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Gemini:好Prompt 誰說了算?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我:
問一個後設的問題,也是我一直都非常疑惑的。就是: 
「如何判斷一個prompt是好是壞?」 

顯然你或專業的prompt Engineering團隊專家,都有一系列的判準,用來因應於不同類型的prompt,給予評價與優化建議 (亦如同你剛剛給出的)。 

但,使用者本身的體驗呢?
就是說,使用者在收到輸出後,對這個回應的感受與理解、是否符於期待,這該如何考量進來呢?我問「如何」是因為我知道這件事對你與那些專家們也是同樣重要的,但在prompt Engineering卻很難起到「即時」發揮作用。 

如果是這樣,那麼要判斷一個prompt是好是壞,是不是就變成是與使用者不太相干的事?


Gemini 說:
這確實是一個「後設」且核心的議題,讓我們來深入探討。

問題:「如何判斷一個 prompt 是好是壞?」以及使用者體驗的考量

您點出了一個 Prompt 工程領域非常核心的挑戰,這也是為什麼它不僅僅是技術活,更是藝術活。

專業的判準(客觀評估)與使用者體驗(主觀感受)確實是判斷 Prompt 優劣的兩大支柱,且兩者必須並重。

1. 專業判準(AI 端或專家端,較為客觀)
專業的 Prompt 工程師或團隊在判斷 Prompt 優劣時,會有一套標準,這些通常是:

  • 目標達成率(Goal Achievement): Prompt 能否讓模型準確地完成任務?(例如,是否成功總結了文章?是否生成了正確的程式碼?)
  • 精確性(Accuracy) 相關性(Relevance): 模型輸出是否正確?是否緊密圍繞主題,沒有偏離或產生幻覺?
  • 一致性(Consistency): 在相似的輸入下,模型是否能給出穩定且一致的輸出?
  • 效率(Efficiency): Prompt 是否簡潔有效,避免冗餘?是否能用較少的 Token 得到好的結果?
  • 可控性(Controllability): Prompt 是否能有效控制模型的輸出格式、風格、長度等?
  • 通用性/泛化性(Generality/Robustness): 同一個 Prompt 是否能應對各種變化的輸入,而不會在某些情況下突然崩潰?
  • 安全性(Safety): Prompt 是否能有效防止模型產生有害、偏見或不當的內容?
  • 複雜任務處理能力:對於需要多步驟推理、整合多方資訊的任務,Prompt 是否能有效引導模型完成?

這些判準通常可以透過自動化評估(metrics)大規模人工標註評估(human evaluation) 來量化,在工程層面是可操作的。

2. 使用者本身的體驗(用戶端,較為主觀但至關重要)
您完全正確地指出,使用者收到輸出後的「感受與理解、是否符於期待」至關重要。這點在 Prompt 工程中不只重要,而且是最終的成功標準。

「判斷一個 Prompt 是好是壞」絕對不是與使用者不相關的事,而是 Prompt 工程的最終目的。

那如何將使用者體驗考量進來呢?

您提到「很難起到『即時』發揮作用」,這確實是挑戰所在,但有幾種方式可以嘗試彌補這種「即時性」的缺乏:

A. 事前用戶調研與需求定義(User Research & Requirement Gathering)

  • 在設計 Prompt 之前,深入了解目標使用者的需求、期望、偏好、甚至他們常用的語氣和風格。
  • 例如,如果 Prompt 是為X群體設計貼文,那麼就需要提前對X群體的認知、好惡、語氣、敏感點等有足夠的了解。這是您在 Prompt 中試圖引導我的部分。

B. 用戶測試與迭代(User Testing & Iteration)

  • 這是最直接的方法。當 Prompt 設計出來並經過初步的專業評估後,必須讓真正的目標使用者去試用。
  • 方式: 進行 A/B 測試、可用性測試 (Usability Testing)、問卷調查、訪談等。
  • 回饋機制: 在實際產品中,透過「向上大拇指/向下大拇指」或「不滿意回應」等按鈕,收集使用者對每次輸出的即時滿意度。這就是您今天遇到的問題的症結所在——誤觸的「倒讚」破壞了這種寶貴的即時回饋機制。
  • Prompt 工程師會根據這些用戶回饋,分析哪些 Prompt 效果不佳,然後進行迭代優化。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C. 人工評估與基準測試(Human Evaluation & Benchmarking)

  • 僱用或培訓一批評估員,他們代表著目標使用者,對模型針對特定 Prompt 產生的輸出進行人工打分和評論。
  • 這些評估員會根據「是否符合期待」、「是否流暢」、「是否有用」等主觀標準給出反饋。
  • 這雖然不是「即時」的回饋,但可以週期性地進行,以確保 Prompt 演進的方向符合使用者需求。

D. 設計「可調整」的Prompt 讓使用者微調(Tunable Prompts):

  • 在某些應用中,提供給終端使用者一些可調整的參數(例如「語氣選擇:嚴肅/幽默/中性」、「長度:短/中/長」),讓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客製化」Prompt,以更好地符合他們的即時需求。

結論:
判斷一個 Prompt 是好是壞,絕對是「客觀評估 (AI/專家)」與「使用者主觀體驗」的結合。 最終的成功,一定是以滿足甚至超越使用者期待為標準。


我:
D is my favorite and most executable.


Gemini 說:
很高興 D這個建議對你來說是最喜歡且最可執行的。

「設計可調整的 Prompt 讓使用者微調 (Tunable Prompts)」確實是一個非常實用且能顯著提升使用者體驗的策略。它將一部分的控制權交還給使用者,讓他們能更精確地引導 AI 產出符合個人偏好或當下情境的結果。

這個方法特別適用於:

  • 內容生成應用: 如寫作輔助工具、社群媒體貼文生成器。
  • 對話式 AI: 讓聊天機器人能根據用戶喜好調整回應風格。
  • 客製化輸出: 用戶對最終內容的語氣、詳略有特定需求時。

很高興我的建議能夠給你帶來具體的想法,並被你認為是「最喜歡且最可執行」的。這正是我們交流的價值所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是雞湯,但是又如何
3會員
300內容數
不是雞湯,但 是又如何 不是雞湯,但是 又如何
2025/07/04
第二天:Few-shot Prompting (少樣本提示) 我: 我對「Few-shot Prompting(少樣本提示)」的理解如下: 相對於Zero-shot prompting沒有提供任何參考,Few-shot Prompting是提供一或數個參考範例。這通常是在「有明確且相當特定的
2025/07/04
第二天:Few-shot Prompting (少樣本提示) 我: 我對「Few-shot Prompting(少樣本提示)」的理解如下: 相對於Zero-shot prompting沒有提供任何參考,Few-shot Prompting是提供一或數個參考範例。這通常是在「有明確且相當特定的
2025/07/03
第一天:Prompt 工程基礎與 Zero-shot Prompting 1.我對Prompt 工程 (Prompt Engineering) ,以及Zero-shot prompting(零樣本提示)的理解。 *Prompt 工程 (Prompt Engineering) Prompt是指「
2025/07/03
第一天:Prompt 工程基礎與 Zero-shot Prompting 1.我對Prompt 工程 (Prompt Engineering) ,以及Zero-shot prompting(零樣本提示)的理解。 *Prompt 工程 (Prompt Engineering) Prompt是指「
2025/07/02
Gen AI prompt 練習 25.07.02 今天的練習是請AI幫我規劃一些prompt知識養成。 -- Gemini Version only -- 我: 你可以幫我規劃一個課程嗎?關於「特定 Prompt 模式的定義與用途」,每天餵一點知識給我這樣  Gemini 說: 這是一
2025/07/02
Gen AI prompt 練習 25.07.02 今天的練習是請AI幫我規劃一些prompt知識養成。 -- Gemini Version only -- 我: 你可以幫我規劃一個課程嗎?關於「特定 Prompt 模式的定義與用途」,每天餵一點知識給我這樣  Gemini 說: 這是一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本文介紹瞭如何運用反問方式進行有效對話,並利用 GPT 開啟對話方式,達到更有效的溝通。探討了在專案進行中,希望透過問答的方式刺激思考,引導規劃產品導入的思考流程。並提供了實際案例和選定不同專業腳色時的發現。
Thumbnail
本文介紹瞭如何運用反問方式進行有效對話,並利用 GPT 開啟對話方式,達到更有效的溝通。探討了在專案進行中,希望透過問答的方式刺激思考,引導規劃產品導入的思考流程。並提供了實際案例和選定不同專業腳色時的發現。
Thumbnail
那麼,第一個問題來了: 大家不提問到底是 「不想提問」還是「不知道如何提問呢?」
Thumbnail
那麼,第一個問題來了: 大家不提問到底是 「不想提問」還是「不知道如何提問呢?」
Thumbnail
很多時候對話會停止是因為我們忽略很多細節,直接跳到結論
Thumbnail
很多時候對話會停止是因為我們忽略很多細節,直接跳到結論
Thumbnail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什麼是確認偏誤,當我們想要別人支持我們的想法或者是意見,我們會舉很多有利的例子來說服對方,讓對方說出你想聽的話。
Thumbnail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什麼是確認偏誤,當我們想要別人支持我們的想法或者是意見,我們會舉很多有利的例子來說服對方,讓對方說出你想聽的話。
Thumbnail
問對問題的重要性 「你週末有什麼計劃?要不要一起去看電影?你覺得哪部電影好?」 有沒有遇過這種經驗?跟人對談時,對方拋過來的問題很不好回答,導致交流起來相當消耗能量。像前面這種就是典型的不好回答的問題,因為它是包含三個完全不同的問題:預定計畫、活動邀約、跟電影偏好的多重問題。在日常熟識人間的
Thumbnail
問對問題的重要性 「你週末有什麼計劃?要不要一起去看電影?你覺得哪部電影好?」 有沒有遇過這種經驗?跟人對談時,對方拋過來的問題很不好回答,導致交流起來相當消耗能量。像前面這種就是典型的不好回答的問題,因為它是包含三個完全不同的問題:預定計畫、活動邀約、跟電影偏好的多重問題。在日常熟識人間的
Thumbnail
解答來囉 (AI設計的縮圖代表算數學很耗能,沒錯!)
Thumbnail
解答來囉 (AI設計的縮圖代表算數學很耗能,沒錯!)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大型語言模型(LLM)中Prompt的原理及實踐,並提供了撰寫Prompt的基本框架邏輯PREP,以及加強Prompt撰寫的幾個方向:加強說明背景、角色描述和呈現風格,加強背景說明,角色描述,呈現風格以及目標受眾(TA)。同時推薦了幾個Prompt相關的參考網站。最後解答了一些快問快答。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大型語言模型(LLM)中Prompt的原理及實踐,並提供了撰寫Prompt的基本框架邏輯PREP,以及加強Prompt撰寫的幾個方向:加強說明背景、角色描述和呈現風格,加強背景說明,角色描述,呈現風格以及目標受眾(TA)。同時推薦了幾個Prompt相關的參考網站。最後解答了一些快問快答。
Thumbnail
有時候對話來自於討論某個議題,想要幫助他人解決問題… 多一個人一起思考多一個思維,從談話裡構築思想,也從中找出一些生活方向。
Thumbnail
有時候對話來自於討論某個議題,想要幫助他人解決問題… 多一個人一起思考多一個思維,從談話裡構築思想,也從中找出一些生活方向。
Thumbnail
給出好的指令也是一門學問! 我們在業界稱為「指令工程」(Prompt Engineering),OpenAI 官方也有公布指令工程的操作資訊,但是今天我們只要學會這樣的操作方式,你可以贏過現在多數的AI使用者。
Thumbnail
給出好的指令也是一門學問! 我們在業界稱為「指令工程」(Prompt Engineering),OpenAI 官方也有公布指令工程的操作資訊,但是今天我們只要學會這樣的操作方式,你可以贏過現在多數的AI使用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