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癌症惡病質到腸道菌相:運動如何調節癌後多重症狀機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撰文者:林冠廷,醫事檢驗師、ACSM-CPT/NASM-CES

幾年前,我看到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是來自美國 Sloan Kettering 癌症中心的運動醫學專家 Lee W. Jones 博士:

“Your muscle is your armor.”

「你的肌肉,是你對抗癌症的盔甲。」

這句話簡單有力,卻道出癌後康復的關鍵──不只是活著,而是要活得有力、有品質、有尊嚴。

Jones 博士的研究團隊指出,肌肉量與功能越好,癌友越能抵抗治療副作用、提升免疫力、減少住院風險,甚至延長壽命。

這些不只是數據,而是真實發生在無數癌症康復者身上的故事。


你可能聽過這句話:「抗癌是場戰爭,打完仗後還得重建。

的確,許多癌症病人在療程結束後,還得面對接踵而來的「副作用後遺症大軍」── 像是體力變差、肌肉流失、心肺功能下降、長期疲勞、甚至連吞嚥、睡眠、情緒都受到影響。

身為醫檢師,我常看到病人的檢驗報告變好,但病人卻說:「我還是覺得身體差很多。」

而身為健身教練,我則親眼見證:科學設計的運動,可以讓癌後生活真正「活過來」。

今天,就讓我從科學證據出發,帶你了解為什麼運動是癌後康復的關鍵拼圖。


癌後常見的4大症狀困擾

  1. 癌因性惡病質(Cachexia):即使吃得下,體重還是不斷下降,肌肉逐漸流失。
  2. 心毒性(Cardiotoxicity):心臟功能受損,導致運動耐力下降、易喘、疲倦。
  3. 癌相關疲勞(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這種累,不是睡一覺就能恢復的那種。
  4. 口腔或腸胃道黏膜炎(Mucositis):嘴巴破、腸胃不適、消化變差…飲食與生活品質大打折扣。

這些症狀經常「群體作戰」,一個引發另一個,讓癌友陷入反覆惡性循環。根據研究,超過 80% 的癌症病人在治療後仍有多重症狀困擾,影響生活功能與心理健康。


運動:非藥物、跨系統的回復良方

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早在 2018 年就提出明確建議:

癌症康復者應接受有頻率、強度、時間、類型(FITT)規劃的運動處方。

這不是單靠散步就能解決的,而是根據個人症狀與目標進行個別化設計。以下是研究實證運動的幾項益處:


1.抵抗癌症惡病質(Cachexia)

特徵:肌肉流失、體重下降、營養補充無法完全逆轉。

運動改善作用

  • 阻力運動:可增加肌力與肌肉量、降低發炎指標(如 CRP)。
  • 有氧運動:改善粒線體功能與氧化還原平衡(redox balance)。
  • 結合訓練:提升體能、減緩惡病質進展,提升生活品質。

研究顯示:每週 2–3 次的重量訓練可有效維持身體機能,減少跌倒風險。


2.抵抗心毒性(Cardiotoxicity)

  • 化療藥物造成心臟粒線體損傷與氧化壓力。
  • 胸腔放射治療也會傷害心肌與冠狀動脈。
  • 長期疲勞使活動量減少,進一步惡化心血管健康。

運動改善作用

  • 有氧運動:保護心肺功能、減少心毒性、提升心輸出量(VO₂peak)。
  • 機轉包含:提升粒線體品質、促進抗氧化能力、降低慢性發炎。
  • 運動時機不拘,療程中或後皆有益。
  • 即使在化療中進行,也能減少心血管副作用。

3. 緩解癌因性疲勞(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

  • 發炎因子(如 IL-6)
  • 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軸失調(HPA axis dysregulation)
  • 日夜節律混亂(circadian rhythm disruption)
  • 肌肉耗損與貧血(anemia)

運動改善作用

  • 有氧運動為主,可減輕疲勞、穩定壓力賀爾蒙(如皮質醇)。
  • 一週三次效果最佳。
  • 推薦中等強度(55-75% 最大心率)持續 10-90 分鐘的運動。
  • 運動對疲勞的改善效果更明確、風險更低。

4.改善黏膜炎與腸道菌相失衡(Mucositis & Dysbiosis)

  • 化療或放療破壞腸道上皮細胞,引發黏膜炎與腸道菌相變化。
  • 失衡的腸道菌相(gut dysbiosis)會減弱免疫功能、加重發炎,並影響抗癌療效。

運動改善作用

  • 輕度至中度運動(如步行或騎車)可增加有益菌(如 Akkermansia muciniphila),提升腸道屏障與修復能力。
  • 改善菌相多樣性(microbial diversity)、提升短鏈脂肪酸(SCFA)產生,間接促進抗癌免疫力。

FITT 運動處方建議(癌後康復初期)

raw-image


備註: 建議先經醫師與運動專業人員評估後進行,避免運動風險。


給癌友與家人的一段話

如果你正面對癌後生活的低潮,請相信──

運動不是「體力好的人才做的事」,而是讓你恢復體力的方法。

也許你現在只能散步五分鐘,那就從五分鐘開始,因為你值得一個「活得有品質」的康復旅程。

我在臨床與健身場上都遇過很多勇敢的你們,知道那條路不輕鬆。

但有運動作伴,身體會一步一步回來,肌肉會重新變成你對抗未來的盔甲。


參考資料

  • Cardaci TD et al. (2024). Multisymptom Burden in Cancer Survivors: Benefits of Physical Activity. Exercise, Sport, and Movement, 2(4):e00029.
  •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18). Exercise Guidelines for Cancer Survivors.
  • Lee W. Jones, Ph.D.,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 Your muscle is your armo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運動醫學Talk|醫檢師Tim說健康
12會員
26內容數
嗨,我是一位擁有醫檢師背景的健身教練! 在這裡,我會用簡單的方式,分享運動與健康、慢性病、檢驗報告之間的連結。 希望讓你不再害怕數字,看懂身體的訊號,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法。
2025/06/15
今天在抽血櫃檯遇到一位阿伯,看起來精神奕奕,一邊捲起袖子準備抽血,一邊隨口說了句:「唉唷我最近腿部肌肉痠痛,看醫生說要抽血做檢查,是運動太猛還是老了啦~」 身為醫檢師的我一看檢驗單,眉頭一皺——抽 CPK? 於是我順口問了:「有在吃什麼慢性病藥物嗎?」 他說:「有啦,吃那個降血脂的,冠治妥而
Thumbnail
2025/06/15
今天在抽血櫃檯遇到一位阿伯,看起來精神奕奕,一邊捲起袖子準備抽血,一邊隨口說了句:「唉唷我最近腿部肌肉痠痛,看醫生說要抽血做檢查,是運動太猛還是老了啦~」 身為醫檢師的我一看檢驗單,眉頭一皺——抽 CPK? 於是我順口問了:「有在吃什麼慢性病藥物嗎?」 他說:「有啦,吃那個降血脂的,冠治妥而
Thumbnail
2025/06/09
嗨嗨~糖友們! 這是一位白天在醫院看報告、下班在健身房舉鐵的雙重身分男子──醫檢師+健身教練,今天要跟你們聊聊一個很多人問、但又怕講錯的問題: 「糖尿病能運動嗎?」 「走路算不算運動?可以重訓嗎?」 「會不會動一動就低血糖昏倒?」 放心啦~今天這篇,就是專為你量身打造的糖尿病運動攻略地圖
Thumbnail
2025/06/09
嗨嗨~糖友們! 這是一位白天在醫院看報告、下班在健身房舉鐵的雙重身分男子──醫檢師+健身教練,今天要跟你們聊聊一個很多人問、但又怕講錯的問題: 「糖尿病能運動嗎?」 「走路算不算運動?可以重訓嗎?」 「會不會動一動就低血糖昏倒?」 放心啦~今天這篇,就是專為你量身打造的糖尿病運動攻略地圖
Thumbnail
2025/06/03
嗨,大家好!我是你們的醫檢師兼健身教練。 今天想聊聊一個很「白袍」的話題:白袍症候群(White Coat Syndrome)!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經驗? 平常在家血壓量得美美的,一到醫院,醫生還沒開口,你的血壓就先往上衝了好幾格。 別緊張,這可不是只有你才會發生的事! 白袍症候群是怎麼回
Thumbnail
2025/06/03
嗨,大家好!我是你們的醫檢師兼健身教練。 今天想聊聊一個很「白袍」的話題:白袍症候群(White Coat Syndrome)!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經驗? 平常在家血壓量得美美的,一到醫院,醫生還沒開口,你的血壓就先往上衝了好幾格。 別緊張,這可不是只有你才會發生的事! 白袍症候群是怎麼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陪病或是治療的過程產生一些疑問: 為什麼罹癌後有這麼多不同的醫生要看? 癌症治療包含診斷、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和放射治療,眼花撩亂的內容,我們該如何選擇? 醫生又是如何為病患下決定的呢?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陪病或是治療的過程產生一些疑問: 為什麼罹癌後有這麼多不同的醫生要看? 癌症治療包含診斷、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和放射治療,眼花撩亂的內容,我們該如何選擇? 醫生又是如何為病患下決定的呢?
Thumbnail
第二階段的戰役正式開打,此時我的體內已經充滿勇敢的戰士,默默地在每一個角落與癌細胞的餘黨對戰,我逕自想像身上的肥油也會跟戰士後方,認真地當好後備支援單位的角色。
Thumbnail
第二階段的戰役正式開打,此時我的體內已經充滿勇敢的戰士,默默地在每一個角落與癌細胞的餘黨對戰,我逕自想像身上的肥油也會跟戰士後方,認真地當好後備支援單位的角色。
Thumbnail
如有在關注版主文章的格友應該都知道版主是名熱愛運動、生活作息正常(扣除假日熬夜打牌)、飲食還算均衡且不菸不酒的乖寶寶,但版主自認有輕微慮病症,再加上疫情過後,時常被健康資訊轟炸,每天電腦一打開首頁就會跳「年輕藝人OOO罹癌,不到一年離世」、「不菸不酒健康作息也會罹癌,早期發現成功抗癌O年」之類的新聞
Thumbnail
如有在關注版主文章的格友應該都知道版主是名熱愛運動、生活作息正常(扣除假日熬夜打牌)、飲食還算均衡且不菸不酒的乖寶寶,但版主自認有輕微慮病症,再加上疫情過後,時常被健康資訊轟炸,每天電腦一打開首頁就會跳「年輕藝人OOO罹癌,不到一年離世」、「不菸不酒健康作息也會罹癌,早期發現成功抗癌O年」之類的新聞
Thumbnail
從罹癌院長變抗癌名醫!醫師5招抗癌飲食抑制癌細胞生長 蔡松彥(神經科暨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 編按:曾經熱愛登山、體能極佳的蔡松彥醫師,在2014年確診肺腺癌合併鱗狀癌,儘管積極地接受治療,卻還是逃不過復發的狀況,後來靠著飲食養生、運動保健,以及最重要的正確心態,讓他的人生下半場出現了不同的轉折。
Thumbnail
從罹癌院長變抗癌名醫!醫師5招抗癌飲食抑制癌細胞生長 蔡松彥(神經科暨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 編按:曾經熱愛登山、體能極佳的蔡松彥醫師,在2014年確診肺腺癌合併鱗狀癌,儘管積極地接受治療,卻還是逃不過復發的狀況,後來靠著飲食養生、運動保健,以及最重要的正確心態,讓他的人生下半場出現了不同的轉折。
Thumbnail
#自己的癌症自己救  #提升自癒力以克服癌症 #腫瘤 #癌症
Thumbnail
#自己的癌症自己救  #提升自癒力以克服癌症 #腫瘤 #癌症
Thumbnail
建立抗癌的勇氣與力量的過程中,很辛苦也很讓人心疼,但或許這就是抗癌的戰士們該有的基本能力!
Thumbnail
建立抗癌的勇氣與力量的過程中,很辛苦也很讓人心疼,但或許這就是抗癌的戰士們該有的基本能力!
Thumbnail
快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順便按讚加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
Thumbnail
快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順便按讚加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