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急著催促,等孩子一下:耐心陪伴,看見孩子內在的成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她不是在拖延,只是在完成一件「對她來說很重要的事」。從一人分飾五角的車車劇場,到邊畫邊說的角色對話,這些看似平凡的遊戲,其實都是她正在長大的證明。 與其急著催促,不如學著等她一下——因為你願意等的那一刻,她也正在學會對自己負責。
raw-image


「我等一下就去啦,我先玩一下下。」

這是妡妡常說的一句話,尤其當她該洗澡、該吃飯、該準備睡覺的時候,總會多出一件「現在不能錯過的事」:

有時是拿起娃娃要讓她們蓋被、有時是要給熊貓煮飯、有時是玩到一半的扮家家酒,或是一場還沒演完的冒險劇情。

這次,她正蹲在客廳地板上,拿著車車和娃娃自導自演,嘴裡念念有詞地排練著她的小劇場。

我看著她手腳並用,忙著安排角色出場,邊講邊演還要一邊幫娃娃換衣服。

整個人進入了一種「小導演模式」的專注狀態。

這時候,她的爸比走過來說:「欸,還沒洗澡喔?快去啦,不然又晚睡了。」

妡妡沒有回話,只是繼續演著,似乎沒聽見。

過沒幾分鐘,爸比又來:「你剛剛不是說等一下去?現在咧?快點洗澡啦~」

妡妡皺起眉,語氣不太開心地說:「我還沒玩完啦……」

我忍不住開口:「她等一下就會去的,我有聽見她說了。」

爸比有點不解地看著我:「可是已經很晚了耶,怎麼都不趕快做正事?」

那一刻,我心裡浮現一個念頭——

孩子的「正事」,難道就不是她當下正在投入的事情嗎?


她的專注,不只是「靜靜坐好」

妡妡其實不是那種喜歡安靜做拼圖的孩子,她的世界永遠充滿戲劇感。

她畫畫的時候會坐著專心構圖,同時也在一筆一話裡,編出屬於她的小劇場。 小車車是學生,彩色筆是道具,畫紙是舞台,畫完後還要演出每個角色之間的對話。

她自導自演了一整場「車車課堂」,分飾五角,自己當老師、也當車車小朋友。

她安排車車們輪流跳起來,一邊替他們加油打氣:「加油,你很棒!」 當其中一台車車「失敗了」,她又馬上演出那台車的沮喪模樣,溫柔地說:「沒關係,再試一次~」

我在旁邊看得出神,有點想笑又有點感動。

她的專注不是「安靜不動」,而是整個人沉浸在她創造的世界裡。

raw-image

她長大了,卻沒離開我

三歲的她,越來越能自己玩。

有時候能自己玩三十分鐘還樂此不疲,設關卡給車車或娃娃挑戰,角色越來越多,情節也越來越複雜。

而我,常常就在旁邊笑著看她玩、幫她錄影。

有時候我在忙自己的事,她也沒有過來黏我。

一瞬間,我有種她「長大了」的感覺。

從以前一看到玩具就說「媽咪陪我玩」,到現在可以一人分飾五角——那份成長不是離開,而是一種內在的獨立。 她不是不需要我了,而是她能安心地待在她的世界裡,而我,也能安靜地陪著她的專注。

這樣的時刻,怎麼捨得打斷呢?


所謂的「玩」,其實是一種認真

孩子的「玩」,從來不是浪費時間。

妡妡一場即興劇,背後藏著非常豐富的思考和整合: 她安排角色、構思對話、記住劇情發展,還要在演出的當下臨場反應,調整情節。

而我真正想讓她學會的,不就是這種能力嗎?

不管未來是學業還是生活,都需要這樣的專注、創造力與自我調節力。

她玩得再歡樂,我知道她正在努力長大。


我想教她的,不只是「準時」,更是「完整」

當孩子說:「我等一下就去洗澡」,她不是在敷衍我們。

她只是在請求——讓我把這件事做完好嗎?

讓她完成當下的玩樂,並不是在縱容她拖延,而是在傳遞一個訊息:

「妳的節奏可以被理解,妳的熱情也值得被尊重。」

我們當然會引導她、陪她練習時間感、建立生活節奏。

但那一份節奏,應該是從尊重開始,而不是從催促建立。

每一次「我尊重她完成一件事」的等待,都是為了讓她日後更能「心甘情願地接下一件事」。 這是我選擇的路,不一定最有效率,卻是我最願意堅持的節奏。


不是放任,而是另一種選擇

我知道,有些媽媽會堅持:說要洗澡就該立刻去、叫吃飯就該馬上來。

這樣的堅持並沒有錯,那是一種對生活節奏的教導,也是一種界線感的建立。

但我想說的是,每個家庭的教養選擇都不同,

我所相信的,是——孩子的配合可以來自「理解」與「信任」,而不只是「命令」與「服從」。

當我願意等她一下,讓她完成當下正在投入的事,

其實我也在陪她練習:怎麼管理自己的時間、怎麼面對承諾、怎麼從一件事轉換到另一件事。

我相信這樣的引導,不會讓她變得任性,反而會讓她更有能力照顧好自己的步調與責任。


結語:你看見的「等一下」,她可能正站在成長的門口

我常常想,若每一次的「等一下」都被我們否定,

孩子會不會慢慢學會:反正我現在做的事不重要。 久了,她可能就會放棄那份熱情、不再相信自己的節奏、也不再主動說出想法。

但如果我們能多等她一下,看她怎麼演下去、怎麼玩下去、怎麼從混亂中找到下一步,

她會知道:「我可以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事,我可以被等待、被相信。」

那樣的孩子,會越來越強壯,也越來越溫柔。

因為她知道,世界不會總是打斷她——至少,她的媽媽不會。

如果你也曾經猶豫:到底該不該等孩子一下?

也許你可以這樣想: 你不是在等她拖延,而是在等一個孩子完成她的創作、她的探索、她的努力。

那一刻,你等的不只是孩子,而是一個正在長大的靈魂。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縫日子・暖時光
2會員
23內容數
在這裡,我用針線縫故事、用圖像留住回憶, 每一篇日常、每一張圖,都是與孩子分享的微光時刻。 「縫日子」是慢慢過日子的意思; 「暖時光」則是心裡被悄悄照亮的感覺。 若你也願意放慢腳步、用溫柔迎接生活, 那我們正好同行。
縫日子・暖時光的其他內容
2025/07/15
我們常以為「人在旁邊」就是陪伴,但對孩子來說,真正的陪玩,是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許多大人不是不在乎,而是不知道怎麼開始靠近。這篇寫給那些曾因「孩子不黏我」而感到心酸的大人,願我們學著放下手機、慢下腳步,用更柔軟的方式重新敲敲孩子的門——因為那扇門,從來沒有真正關上過。
Thumbnail
2025/07/15
我們常以為「人在旁邊」就是陪伴,但對孩子來說,真正的陪玩,是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許多大人不是不在乎,而是不知道怎麼開始靠近。這篇寫給那些曾因「孩子不黏我」而感到心酸的大人,願我們學著放下手機、慢下腳步,用更柔軟的方式重新敲敲孩子的門——因為那扇門,從來沒有真正關上過。
Thumbnail
2025/07/09
孩子不是天生懂事體貼,而是父母教養方式的影響。文中以自身經驗分享,說明父母的溫柔回應與愛,如何引導孩子學會關愛他人,並強調父母的情緒與行為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Thumbnail
2025/07/09
孩子不是天生懂事體貼,而是父母教養方式的影響。文中以自身經驗分享,說明父母的溫柔回應與愛,如何引導孩子學會關愛他人,並強調父母的情緒與行為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Thumbnail
2025/06/30
當我們用「逗」之名搶走孩子的東西,他笑了,但心裡也可能在退後。 信任是點滴累積來的,我從不這樣對妡妡,所以她總是相信我、也溫柔待人。 孩子模仿我們對他的樣子,尊重與愛,會一層層回到我們身上。
Thumbnail
2025/06/30
當我們用「逗」之名搶走孩子的東西,他笑了,但心裡也可能在退後。 信任是點滴累積來的,我從不這樣對妡妡,所以她總是相信我、也溫柔待人。 孩子模仿我們對他的樣子,尊重與愛,會一層層回到我們身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從遊戲中孩子成長的過程,以及家長在孩子玩耍時該如何面對。根據研究,給予孩子十七秒的時間可以讓他們有足夠的自主判斷和思考,這也代表家長對孩子的信心。放手是做父母最重要的一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從遊戲中孩子成長的過程,以及家長在孩子玩耍時該如何面對。根據研究,給予孩子十七秒的時間可以讓他們有足夠的自主判斷和思考,這也代表家長對孩子的信心。放手是做父母最重要的一課。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Thumbnail
大人應有耐心等待,接納孩子放手一試的掙扎過程,不要批判指認情緒,提供方法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逐步克服恐懼。簡單來說,就是微調孩子的改變,建立學習自信。
Thumbnail
大人應有耐心等待,接納孩子放手一試的掙扎過程,不要批判指認情緒,提供方法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逐步克服恐懼。簡單來說,就是微調孩子的改變,建立學習自信。
Thumbnail
大人比較有能力直接調整心情再開始工作,然而這樣的能力對孩子來說需要一些前置作業做準備。幫助孩子自律的方法,包括提前預告和幫助孩子安定下來的技巧。這些方法可幫助孩子掌握時間,培養遵守行為規範和分配時間的能力。此外,也提供幫助孩子放鬆的呼吸練習。
Thumbnail
大人比較有能力直接調整心情再開始工作,然而這樣的能力對孩子來說需要一些前置作業做準備。幫助孩子自律的方法,包括提前預告和幫助孩子安定下來的技巧。這些方法可幫助孩子掌握時間,培養遵守行為規範和分配時間的能力。此外,也提供幫助孩子放鬆的呼吸練習。
Thumbnail
遇到孩子行為讓你抓狂時,七個步驟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緊密。
Thumbnail
遇到孩子行為讓你抓狂時,七個步驟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緊密。
Thumbnail
2月份新學期的開始,等待個案會議的時間,也得整理自己的思緒,準備好自己的狀態,好開始面對孩子排山倒海的狀況...關係的培養是不是有影響他哪部分,每一週的"象棋時間",我會很努力地傾聽孩子的聲音,同理他不想上課的心情,一起思考不上課可以做甚麼...
Thumbnail
2月份新學期的開始,等待個案會議的時間,也得整理自己的思緒,準備好自己的狀態,好開始面對孩子排山倒海的狀況...關係的培養是不是有影響他哪部分,每一週的"象棋時間",我會很努力地傾聽孩子的聲音,同理他不想上課的心情,一起思考不上課可以做甚麼...
Thumbnail
在孩子相處中,通過被孩子提醒與被矯正的場景,感受到了孩子無條件的包容和付出,讓我們重新思考愛與包容的真諦。
Thumbnail
在孩子相處中,通過被孩子提醒與被矯正的場景,感受到了孩子無條件的包容和付出,讓我們重新思考愛與包容的真諦。
Thumbnail
文章中分享了一段小女孩在玩鞦韆的故事,父親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教導女孩面對同儕需求。同時也提到了父母不願意成長可能導致的傷害,以及在社會中尋求認同感所帶來的影響。最後作者分享了在西方教育環境中體會到的鼓勵獨特與開放性的教育方式。總結,這篇文章呼籲用愛與尊重來引導孩子成長,而不是傳統命令式的教養方式。
Thumbnail
文章中分享了一段小女孩在玩鞦韆的故事,父親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教導女孩面對同儕需求。同時也提到了父母不願意成長可能導致的傷害,以及在社會中尋求認同感所帶來的影響。最後作者分享了在西方教育環境中體會到的鼓勵獨特與開放性的教育方式。總結,這篇文章呼籲用愛與尊重來引導孩子成長,而不是傳統命令式的教養方式。
Thumbnail
在這個無時無刻都在變化的年代裡,我們究竟如何讓孩子不再急躁,並靜下心來感受世界呢?
Thumbnail
在這個無時無刻都在變化的年代裡,我們究竟如何讓孩子不再急躁,並靜下心來感受世界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