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再把工作和生活分開。
對我來說,我把兩者合而為一。我希望家人能在我工作時陪伴我,也希望同事能在我玩樂時出現在身邊。我意識到,如果我要環遊世界、盡情享受生活,那麼每個人都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不會把他們分開。
二、不再因為情緒因素而進食。
如果你無法控制自己吃什麼,相信我,這會影響你的自信,因為自信來自於你在私下對自己做出的承諾。所以,你知道自己應該吃什麼。
三、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回顧我的人生和經歷過的痛苦,我意識到,如果我總是根據別人的意見做決定,那麼在我最痛苦的時候,那些人又去了哪裡?如果他們沒有做過我想做的事,而我卻因為在意他們的意見而做決定,那我就是在過別人的人生。當我的生命走到盡頭時,我希望自己有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四、不再只看眼前,而是顧及長遠之計。
如果你想打造美好人生,這需要時間;如果你想成功,這也需要時間。如果你總是走捷徑,結果只會讓你受傷。做決策時,與人交往時,以及做任何計畫或事業時,都從長期的角度出發,這才是人生贏家的做法。
五、不再堅持死板的早晨習慣。
我會問那些花很多時間和步驟在進行早晨儀式的人:「如果你沒做到,那你的整天就毀了嗎?你就不能享受生活了嗎?」對我來說,保持靈活彈性很重要。我有一些只需幾分鐘就能幫我重新調整和專注的習慣,除此之外,我不需其他儀式來擁有美好的一天。
六、不再臨時取消會議。
我以前覺得改期、調整、延遲事情都沒關係,這個問題在於,我是在告訴自己我的優先事項不重要。而別人也不想和不可靠的人合作。每次我讓情緒或心情影響我的出席或表現時,我都會自食惡果。
七、不再開啟手機通知。
手機最容易分散我們的注意力。如果不關閉通知提醒、震動、鈴聲,我們會無法專心,進而完成工作。
八、不再參加太多會議。
我本來以為開會是產值很高的事,結果只是讓別人佔用我的時間,讓自己忙得沒時間思考。其實,每天只需要做一、兩個真正重要的決定。如果你沒有空閒時間去思考這些決定,你會忙得原地踏步,沒有進展。忙碌的人和產值很高的人有著巨大的差別,整天開會只是給了你逃避真正重大決策的藉口。
九、不再試圖記住所有細節。
我爸爸總是問我:「丹,這個業務、那個業務怎麼樣?」我會說:「爸,我不知道。」我覺得這沒關係,因為試圖記住所有事情只會讓你無法專注在重要的事。我能找到問題的答案,但我不需要記住所有事。讓大腦騰出空間,才能做出更好的決定。
十、不再接觸酒精、派對,或者任何惡習。
我發現成功不是加法,而是減法。我越是減少一些東西,生活就越豐富。想要更進階,就必須放棄某些東西。你可能覺得抽電子煙、賭博、玩遊戲沒關係,但是,要更上一層樓,就必須消滅惡習。
十一、不再接聽陌生來電。
你知道手機裡有個設定,可以把陌生來電直接轉到語音信箱嗎?這是專業的做法。但我乾脆不接電話。為什麼?如果我決定要完成一件事,那就一定要完成。如果別人想找我,他們可以等我做完。我會記下他們的名字,等我有空再回電。
十二、不再強迫自己讀完每一本書。
有些人會問:「你讀完了那本書嗎?」我可能只讀了第一章,或者第三章,如果好看才會讀到第五章。偶爾有書會讓我讀到最後,但我並不需要每本都讀完。我只是在尋找書中能改變我觀點的一點點啟發,一個能讓我前進的想法。一旦找到,我就會合上書,不再翻閱。
十三、不再同時做很多事(多工)。
大多數人以為自己可以同時做很多事,其實不然。你其實是在「切換聚焦」。試試看,數1到10,再數A到G,然後交替數1-A、2-B、3-C…...速度是不是變慢了。多工其實是迷思。請專注於一件事,做完了再做下一件。
十四、不再花時間和消耗自己能量的人在一起。
我們必須誠實面對這一點,這很難,因為可能會得罪人。現在我會選擇那些帶給我正能量、讓我感覺良好的人。我知道這很誇張,消耗我們能量的人,有可能是家人、朋友,也可能是你曾經崇拜、現在卻因為你進步太快而批評你的人。我們需要保護自己的能量,定期清理朋友圈,遠離能量吸血鬼。
十五、不再試圖讓每個人都開心。
我的領悟是,每個人有他自己看待世界的觀點和方式。我不需要為他們的處境負責。我知道我的某些決定可能會讓他們不開心,但只要我是出於正確的意圖,那就讓他們自己去面對自己的人生故事。
十六、不再熬夜。
我通常在晚上九點準備梳洗睡覺。昨晚我有個聚會,我提前告訴大家:「如果時間太晚,我會先離開。」我真的提早離席了。為什麼?我寧可讓一些人失望,也要早點睡覺,這樣我早上才有精神。因為我重視早上的能量,不想因為別人的社交活動而毀掉它。大多數人有鬧鐘叫醒自己,我則是有鬧鐘提醒自己睡覺。
十七、不再責怪別人。
如果你明白,你的人生、你的處境,一切都是你自己的責任,你就拿回了人生主導權。我不想把人生的主導權交給別人。
十八、不再對每個人說「好」。
你發展得越好,越是進步,生活過得越好,別人就越想從你這裡得到什麼,佔用你的時間。學會說「不」很重要,對每個人說「好」只會讓自己失望。我的哲學是:有時候我們必須對別人說「不」,才有時間進行自己所設定的目標。
十九、不再對每個決定都想太多。
我的導師曾說:「領導力的重點是,在資訊不完整的情況下做出決定。」如果你掌握了70%的資訊,就做決定吧。不要陷入過度分析,導致決策或行動進展遲緩。大多數人擔心做錯決定,而我會先做決定,然後想辦法讓它變成正確的決定。
二十、不再拿自己和別人比較。
你會受到我的啟發,可能是因為我百分之百地做我自己。最獨特的事就是做自己。我們沒有活過別人的人生,沒有別人的身體和大腦,只有自己。所以,我只和昨天的自己比較。如果你這麼做,你就能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影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Qt7ziXMyFI
(20 Things I Quit to Simplify My Life)
創作者:Dan Martell
《把時間買回來:讓你一本驚醒、一本初衷的經管奇書》的作者,是 SaaS(軟體即服務)行業的創業家、天使投資人、思想領袖和備受歡迎的教練。他在十年內創立、擴展並成功離開了三家科技公司。2012 年,他被評為加拿大頂級天使投資人,投資了 50 多家新創公司,例如 Intercom、Udemy 和 Unbounce。2016 年,Martell 創立了 SaaS 學院,並將其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教練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