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玩遊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為什麼要玩遊戲?

我時不時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想看好看的劇情,可以看小說或是漫畫。

想要配上漂亮震撼的畫面,可以改看電影。

純粹想要動腦解謎題,可以算數學(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歡,對,我也不喜歡)

 

那為什麼我還是總是沉迷在遊戲中,久久不能自拔呢?

如果有一段完整的空閒時間,我對遊戲的優先順位經常高於其他選項。

 

raw-image



要說不喜歡閱讀嗎?我不敢說能夠超越各種閱讀大神,但閱讀量還算有千本書有餘,喜愛的文學、奇幻、科幻、動漫作品也有數十套。

然而每當在閱讀書中精采故事時,雖每每將自己帶入主角,因為劇情的高潮迭起而屏氣凝神,隨著章節的峰迴路轉而大聲讚嘆,卻有時候感到少了一點什麼。

 

要說出閱讀過的作品值得讚歎的點,總是可以隨手拈來幾個。

比如《海賊王》中,Dr.希爾爾克臨死之前,豁達的拿起酒杯對天敬酒。

比如《笑傲江湖》中,令狐沖和任我行,圍攻東方不敗的緊張。

比如《排球少年》中,白鳥澤一戰中絕望的氛圍,以及最後突破成功的成就。

比如《鋼之鍊金術師》中,大總統穿越戰車殺向我方的驚恐。

比如《零之使魔》中,才人隻身一人面對七萬大軍,只為保全女主角撤退的覺悟。

比如《進擊的巨人》中,團長面對野獸巨人,率領部隊進行萬歲衝鋒的勇氣。

比如《火影忍者》中,自來也沉入水中時最後那抹微笑。

比如《哈利波特》中,騎上鷹馬孤注一擲,只為了救出那個通緝犯的決心。

 


raw-image


這些情節不可謂不深刻,我也深深被打動,甚至可說是只要想到這些橋段,就覺得能夠為人生帶來前進的動力。

 

但我們的重點並不是要講故事對我們的影響有多深,而是要討論「明明有這麼多動人心弦的故事,為何還是要選擇遊戲作為休閒的方式呢?」

 

相信我,這個問題我到如今還是每天在問自己。

 

 

 

或許是體驗吧?

 

我在想的是,遊戲總是可以給我一些除了小說、電影之外的更多樂趣,主要或許還是在「體驗」上。

 

要討論到體驗的重要,讓我想到先前我曾和朋友聊天時舉過一個例子。

假設有一個人,花了一個月在某個熱帶小島度假,回來之後詢問他的感想,他有非常大的機會跟你說他的行程是多麼麼的瘋狂又多采多姿。

然而事實上,行程多數不就是浮潛、吃美食、看不同的海底生物,頂多去野外踏青。

那麼為何對於這種拿出來寫成推特上的流水帳都會有點難以啟齒的行程,當事人會有如此高的評價呢?

 

raw-image



我的猜想是這樣,人們會因為親自花「時間」下去參與「體驗」,而讓這段回憶有了一層昇華。

親自參與某段經歷的感覺,即使是到現在這個網路時代,或者說下一個AI時代,都難以取代。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難以做到各種體驗,無論是金錢上的考量(你總不可能每天都飛到熱帶小島),或是實際上根本做不到(誰去生一隻火龍跟我對打啊),但總是能夠在虛構作品中天馬行空。



raw-image


 

在以前人是藉由看書、看小說、聽街頭說書人講故事。然而聽人講故事的感覺,總是好像有點略有不足,搔不到癢處。

 

往後進展到DND(龍與地下城)系統出現之後,藉由「跑團」的形式幻想自己能夠在某個奇幻世界遊歷,就是近代電子遊戲的雛形。眾人圍在一個小房間,桌上的小地圖、人物形象棋子、以及DM手上的規則書和暗骰,形塑成一個天馬行空的奇幻世界。

 

raw-image



而到了現代,由於電腦系統的發達,遊戲世界可以被單獨製造出來,讓個別玩家獨立遊玩,親自去「體驗」某一段劇情。

 

 

比如在看書時,喬峰殺出聚賢莊,雖然過程凶險,但對於讀者這只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喬峰所採取的行動,我無權干涉。

但是在遊玩《最後生還者》的故事時,我知道現實世界的我跟喬爾完全不像,但是在遊戲中,我「就是」喬爾。每一次的殭屍遭遇戰,都令我全身發抖振奮不已。

 

即使我知道這些關卡、劇情,主要是線性劇情對話,並沒有留給玩家太多選擇上的分支,(換句話說,遊戲劇情在絕大多數的狀況還是我還是無法干涉)。

但當我真的帶著艾莉走遍美國時,我感覺簡直就是「真的」做過這件事情,而不是只是「看」別人做過這件事情。

 

這種體驗太過特殊了,我目前沒有找到任何其他娛樂方式,可以給我這麼純粹的「帶入感」。

 

 

 

那如果不是玩劇情遊戲呢?

 

而在玩那些並非劇情遊戲的時候,我感覺到的是另一種方向的樂趣。

 

比如說,當我遊玩《英雄聯盟》時,我感覺到要和隊友共同戰略合作,已完成團隊目標的緊張感。

比如說,當我遊玩《俄羅斯方塊Battle》時,我則是注重磨練個人技術,最後登峰造極刷新分數上限的自我滿足。

比如說,當我遊玩《任天堂明星大亂鬥》時,我喜歡在高速的戰鬥中參與格鬥中的心理博弈,專注達成角色可達成的上限。

比如說,當我遊玩《魔物獵人》時,我享受掌握魔物的每個動作,並且在對峙中成功對魔物進行精準打擊的成就感。

 

raw-image



 

而在這種遊戲中,雖然不像是劇情遊戲中,有峰迴路轉動人心弦的劇情,甚至絕大多數可說是跟劇情打不上關係(嗯,你說魔物獵人有劇情嗎?我怎沒看到?),但在玩這些遊戲時的體驗,卻不比任何劇情遊戲虛假。

 

當初拚盡全力才贏下的那把《英雄聯盟》BO5,用伊瑞莉雅刺向對方的輸出才一舉破陣成功,絕對令我永生難忘。

經過數週的T轉練習,才能突破《俄羅斯方塊》的個人分數上限,那個成就感還是歷歷在目。

坐在客廳一整個下午,在《任天堂明星大亂鬥》中卻難從一個高分段的加儂多夫取下一個小分的挫敗感,也是長存我心。

更不用說經過數千小時的狩獵後,《魔物獵人》裡的魔物動作已經像是自家小狗般的親切。

 

這些記憶都存在我的心中,這些體驗轉化為養分,深入到人生、回憶中,形塑成「我」的故事。

 

不是「喬爾」的故事,不是「漩渦鳴人」的故事,不是「克勞德」的故事,不是「哈利波特」的故事,不是「V」的故事,不是「岡部倫太郎」的故事。

 

而是專屬於「我」的故事。

 

就像是在某個炎炎夏日,到海水浴場衝浪,結果連板子都爬不上去一樣。在旁人聽來只是個流水帳般的小事,但對於自己來說,卻是獨一無二的體驗。

 

 

到底為什麼要玩遊戲?

 

就像是文章開頭的,我迄今還是每天都在問自己,為什麼要玩遊戲?

 

如果只是要追求極致的劇情體驗,可以去看漫畫小說。

如果想要配上聲光效果,可以看電影。

如果想要解謎,可以去算數學。

 

但要能夠追求極致的帶入感,似乎只有遊戲這種媒介能夠做到。

 

我想這是我迄今為止還是不斷玩遊戲的原因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只是遊戲Not Only Games But的沙龍
1會員
1內容數
遊戲不只是遊戲,而是人生的縮影。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L2OgNQDzTc 之前看了啾啾鞋這部影片,裡面說退坑一款手遊,也說到一些觀念,就如下圖這樣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L2OgNQDzTc 之前看了啾啾鞋這部影片,裡面說退坑一款手遊,也說到一些觀念,就如下圖這樣
Thumbnail
現代社會渴求感官刺激和速食,這般背景下,大多受歡迎的遊戲多為畫面質素高、具多人對戰元素、節奏快速的遊戲。但這些競技類遊戲並非所有人所愛,另一種小眾的文字冒險遊戲仍然屹立不倒。文章作者談及了日式文字冒險遊戲的流行及澄清了人們對GALGAME的誤解。
Thumbnail
現代社會渴求感官刺激和速食,這般背景下,大多受歡迎的遊戲多為畫面質素高、具多人對戰元素、節奏快速的遊戲。但這些競技類遊戲並非所有人所愛,另一種小眾的文字冒險遊戲仍然屹立不倒。文章作者談及了日式文字冒險遊戲的流行及澄清了人們對GALGAME的誤解。
Thumbnail
介紹一個優質的遊戲知識部落格:遊戲設計中藥鋪,其中「Game Design 資源分享表」十分推薦遊戲開發者閱讀。另外提到Gamker攻壳是一個專業的遊戲評鑑頻道,其深入的評論幫助作者入坑《健身環大冒險》。作者在後記也分享了自己在遊戲開發上的經歷和挑戰。
Thumbnail
介紹一個優質的遊戲知識部落格:遊戲設計中藥鋪,其中「Game Design 資源分享表」十分推薦遊戲開發者閱讀。另外提到Gamker攻壳是一個專業的遊戲評鑑頻道,其深入的評論幫助作者入坑《健身環大冒險》。作者在後記也分享了自己在遊戲開發上的經歷和挑戰。
Thumbnail
遊戲產業似乎從很久以前,各種玩法的類型都已經確立了下來。現在新出品的遊戲,更像是已有玩法機制的排列組合、重新包裝。比起遊戲本身,遊戲公司更願意把創意放在有明確衡量標準的部分,如:劇情、音樂、特效…等。久而久之,人們對遊戲的評價越來越取決於美術、故事等決定表現力的指標...
Thumbnail
遊戲產業似乎從很久以前,各種玩法的類型都已經確立了下來。現在新出品的遊戲,更像是已有玩法機制的排列組合、重新包裝。比起遊戲本身,遊戲公司更願意把創意放在有明確衡量標準的部分,如:劇情、音樂、特效…等。久而久之,人們對遊戲的評價越來越取決於美術、故事等決定表現力的指標...
Thumbnail
覺得是需要來記錄一下,輸出才是好的整理學習的方式! 也能檢視一下整個過程! 這是個透過各式主題,讓大家,尤其是很少接觸的人,知道桌遊原來有這麼多面向,引起更多人的興趣! 老早就討論好了很多桌遊主題,但這次還是有了基本的遊戲問題,以前都是曝光度的問題XD。 那到底是怎樣的問題,差點讓活動變得2
Thumbnail
覺得是需要來記錄一下,輸出才是好的整理學習的方式! 也能檢視一下整個過程! 這是個透過各式主題,讓大家,尤其是很少接觸的人,知道桌遊原來有這麼多面向,引起更多人的興趣! 老早就討論好了很多桌遊主題,但這次還是有了基本的遊戲問題,以前都是曝光度的問題XD。 那到底是怎樣的問題,差點讓活動變得2
Thumbnail
2024_B5 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首次看到書封與簡介真的吸引了我的眼球,直接告訴你遊戲對人的「掌控」。書中介紹了許多案例,並舉出相關研究結果佐證,愈讀愈讓我對「遊戲」一詞不寒而慄,特別是在教育現場。 |你真的在玩遊戲嗎? 因應玩家的喜好,遊戲的種類也愈來愈多元。從小時候就喜歡格
Thumbnail
2024_B5 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首次看到書封與簡介真的吸引了我的眼球,直接告訴你遊戲對人的「掌控」。書中介紹了許多案例,並舉出相關研究結果佐證,愈讀愈讓我對「遊戲」一詞不寒而慄,特別是在教育現場。 |你真的在玩遊戲嗎? 因應玩家的喜好,遊戲的種類也愈來愈多元。從小時候就喜歡格
Thumbnail
談論到遊戲的意義與參與人數之間的關係,並提到遊戲對於助人、身心健康以及個人感受的影響,同時也強調了在選擇遊戲時要尊重個人感受和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談論到遊戲的意義與參與人數之間的關係,並提到遊戲對於助人、身心健康以及個人感受的影響,同時也強調了在選擇遊戲時要尊重個人感受和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只是想把腦袋裡幻想的世界轉換成文字,文筆不是很好,寫作純粹娛樂。😅😅😅😅😅😅😅。」
Thumbnail
「只是想把腦袋裡幻想的世界轉換成文字,文筆不是很好,寫作純粹娛樂。😅😅😅😅😅😅😅。」
Thumbnail
這是一個其實不太會玩電玩,卻因劇情吸引而開始入坑玩復古電玩的故事。 保持著知道而未知的距離_我與電玩 從小到大我對電玩一直保持著不近不遠的距離,說來可能讓人難以置信,但從小因為家裡沒電腦,所以我對電玩的印象一直都停留在同學手上的game boy而已。 當時唯一能碰到遊戲的地方只有學校的電腦課,
Thumbnail
這是一個其實不太會玩電玩,卻因劇情吸引而開始入坑玩復古電玩的故事。 保持著知道而未知的距離_我與電玩 從小到大我對電玩一直保持著不近不遠的距離,說來可能讓人難以置信,但從小因為家裡沒電腦,所以我對電玩的印象一直都停留在同學手上的game boy而已。 當時唯一能碰到遊戲的地方只有學校的電腦課,
Thumbnail
2024年有個隱藏的習慣建立清單,一定想不到,就是玩遊戲這件事。 其實我很愛玩電腦遊戲,戰略的或是運動類的,一方面是動腦,一方面是滿足從小期待的成就感。 最近有注意到一款賽車遊戲,也是廣告推播時發現的,想想加入遊戲,欣賞一下現在的賽車畫面是多好,也可以打發一些零碎時間。 沒想到這遊戲車超有成就
Thumbnail
2024年有個隱藏的習慣建立清單,一定想不到,就是玩遊戲這件事。 其實我很愛玩電腦遊戲,戰略的或是運動類的,一方面是動腦,一方面是滿足從小期待的成就感。 最近有注意到一款賽車遊戲,也是廣告推播時發現的,想想加入遊戲,欣賞一下現在的賽車畫面是多好,也可以打發一些零碎時間。 沒想到這遊戲車超有成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