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血淚史:默默做事卻被誤解?我的反擊與學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我收到那封信時,氣到整個人都在發抖。

信裡的內容不長,但每一句話都像在否定我的努力與價值。

那瞬間我心裡五味雜陳:委屈、憤怒、難過交織在一起。
也是那一刻,我體悟到一個職場鐵律——默默做事,不但不會被看見,反而可能被誤解,甚至所有辛勞都會被視為理所當然。



🔍 事情的來龍去脈

我一直以來都很努力做事,甚至在繁重的工作之餘,還自己掏錢報名課程、利用閒暇時間進修,為的就是能更專業地支援工作中需要的程式技術。

不懂的地方就自己查資料、練習、操作,從不把問題推給別人,也從未主動向公司告知我做了多少事,總覺得努力學的東西學到了也是自己的,不需要過度邀功。

然而,主管不但從未主動詢問我的學習狀況,也從未提供他所承諾的教學資源。相反的,卻經常以「我都沒有看到妳在主動學習」、「妳應該積極解決問題」為由,對我口頭指責,這種狀況已經持續了好幾個月,而我每次都是默默隱忍。

這次更誇張了!

他竟然在下班時間寄來一封表面上像是關心與鼓勵、實際上充滿責備的信,內容大略寫著:

「希望妳下次遇到問題時,能主動去找方法解決,並展現更積極的學習態度。」


這樣看似溫和的字句,其實是在暗指我缺乏積極學習的能力,甚至沒有在成長。

我當下非常憤怒,也在猶豫:「是不是該繼續忍耐?是不是就這樣算了?」

但最後,我決定不能再繼續沉默下去了。



💌 我的回應方式:冷靜、具體、有根據

為了避免情緒化、要保留紀錄、理清邏輯,我選擇以「信件回信」方式回應,而不是直接當面理論。這不是一場爭辯,而是為了釐清誤會、呈現事實、表明立場的回應。

我在信中這樣寫道:

感謝您提供的意見與轉寄資訊,針對您提到「遇到困難時未主動尋找解法」的部分,我希望能補充一些說明,讓您更清楚我的學習狀況及目前的困境。

公司官網委外由廠商開發,我對於程式架構不了解、存在技術限制,若要進行修改,其實並不如表面上看起來簡單。過去我已多次主動向廠商提出希望獲得教學資源,但並未獲得對方回應及實質協助。您曾提過會協助安排教育訓練,但至今尚未有進一步訊息。在資源極度有限的狀況下,我仍持續透過自行查詢及摸索、嘗試處理所遇問題,也已累積部分經驗並成功完成內部需求修改與穩定上線。

因此,當我看到「未主動積極解決問題或求助」的評論時,內心非常挫敗。

關於您提及的假設性問題,我理解若是出於未來準備的考量,我也十分樂意提早學習,但也希望未來能更具體提供所需方向與資源,以減少誤會並提升效率。

再次感謝您的提醒,我會持續努力精進,也期望未來能在合理期待與互相理解的基礎下完成任務。

這封信我花了不少時間構思與修正,既要保持冷靜與專業,也要不卑不亢,精準點出問題核心。



🗣️ 主管的反應:一場一小時的談話

後來,主管約我進會議室談話。

談話持續了一個小時。起初,他依然維持上對下的說教姿態,試圖淡化信件內容帶來的負面感受。但我明顯感受到,他對於未與我事先溝通就寄出那樣的信,內心其實略感慚愧。

整場會議他講得多,我講得少。我選擇繼續用理性與事實回應,具體地指出我的學習過程、遇到的困難,以及對未來合作的期望。他聽進去了,但仍試圖維持他的威嚴。

儘管如此,從那次之後,他的態度真的變了——不再有以往的輕蔑口氣,也不再隨意對我惡言相向。



🧠 我學到的事

這件事讓我學到三件事:

1. 默默做事不是美德,是風險

在一些主管眼中,「可見度」比「能力」更重要。

如果沒有讓他知道妳做了什麼,對他來說就是什麼都沒做。

2. 該說的要說,該回應的要回應

不是每件事都值得爭論,但當關係到自己的職業聲譽與努力成果時,絕對不能選擇沉默。

勇敢表達立場,能幫自己劃清責任、重建信任。

3. 職場是策略,不是情緒戰場

冷靜地、有條理地說明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是面對不公平指責時最有效的武器。



💬 結語

如果你也曾經在職場上努力不被看見、默默做事卻被誤解,我想對你、也對往後的我自己說:

請不要害怕表達自己。

不是每一次回擊都是對抗,有時候,那是你在為自己的專業與尊嚴站穩立場。這不只是一次反擊,更是一個轉捩點——從「被看不見」的人,成為「值得被尊重」的同仁




📮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經歷——你是否也曾因為太過低調,而被錯誤對待?又是如何為自己發聲的?讓我們一起學會,如何在職場中保護自己、站穩腳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ucy慢慢想
0會員
10內容數
我是Lucy,一個什麼都想做、什麼都做得很慢的人。 在這裡紀錄職場裡的挫折與成長、自學網頁設計的奇妙旅程、偶爾手作的時光、旅行的花費與風景,以及生活裡那些沒來得及說出口的小想法。 歡迎跟我一起,用自己的步調慢慢想、慢慢走,慢慢成長。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如果上回寫了太多職場黑暗面,我想在此致歉,不是每一家投信或投顧公司都這麼可怕,各位還是要自行研判,多方打聽比較。我也不是完人,也做了一些我自己都覺得後悔的事,分享職場上的所見所聞,事過境遷,人事已非,或許現在看得更清楚,用血淚換來的真實告白,分享給就算不是在金融業,也可能會有相同遭遇的你。
Thumbnail
如果上回寫了太多職場黑暗面,我想在此致歉,不是每一家投信或投顧公司都這麼可怕,各位還是要自行研判,多方打聽比較。我也不是完人,也做了一些我自己都覺得後悔的事,分享職場上的所見所聞,事過境遷,人事已非,或許現在看得更清楚,用血淚換來的真實告白,分享給就算不是在金融業,也可能會有相同遭遇的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工作中遇到的情緒挑戰,以及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從會議中的情緒攻擊到自我情緒管理的反思,簡單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上的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工作中遇到的情緒挑戰,以及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從會議中的情緒攻擊到自我情緒管理的反思,簡單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上的成長。
Thumbnail
這本書是前同事送我的~當時其實很多同事都在跟我提及關於我工作態度需要調整。
Thumbnail
這本書是前同事送我的~當時其實很多同事都在跟我提及關於我工作態度需要調整。
Thumbnail
職場公平正義真的太難了~~~~ 絕非仰賴司法機關、公益組織就能達成的 舉例來說,我知道某些企業存在許多問題:內部控制、職場霸凌、不給加班費等等 我跟律師討論過許多證據,但我也承認目前沒有檢舉的勇氣,但在仔細看了法條後,還真的學了不少事情,以下由可能的報復、司法機關、成功機率作分享: 1.
Thumbnail
職場公平正義真的太難了~~~~ 絕非仰賴司法機關、公益組織就能達成的 舉例來說,我知道某些企業存在許多問題:內部控制、職場霸凌、不給加班費等等 我跟律師討論過許多證據,但我也承認目前沒有檢舉的勇氣,但在仔細看了法條後,還真的學了不少事情,以下由可能的報復、司法機關、成功機率作分享: 1.
Thumbnail
職場,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樣。 就在你踏進這個門開始,沒有該教你些什麼,是你要付出些什麼? 你可以問,不會,你要問,但...不一定有人應該要回你.. 你才做過1次的事情,因為做的少,你..應該不會有什麼錯誤可以發生,那..是否做得越多的人,就不該犯任何一點錯呢? 也就是說,你有做過1次,基本
Thumbnail
職場,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樣。 就在你踏進這個門開始,沒有該教你些什麼,是你要付出些什麼? 你可以問,不會,你要問,但...不一定有人應該要回你.. 你才做過1次的事情,因為做的少,你..應該不會有什麼錯誤可以發生,那..是否做得越多的人,就不該犯任何一點錯呢? 也就是說,你有做過1次,基本
Thumbnail
在職場中,默默耕耘、主動付出的員工常因得不到應有回報而離開。以Kim的故事為例,專業資深員工因公司忽視其需求,熱情轉淡,最終離去。這反映了職場需更尊重員工價值,給予公正回報,並提醒管理層注重個體情感和需求。公司文化應以人才為重,才能形成穩固且向前發展的團隊。
Thumbnail
在職場中,默默耕耘、主動付出的員工常因得不到應有回報而離開。以Kim的故事為例,專業資深員工因公司忽視其需求,熱情轉淡,最終離去。這反映了職場需更尊重員工價值,給予公正回報,並提醒管理層注重個體情感和需求。公司文化應以人才為重,才能形成穩固且向前發展的團隊。
Thumbnail
在職場遇到爭議時,作者底層邏輯提供了明確答案,即有最大損失的一方應該承認錯誤。避免堅持已錯的想法,而是要寬恕他人,承擔責任,開啟新可能。
Thumbnail
在職場遇到爭議時,作者底層邏輯提供了明確答案,即有最大損失的一方應該承認錯誤。避免堅持已錯的想法,而是要寬恕他人,承擔責任,開啟新可能。
Thumbnail
提起這次約聘工作遇到職場霸凌,如果是年輕時鐵定又會當作沒發生過,不停地在腦中安慰自己這種事不算什麼,傷不了我,甚至當作沒這回事,可是自從去年開始學習身心靈之後,就知道這麼做只會讓傷害在心底留下痕跡,而且駐足不去,感覺到受傷是種正常的情緒,不需要逞強和壓抑,所以回到家趁洗澡時,坐在熱水中放聲大哭,
Thumbnail
提起這次約聘工作遇到職場霸凌,如果是年輕時鐵定又會當作沒發生過,不停地在腦中安慰自己這種事不算什麼,傷不了我,甚至當作沒這回事,可是自從去年開始學習身心靈之後,就知道這麼做只會讓傷害在心底留下痕跡,而且駐足不去,感覺到受傷是種正常的情緒,不需要逞強和壓抑,所以回到家趁洗澡時,坐在熱水中放聲大哭,
Thumbnail
在職場中,不公平待遇是一個令人沮喪的現象。有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情緒勒索,或者冷漠不友善的語言對待, 這讓我們感到無助和受傷。尤其是遇到溝通不良的直屬主管, 就像親密關係中一樣令人受傷, 如何可以轉換逃離這種負面情緒
Thumbnail
在職場中,不公平待遇是一個令人沮喪的現象。有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情緒勒索,或者冷漠不友善的語言對待, 這讓我們感到無助和受傷。尤其是遇到溝通不良的直屬主管, 就像親密關係中一樣令人受傷, 如何可以轉換逃離這種負面情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