發觀眾深層的共鳴。
Thumbnail
2025/05/20
這部電影深刻描繪現代家庭在遺產爭奪中,利益與親情交織的掙扎,透過細膩的劇情,展現真實動人的家族情感。從祭祖儀式中傳承的情感,到照顧長輩的真心與矛盾,以及遺產背後的人性考驗,都以平實的敘事手法,引發觀眾深層的共鳴。
Thumbnail
2025/04/29
這篇文章探討作者如何克服數位焦慮,並反思現代人與社群媒體的關係,以及未來教養孩子的理念。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從童年時期的自由自主到成年後遭遇的數位困境,並提出一些個人應對方法,例如睡前不碰手機、寫手帳等,最終呼籲在數位洪流中,仍需重視人際關係的經營與自我覺察。
Thumbnail
2025/04/29
這篇文章探討作者如何克服數位焦慮,並反思現代人與社群媒體的關係,以及未來教養孩子的理念。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從童年時期的自由自主到成年後遭遇的數位困境,並提出一些個人應對方法,例如睡前不碰手機、寫手帳等,最終呼籲在數位洪流中,仍需重視人際關係的經營與自我覺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們現在身處的世界,其實難以真正理解情緒的本質,因為它那深邃而波動的「穿越感」是無法被量化的。情緒,常常是我們經驗的起點,而非結果。換句話說,我們都是首先感受到情緒,然後才會透過生活中的事件來詮釋這些情緒。情緒如同自身能量的展現,而這種能量本質上充滿著變化與波動。簡單來說,情緒是主體,事件則是我們自
Thumbnail
我們現在身處的世界,其實難以真正理解情緒的本質,因為它那深邃而波動的「穿越感」是無法被量化的。情緒,常常是我們經驗的起點,而非結果。換句話說,我們都是首先感受到情緒,然後才會透過生活中的事件來詮釋這些情緒。情緒如同自身能量的展現,而這種能量本質上充滿著變化與波動。簡單來說,情緒是主體,事件則是我們自
Thumbnail
共鳴和共情不一樣,共情是情緒和感受上的代入,而共鳴則不僅包含共情,還有理性的認同和思維的共振。 共鳴可說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從我的角度聊「共鳴」。以下內容是我個人主觀理解,絕非正確答案。本文探討了「共鳴」的本質及其對人的影響。
Thumbnail
共鳴和共情不一樣,共情是情緒和感受上的代入,而共鳴則不僅包含共情,還有理性的認同和思維的共振。 共鳴可說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從我的角度聊「共鳴」。以下內容是我個人主觀理解,絕非正確答案。本文探討了「共鳴」的本質及其對人的影響。
Thumbnail
在這個充斥著信息過載與繁忙節奏的時代,人們常常覺得自己迷失在外界的喧囂之中,尋求一種內在的平靜與智慧,希望能更深入地理解自我與周遭的世界。Aura Soma療法,作為一種獨特的能量療法,提供了一個開啟內在感官之門的方法,不僅增強了我們的直覺與洞察力,還幫助我們以色彩與光的語言與自己的靈魂對話。
Thumbnail
在這個充斥著信息過載與繁忙節奏的時代,人們常常覺得自己迷失在外界的喧囂之中,尋求一種內在的平靜與智慧,希望能更深入地理解自我與周遭的世界。Aura Soma療法,作為一種獨特的能量療法,提供了一個開啟內在感官之門的方法,不僅增強了我們的直覺與洞察力,還幫助我們以色彩與光的語言與自己的靈魂對話。
Thumbnail
原來我們的意識和情緒都是光子,會形成頻率,也是引發奇蹟的關鍵。
Thumbnail
原來我們的意識和情緒都是光子,會形成頻率,也是引發奇蹟的關鍵。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人們時常尋找著一種平靜與內在和諧的狀態。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我們似乎越來越難以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但是,在這個充滿喧囂的世界裡,有一種古老的智慧正在靜靜地呼喚我們,那就是Aura Soma色彩療法,一種通過色彩與光的力量來解碼我們內心深處訊息的療法。 當我們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人們時常尋找著一種平靜與內在和諧的狀態。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我們似乎越來越難以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但是,在這個充滿喧囂的世界裡,有一種古老的智慧正在靜靜地呼喚我們,那就是Aura Soma色彩療法,一種通過色彩與光的力量來解碼我們內心深處訊息的療法。 當我們
Thumbnail
我們都一直住在肉身裡面去感知這個世界 就連車外傳來的一陣喇叭聲都可以激起內心裡千百回的念頭 喇叭聲或許只有八秒 但有誰數過當下心中生起的再消滅的念頭有幾個 XXX再加上憤怒、再加上恐懼、再加上如何做.. 都在那八秒中如同電影般一幕幕上映 但在那八秒的當下 我們的原心是和當下
Thumbnail
我們都一直住在肉身裡面去感知這個世界 就連車外傳來的一陣喇叭聲都可以激起內心裡千百回的念頭 喇叭聲或許只有八秒 但有誰數過當下心中生起的再消滅的念頭有幾個 XXX再加上憤怒、再加上恐懼、再加上如何做.. 都在那八秒中如同電影般一幕幕上映 但在那八秒的當下 我們的原心是和當下
Thumbnail
當天再次覺得生命很奇妙的時刻: 沒想到參與紀老師的課程,與對哲學探究的興趣緣分,重新與大學時期的同學,有幸再次成為了同學。 或許這就是班雅明說的「通感」,如同群星一樣,在現今突然連結起來,有一種「啊!我現在才看懂這是怎麼一回事」的實際領受的頓悟。 另一方面這也如同榮格所提到的「共時性」
Thumbnail
當天再次覺得生命很奇妙的時刻: 沒想到參與紀老師的課程,與對哲學探究的興趣緣分,重新與大學時期的同學,有幸再次成為了同學。 或許這就是班雅明說的「通感」,如同群星一樣,在現今突然連結起來,有一種「啊!我現在才看懂這是怎麼一回事」的實際領受的頓悟。 另一方面這也如同榮格所提到的「共時性」
Thumbnail
當你身上所有的細胞都如此臨在,都能感覺到生命的律動,同時當你能夠時時刻刻都感覺生命是本體的喜悅時,那你可以說是從時間當中解脫了。從時間當中解脫意味著不再有從過去汲取身分認同,以及在未來尋找圓滿成就的心理需求。 它代表你能想像得到、最深遠的意識轉化。
Thumbnail
當你身上所有的細胞都如此臨在,都能感覺到生命的律動,同時當你能夠時時刻刻都感覺生命是本體的喜悅時,那你可以說是從時間當中解脫了。從時間當中解脫意味著不再有從過去汲取身分認同,以及在未來尋找圓滿成就的心理需求。 它代表你能想像得到、最深遠的意識轉化。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調和時間軸中的記憶的文章,探討瞭如何協調以某種格式記錄在時間軸中的祖先記憶,以及如何清除個人身體上的瘴氣及其印記,文章也提到了高振動力的飲食如何幫助清除更大的宏觀世界,以及關於粒子時間線和靈性修行的內容。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調和時間軸中的記憶的文章,探討瞭如何協調以某種格式記錄在時間軸中的祖先記憶,以及如何清除個人身體上的瘴氣及其印記,文章也提到了高振動力的飲食如何幫助清除更大的宏觀世界,以及關於粒子時間線和靈性修行的內容。
Thumbnail
時間與意識的關係,人們常誤解時間是線性的,但其實它並非如此。這篇文章探討時間、意識與宇宙的本質,提出人們的理解方式是如何受到頭腦的限制,指出宇宙的本質是現在的,開始與結束都在當下的這個瞬間生滅。最後呼籲人們要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是一場遊戲,每個人所體驗的痛苦與快樂都是一種指引。
Thumbnail
時間與意識的關係,人們常誤解時間是線性的,但其實它並非如此。這篇文章探討時間、意識與宇宙的本質,提出人們的理解方式是如何受到頭腦的限制,指出宇宙的本質是現在的,開始與結束都在當下的這個瞬間生滅。最後呼籲人們要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是一場遊戲,每個人所體驗的痛苦與快樂都是一種指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