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性的呼喚》於 1903 年首次出版,可以說是相當經典的美國小說。而畢方文化出版的這個版本翻譯也好,讀起來相當流暢。故事的內容主要是在說一隻叫做巴克 Buck 的狗,牠所經歷的種種。
大部分的人對於這本書的評價都是「從困境中找到自我與勇氣」、「自然本能的召喚與文明之間的衝突」等等,但其實我看的時候更覺得,巴克的際遇就像波折的人生,在時代中尋找著自己,是種生命頑強抵抗的展現。明明同樣都是自己,每換一個主人就活出了相當不同的生命。前面我會先簡述這本書的結構,後面會再寫我對這些段落的另類觀點。
故事大綱
一開始巴克在美國加州的溫暖氣候生活,住在一名法官家,不時陪小孩玩,可說是相當愜意的日子。但後來法官家的園丁把牠偷出來賣掉,原本巴克反抗但被訓狗師拿棍棒制服,不得已只能接受這命運。隨後牠就被賣到當時美國淘金熱的地方,幫忙運送或載貨,中間換了幾次主人:- 弗蘭索、裴洛特 François、Perrault:兩位主人算是公平也算是精明幹練,知道怎麼做事。巴克從愉快的生活到要出來工作,雖然一開始有些不適,但後來也就上手了,這也歸功於他們讓巴克學習雪橇犬的生存方式。雖然是採取比較放任的方式,例如讓巴克在雪地中自己找食物、自己找地方居住、鞭打牠配合工作團隊,但這些都讓巴克知道如何在荒野生存並且與人類社會互動。工作完成後,兩人便將狗群賣了,而巴克也轉往他人之手。
- 蘇格蘭混血兒:此時巴克的工作是運送淘金熱地區往來的郵件。然而郵件量大,巴克幾乎每天都在沒有休息的情況下持續工作,換得的是近乎無止禁的疲勞和磨損,甚至是被毆打到不得動彈。蘇格蘭混血兒等到狗群都沒力了便將牠們賤價賣出。
- 查爾斯、哈爾、梅賽德斯 Charles、Hal、Mercedes:這群人是淘金熱的新手,他們對於在荒野生活、照顧狗群、旅程規劃什麼的都一竅不通,巴克在他們底下幾乎可以說是過了最黑暗的時期。在一開始糧食還足夠的時候過得還不錯,到後來糧食不夠,主人們便開始毆打狗群,但最後仍舊許多狗都死於飢餓。後來一群人與狗到了桑頓的營地,桑頓給他們附近環境的警告,但他們不聽仍執意要前進。巴克當時在營地累到像是要死了,任主人怎麼毆打都無法起身,幾乎要被活活打死。直到桑頓看不下去,拿了斧頭與之對峙,最後用獵刀把巴克身上的挽繩切斷,哈爾一行人也就放棄巴克。結果出發沒多久,哈爾一行人掉進冰洞消失了。
- 桑頓 Thornton:桑頓是個經驗豐富、善良、正直的淘金者。瀕死的巴克在他的帶領下身體狀況越來越好,於是巴克也就對桑頓敬愛與忠誠,甚至有段篇幅寫在酒吧裡當桑頓被攻擊時如何護主、當桑頓掉下急流時巴克如何救他。後來還因酒吧的一場賭博,賭巴克搬運的能力,讓桑頓賺到了能夠還清所有的負債大錢。後來他們前往新路線,巴克的工作變得很輕鬆。巴克四處走走時遇到野生的狼狗群,原本狼狗群邀請牠一同生活,但是巴克還有桑頓,便回去營地。直到回去時發現營地被葉哈特人 Yeehats 所侵略,桑頓死於他們手下,巴克便咬殺了不少葉哈特人,最後牠就去跟狼狗群生活。
在工作中的我們
坦白說,巴克的命運像當時的奴隸,沒有決定權,只能被買來賣去,好與壞只能憑運氣。除了大自然,我相信作者也有這方面的隱喻。不過換作現代,或許可以從社畜的觀點來看待巴克的境遇。我們可以想像一個人進入職場、在社會上行走,也可能遇到類似的狀況。把巴克想成是職員,主人想成是老闆。那大概會像這樣:
- 第一階段就像剛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除了有能力,還要稍學點東西、體會各種人情世故,並在其中存活下來。巴克兩位帶點放任的老闆,確實讓它自主學會了些東西。
- 第二階段如同換了間公司,工作內容是重複做一件事情,像沒有盡頭無休止的折磨,既無法升職加薪,也無法讓你學到新技能或有新的體驗,只能被困在工作場所,不斷磨耗自己的生命。
- 第三階段換的公司甚至比上一間更糟,老闆情緒化、財務出問題、積欠薪資還用各種方法侵佔職員的基本人權,甚至將其囚禁,大概可以想像成是這麼糟的工作,這時會覺得人生無望是理所當然。
- 第四階段換到一間好公司,公司內部有在賺錢,也該知道如何公平、良善地對員工。員工自然在這邊久留,甚至當別的公司拋出橄欖枝時,也還是想留在原公司。
有的時候,我不認為離職是件壞事,更像是為自己開創新的可能。從這本書的故事,我想反應的是,有時候並不是你不夠好、你不夠努力,而是環境就是這麼差,你繼續待著就是忍受這種環境。或許你該做的,是要嘗試新的可能,尋找好的地方、尋找適合你的地方。
故事中用很多地方去舉例,巴克是一隻多麼優秀、聰明又健壯的狗,甚至品系也良好,但在不識時務的主人的帶領下,還是只能走向近乎悲慘的結局。所以,看對人,很重要的。
結論
野性的呼喚。什麼是「野性」?「呼喚」又是什麼?我的註解肯定跟大家很不一樣。
我自己下了這樣的註解。「野性」就像社會,也像大運流年,是外在的一切。「呼喚」是我們的生命中想做的那些事情,引領著我們在社會闖蕩,在廣袤的世界中追逐。但願看完這本書,大家也能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想起自己心中那聲「野性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