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性格到氣氛,一場好體驗從「了解需求」開始
前幾天,又有老司機傳來一篇「第一次泡泡浴」的文章,作者詳實記錄了自己的體驗——不過,看完之後我能感受到,那次並不是一段讓他滿意的回憶。整體語氣低迷,結尾也寫得有些懊悔,甚至帶著些許對風俗行業的失望。
我不禁猜想:這位作者當時應該沒有太多選擇。可能是時間急、預約倉促,或者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挑,才會在一堆資訊中隨便點了個人、匆匆完成了一次「沒感覺」的體驗。但這並不是泡姬的錯。
在風俗的世界裡,每一位泡姬的屬性都不同。有人走甜妹路線、有人主打技巧控;有人偏被動溫柔、也有人很主動地帶氣氛。光靠外表、照片去猜,實在是太困難了。
所以選人其實有方法,也有管道。
像是 CityHeaven(風俗資訊網)上,很多泡姬會自己撰寫簡短的自我介紹,透露她們擅長什麼、性格如何、甚至也會有一些客人的評價——這些訊息都比胸圍數字來得有參考價值。
另外,如果你是透過外語客服或預約平台安排,也不要客氣,可以直接向客服反映你的偏好,例如:「想找主動一點的」「希望對方英文可以通一點」「比較怕冷場」……這些他們都見怪不怪,畢竟能幫你找到適合的泡姬,也是客服工作的一部分。
等有了初步名單後,你還可以回頭去論壇、Vocus、甚至X(舊推特)搜尋該名泡姬的網友心得。這樣一層層過濾下來,不敢說能找出「完美那一位」,但至少能排除「完全不合」的人選。
最後還是那句話:一次體驗不好,不代表整個行業都有問題;選錯人,也不代表她不好。這就像你走進一家餐廳,點了不合口味的菜,不代表那家店做得不好,只是那道菜不適合你。
選擇,是風俗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環。花點時間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才能在這段短短的邂逅中,得到真正的滿足感。
選泡姬不能只看奶,看懂屬性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