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這本書的核心思想是將您自己的人生視為一家公司,並以策略性的方式經營您的人生。正如公司利用其資本來創造利潤並再投資以實現成長一樣,人生也應被視為運用您與生俱來的身體和被賦予的時間等「資本」來創造「利潤」的公司。
本書的目的正是教導您如何策略性地經營這樣的人生。在一個沒有「人生教科書」的世界裡,許多人因為隨意地度過人生而蒙受損失。然而,公司經營卻有「經營學」這本教科書。因此,本書的內容便是將公司經營類比於人生規劃,並運用經營學的原理來成功經營您的人生。理解本書的內容將使您能夠像一位一流的經營顧問一樣,成功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以下是根據來源,成功經營人生的絕對條件和重要策略:成功經營人生的四大絕對條件:
- 適切的目標設定
- 如同公司經營需要正確的目標設定才能避免走向錯誤的方向導致破產,人生航向的策略制定也極其仰賴您人生中正確的目標。
- 本書作者定義的人生目標是:利用被賦予的時間來建立持續性幸福的狀態,即使被告知餘生有限,也能認為自己過著一段「屬於自己的美好人生」。
- 這個定義包含三個重要觀點:
- 在人生經營策略中,唯一的資本是「時間」。我們的人生基本規則是利用被賦予的時間資本來創造「利潤」。
- 人生經營策略能否成功,基本上取決於如何分配被賦予的時間。
- 本書設定的人生目標不是成為有錢人或在公司晉升,而是追求持續性的幸福狀態。金錢、地位等社會地位,一旦超過一定限度,其幸福度就不再相關。這些只是實現長期幸福的暫時性手段,而非最終目的。
- 時間資本的適切分配
- 在確立人生目標後,您需要意識到人生是一場將「時間」這種資本轉換為其他資本的遊戲。
- 在人生的最初階段,我們除了時間之外一無所有。剛出生的嬰兒沒有技能、知識、經驗或人際連結。
- 如何投資這些充裕的時間,是人生經營策略的全部。
- 將時間資本投資於學習或體驗等有益的事物,時間資本就會轉化為知識和技能等「人力資本」。這就像投資資金於不同標的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報酬率。浪費時間在玩樂上是零報酬的投資,而投資於知識、經驗和技能則能獲得高報酬。
- 人生能否成功,取決於您能否將被賦予的時間投資於報酬率高的資本。長期而言,那些快速輕鬆賺錢的方法(例如可疑的「黑工」)可能短期內有收益,但卻無法獲得特別技能或人脈連結,甚至可能損害社會信任,長期來看是負面投資。相對地,像志工活動雖然短期內收益不高,但能提供寶貴的人生經驗,長期來看是極高利率的時間投資。
- 社會資本的擴展
- 除了發展人力資本,投資於「社會資本」在人生中也同樣重要。
- 雖然持續提升人力資本可以增加您的技能和能力,但如果僅限於此,就如同獨立經營的微型公司或個體戶,收入增長會受限於個人勞動範圍。
- 相對地,公司透過僱用和擴大規模來無限增長利潤。如果說人力資本是垂直地拓展人生,那麼社會資本就是橫向地擴展人生。
- 社會資本使我們能夠達成個人無法實現的成長和收益。例如,與不同行業的朋友交流,可能產生新的創新,或帶來意想不到的工作機會。
- 培養人際連結(即社會資本)能讓人生規模更大。單獨一人能做到的事情非常有限。
- LinkedIn共同創辦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曾說:「個人的智慧或策略無論多麼出色,一個人永遠比不上一個團隊。」。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也說:「商業上的偉大成就,從來不是一個人完成的,而是團隊完成的」。
- 將培養的資本作為實現真正幸福的手段
- 當您投入時間資本獲得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後,接下來就是利用這些資本來賺取金錢,建立「金融資本」。
- 人生的持續性幸福,必須同時擁有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這三者才能實現。
- 這三種資本分別能帶來幸福不可或缺的三個要素:
- 自我效能感:來自高人力資本,讓您感覺自己有能力為社會做出貢獻,能實現想做的事。
- 社會連結:來自龐大的社會資本,使您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 經濟穩定性:來自金融資本,使您經濟上穩定,即使發生意外也能維持生活,從而獲得精神上的穩定。
- 這三個要素,無論缺少哪一個,都無法達成幸福。例如,即使擁有巨額財富,如果沒有社會連結,也會因孤獨而痛苦。同樣,若缺乏自我效能感,即使人際關係良好,也會因為總是依靠他人而感到沮喪。
成功經營人生的三大重要策略:
- 適切的定位
- 人生經營策略中最重要的是「定位」,也就是適切地確定自己的位置。
- 這如同公司經營中首先要考慮在哪個行業競爭。選擇錯誤的行業,即使後續付出再多努力也難以成功。這也包括評估自己的特質和時代趨勢來進行定位。
- 根據經營學的「定位理論」,企業應選擇的位置由五個要素決定:競爭對手的競爭、新進入者的障礙、替代品的威脅、客戶的議價能力、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 將此應用於人生規劃時,最重要的是「競爭對手的競爭」和「替代品的威脅」。
- 「競爭對手的競爭」:不要只看當前市場對某項技能的評價,更要考慮擁有該技能的人數,以及未來會增加多少。需求過剩的技能價值將來必然會下降。
- 「替代品的威脅」:這在當今AI熱潮下尤為顯著。AI正逐漸取代人類的工作,類似於工業革命中機器取代體力勞動。因此,在人生定位時,選擇不會被AI取代的職位至關重要。
- 為了不被AI取代,本書作者提出了三項對策:
◎避免有標準答案的工作:
AI擅長給出正確答案,所以會計等有固定答案的工作將迅速被AI取代。您應專注於需要創造力的非標準答案型工作。
◎提升情緒智慧(EQ):
與智商(IQ)相對,EQ是人類特有的能力。例如,激勵學生、心理諮詢師、領導者等都需要高EQ。
◎提高提出問題的能力:
AI擅長回答我們給出的問題,但目前還不能自行提出問題。培養發現並提出問題的能力至關重要。
- 成為不可被AI取代的人才
(此點已包含在「適切的定位」中,因為它屬於「替代品的威脅」範疇。) - 質重於量,總之要多加嘗試
- 一旦找到人生的最佳定位,接下來就是實際培養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
- 在實踐中,最重要的是重視嘗試的次數,而非成功率。也就是說,即使失敗多次也無妨,重要的是盡可能重複嘗試。
- 創造力往往在大量產出的過程中提升。並非天生有創造力的人才能產出好作品,而是無論質量如何,只要大量產出的人,創造力就會降臨。
- 歷史上的偉大藝術家和發明家,不僅在質量上出類拔萃,在數量上也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例如,愛因斯坦寫了三百多篇論文,巴赫創作了一千多首作品,愛迪生申請了一千多項專利,畢卡索一生留下了十五萬件作品。
- 這些龐大產出中,我們所知的傑作只是極小一部分。這表明,創造出最高水準作品的人,往往也是在該領域產出量最大的人。
- 這對您人生的啟示是,要成功就必須增加嘗試的次數。即使像畢卡索這樣的天才,十五萬件作品中也只有兩件被公認為傑作。因此,我們普通人或許需要嘗試一百萬次才能成功一次。
- 人生經營策略簡而言之就是:在確定適切定位的基礎上,在創造無數「廢品」的過程中,產出一個「寶石」。
- 您應該追求的是嘗試的次數,而非成功率。人生中的機會往往來自人際連結。
- 因此,首先要找到一個能發揮您人力資本的「藍海」。然後在那裡找到許多夥伴。抓住他們提供的所有機會,即使失敗也要不斷嘗試,這樣或許在百萬分之一的機率下,您才能獲得人生的成功。
應對挑戰時代的人生經營智慧
在當今時代,過去那種努力工作就能保證薪資增長、買車買房、結婚成家的日子已經過去。日本GDP增長放緩,行業間的增長差距擴大。這意味著選擇的行業和公司,將直接決定您人生的走向。因此,盲目相信「安於現狀」或「堅持三年」等觀念是危險的。
人生最終的目標是永遠處於幸福的狀態(本書中稱為「身心康泰」)。這一點強調「永遠」而非「有朝一日」,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何時會離世。許多人將希望寄託在老年,卻發現因身體機能下降、疾病纏身而無法實現年輕時的願望。
為了達到這種「永遠幸福」的狀態,如前所述,需要自我效能感、社會連結、經濟穩定性這三個要素。
人生是一場將時間轉換為其他資本的遊戲。
必須意識到,為了獲得所需的資本,您必須付出時間。作者指出,時間的使用有「好的選擇」和「不好的選擇」。將時間投入好的工作或學習,能更容易獲得這三種資本。反之,如果將大量時間投入不好的工作或學習,即使十年二十年過去,也可能一無所獲。因此,您必須不斷思考,將時間投入到某個公司、某個工作、某個人或正在做的事情上,是否能獲得自己想要的資本。
首先應優先投入時間來獲得人力資本,也就是工作技能、知識和經驗。當您的工作能力強時,自然會吸引人,擴展人脈,並獲得他人的信任。工作能力強的人會和同樣有能力的人合作,進而取得更好的成果,提高薪資,最終更容易獲得金融資本。若工作能力不足,則難以建立人脈,收入低也難以進行約會、結婚或購買金融資產。即使是興趣愛好,若能直接影響幸福感,也屬於人力資本,值得投入時間。
選擇一份能讓您享受並長期堅持的工作至關重要。卓越的工作技能並非一蹴可幾,需要長時間的培養。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意味著努力的人比不上喜歡的人,喜歡的人比不上享受其中樂趣的人。若每天工作都痛苦不堪,將無法達到「永遠幸福」的目標。長期做不喜歡的工作,還可能因壓力而導致不良習慣、人際關係惡化、無法積累金融資本。
當您找到一份能讓您享受的工作時,即使它看起來無法直接養活自己,也可以透過組合多個元素來讓自己成為一個「稀有」的存在。價值是由供需關係決定的。在勞動市場上,若想提高自己的價值,就必須成為一個被需求但稀有的存在。
您可以使用現有的多個元素進行組合,創造獨一無二的自我。例如,樂團可以結合多種音樂風格,運動員可以結合哲學思考。這種「藍海策略」可以讓您避開直接競爭,並透過自己享受的事情來謀生。尋找組合元素的提示通常存在於您長期熱愛並投入的事情中,因為這些事情蘊含著他人難以輕易獲得的知識、技能和洞察力。
人生四季論:
人生如同季節,每個時期都有其最適合的行動和選擇。意識到這一點至關重要。
- 人生的春天 (約0至30歲):關鍵字是「嘗試」。這是無畏失敗,嘗試各種事物的最佳時機。這段時間是為了了解自己適合什麼、不擅長什麼、喜歡什麼、不感興趣什麼。您應該嘗試一切,找到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物。
- 人生的夏天 (約30至50歲):關鍵字是「專注」。在這段時期,您應該將時間和精力像雷射一樣集中在您覺得有趣並能長期堅持的工作或領域上,磨練專業技能,提升實力,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人脈。通常,有能力和沒能力的人之間的職業差距會在這個時期變得巨大且難以追趕。
- 人生的秋天 (約50至70歲):關鍵字是「擴展」。這段時期是利用您所磨練的工作能力和人脈,創造新的工作或專案,或將工作委託給後輩的階段。這意味著您將扮演管理者或領導者的角色,整合眾人來推進專案。
- 人生的冬天 (約70歲以後):關鍵字是「付出」。這段時期是將您至今所累積的經驗和知識分享給下一代,連接人際關係,培養年輕人或後輩的階段。
雖然並非所有人的生涯都將完全按照這些季節進展,但了解這些階段劃分,可以幫助您客觀地評估自己目前處於哪個階段,以及接下來應該做什麼,從而使您的視野豁然開朗。其中,春季和夏季尤其重要,因為它們大致決定了您的職業生涯走向。
希望這些說明能幫助您對「人生經營策略」有更深入的理解。😄👍
